問題詳情
四、甲男乙女為夫妻,乙與甲結婚前有一子丁。甲、乙婚後未約定夫妻財產制。民國99年3月甲以其婚後營業所得購置A屋一棟,價值新臺幣1千萬元。同年4月,甲將該屋贈與丙女,並辦理所有權移轉登記。同年5月,乙發現甲與丙通姦,乃訴請離婚,當時甲尚有婚後營業所得4百萬元。隔年6月,判決確定時,甲之婚後營業所得已增至6百萬元,A屋價值已增至1千2百萬元。乙則無任何財產。試問:(一) 甲、乙離婚後,乙對甲、丙有何權利得以行使?(二) 若於離婚訴訟繫屬中,乙死亡時,丁可否向甲行使乙之剩餘財產分配請求權?
參考答案
無參考答案
內容推薦
- 四、某甲原以自己登記為起造人,自行興建二樓洋房,待二樓結構體完成,但門窗及內部裝潢尚未完工之前,即將該洋房售予某乙,惟雙方為求省事僅以將起造人之名義變更為乙,作為移轉所有權之方法,某甲亦實際將該洋房交
- 按馬斯洛( A. H. Maslow )的「需求層次論」,人類的多種需求,可依其性質分為七個層次,包括:(a)生理需求,(b)美的需求,(c)自我實現的需求,(d)知的需求,(e)愛與隸屬的需求
- 二、下列各行為,其效力如何?(一) 夫妻間為恐一方於日後或有虐待或侮辱他方情事,而預立離婚契約。(二) 甲之子乙擅自將甲之古董一件讓與丙。
- 三、甲男乙女為夫妻,丙為甲之兄,A為丙之子。丁為乙之兄,B為丁之女。甲、乙共同收養A,是否可行?A與B結婚是否可行?
- 英國的夏山學校和我國的森林小學、毛毛蟲學苑、田園教學等開放教育實驗,都是何種教學觀的具體實踐?(A)人本導向 (B)效能/效率導向 (C)建構導向 (D)批判導向
- 三、甲、乙、丙、丁共有一筆土地,四人對該土地應如何管理並無任何約定,今甲、乙、丙未得丁之同意,將該土地出租給戊,問該租賃契約對丁、戊法律效力為何?
- 一、為解決台灣現今社會貧富差距懸殊的不公與日益擴大的問題,有人提出「負所得稅」制度,你是否贊成?你的理論基礎何在?
- 二、未成年人或受監護宣告之人,得否訂立夫妻財產制契約?是否應得法定代理人之同意?
- 柏恩斯坦( B. Bernstein )曾研究不同社會階層的語言類型,發現中上階層的家庭,較重視子女語言的表達及抽象觀念的認識,他們的語言,屬於何種類型?(A)精密型( elaborated c
- 維高斯基( L.S.Vygotsky )所提出的「近側發展區( 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 )」與「鷹架( scaffolding )」的理念,與哪一種評量概念最為
內容推薦
- 一、請繪出相關圖形回答下列問題,並以文字加以解釋:當平均總成本(ATC,average total cost)上升時,平均總成本和邊際成本(MC,marginal cost)的關係如何?(5 %
- 有關「教學評量」對教師的回饋作用,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可了解學生的起點行為(B)可增強學生的自我了解(C)可了解教學的效果(D)可了解學生的學習困難
- 三、甲男乙女原為夫妻,經法院判決離婚確定後,甲男復與丙女結婚。其後乙女認原離婚確定判決有瑕疵,請求再審勝訴確定。請問前後婚的關係如何解決?
- 一、數位相機與數位攝影機都是近年流行的數位電子商品。假定均為正常財,而且兩者無論在消費或生產上都具有替代關係;此外,記憶卡則是這兩種商品生產上之組合配件,又是消費上之互補品。請就下列各小題所列出之事件
- 四、甲男乙女於1998年2月10日結婚,3年後甲赴中國大陸經營事業,不久與大陸女子丙同居,而於2003年11月8日生一女A;乙在臺灣獲知其事,非常生氣,丁男乘機而入,兩人遂發生性關係,而於2005年5
- 二、何謂物?何謂權利?何謂一物一權原則?下列各項是否有違一物一權原則?(35 )(一) 甲、乙共有一筆A 地,應有部分各二分之一。(二) 丙將一筆B 地之東半部設定地上權於丁。(三) 戊將 C 公寓之
- 何者不是「教師導向」的教學策略之理論基礎?(A)布魯納( J. S. Bruner )的發現學習論(B)奧蘇貝爾( D. P. Ausubel )的意義學習論(C)訊息處理論(D)行為學習論
- 四、何謂民法上的重婚?重婚的效果如何?
- 二、法律行為有債權行為與物權行為之分,如何區別之?甲向乙買受土地一筆,經乙將該土地交付及為所有權移轉登記於甲,甲亦已交付價金300 萬元於乙;試問:乙之交付及移轉登記與甲之交付是否均屬物權行為?
- (一)一顆蘋果如果用刀子切了三刀,最多可以切成多少塊?
- 三、甲仲介公司之職員乙向丙謊稱其A 屋為危屋,致丙心生恐懼而將A 屋經由甲之仲介,廉價售與丁,丁旋高價售與戊,均已完成移轉登記,試問:(30)(一) 丙得否向丁、戊請求返還A 屋?(二) 丙得否向甲、
- 人本主義心理學所提倡的各種教育改革方案中,最具特色的是開放教室的教學設計,關於「開放教室的教學設計」,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學生主導自己的學習(B)採固定課本式教材(C)採無隔間之開放教室(D
- 一、何謂「福利經濟學第一及第二基本定理」?當社會資源配置達到「總效用可能曲線」(grand utility possibility frontier)上的某一點,是否表示「淨社會利得」(netsoci
- 三、子女之稱姓,於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與養子女有無不同?甲男、乙女未婚同居,乙生子 A,甲於A 出生後一年至戶政事務所辦理認領A 之登記,於認領登記後,A 應由何人對其為權利義務之行使或負擔?
- 二、甲無權代理乙向丙買受土地一筆,價金新臺幣(下同)600萬元,但乙拒絕承認該契約,丙因此受有損害50萬元,有無權利請求損害賠償?於乙拒絕承認後,丙得否主張其為出賣人,請求甲給付600萬元價金?
- 一、為何廠商有誘因採取「兩部訂價」?(4 %)請比較「兩部訂價」與一般「單一訂價」(uniform pricing)下,消費者剩餘、廠商利潤與社會福利的大小。(9 %)有一獨占者面對
- 運用行為改變技術處理學生的行為問題,是屬於何種理論取向?(A)行為主義取向 (B)人本主義取向(C)折衷主義取向 (D)以上皆非
- 一、試從公平和效率的論點,分析由私人提供純公共財的缺點。
- 四、甲夫、乙妻婚後有子女 A、B。甲於民國(下同)100 年2 月10 日贈與乙200 萬元(經交付),又於同年10 月20 日為A 之營業而贈與值250 萬元之房屋一棟(經移轉登記),再於101 年
- 三、甲、乙為夫妻,婚後乙對丙負有票據債務新臺幣100萬元,乙應以何種財產對丙負清償責任?是否因甲、乙夫妻財產制之不同而有不同之結論?
- 二、甲擬於自己之土地興建房屋,為籌措建屋經費,乃以該土地設定抵押權向乙借貸1,000 萬元,並辦妥抵押權登記。甲於房屋完工並完成建物所有權登記後,因周轉不靈無力清償對乙之借款,乙乃向法院聲請強制執行拍
- 二、請說明土地市場之特性。(25 分)
- 一、多年以來,臺灣的實質所得大幅增加,但人口出生率卻下降了,每戶家庭的平均小孩數降低。以下有各種不同的解釋。(一) 請利用無異曲線分析法,以小孩數為橫軸變數,保有的貨幣所得或其他所有商品為縱軸變數,先
- 四、甲男、乙女同居1年後,乙生子A,乙知A與甲並無血緣關係,甲受乙之詐欺,至戶政事務所辦理認領A之登記;3年後,甲自檢驗中發現其與A並無親子血緣關係,不願與A保持親子關係,於法有無方法可得主張?
- 三、甲男乙女未婚同居,不久乙女懷有 A 子,甲男不願負責乃遠走高飛,乙女為瞞人耳目乃與不知情之丙男結婚,婚後8 個月A 子出生。A 子成年後甲男始出面要求認領A 子,丙男被告知後震怒,隨即自書遺囑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