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5.下列新詩所描寫之物,何者與〈白玉苦瓜〉所描寫的對象相同?
(A)從火裡來,再到水中去/也不過熬來一身苦澀/沖出一身苦澀/苦澀,無論如何也說不完/山中晦暗的心情
(B)走過/才知道那是中年/以後弄皺了的/一張臉/凹的 是舊疾/凸的 是新傷/談笑之間/有人/說涼拌最好
(C)半盤的雨珠,滾過/滿蓋的月色,托過/纖纖的蜻蜓,棲過/閣閣的蛙族,藏過/田田搖翠的渾圓/曾經在風裡翻掀起仲夏的封面/一頁一頁的闊邊
(D)也只有沿著堅硬的環節/向天空,步步高升/才是你不變的志向/也只有綠,才是你一生想說的/那句話/在忠傳裡/才能讀到。
(A)從火裡來,再到水中去/也不過熬來一身苦澀/沖出一身苦澀/苦澀,無論如何也說不完/山中晦暗的心情
(B)走過/才知道那是中年/以後弄皺了的/一張臉/凹的 是舊疾/凸的 是新傷/談笑之間/有人/說涼拌最好
(C)半盤的雨珠,滾過/滿蓋的月色,托過/纖纖的蜻蜓,棲過/閣閣的蛙族,藏過/田田搖翠的渾圓/曾經在風裡翻掀起仲夏的封面/一頁一頁的闊邊
(D)也只有沿著堅硬的環節/向天空,步步高升/才是你不變的志向/也只有綠,才是你一生想說的/那句話/在忠傳裡/才能讀到。
參考答案
答案:B[無官方正解]
難度:適中0.5
統計:A(0),B(0),C(0),D(0),E(0)
內容推薦
- ( )(甲)夜半鐘聲到客船(乙)薄暮冥冥(丙)鳥雀呼晴,侵曉窺檐語(丁)日昃忘食(戊)常州日禺時。請選出依古代時辰由早到晚排列的選項:(A)甲丙丁戊乙 (B) 甲丙戊丁乙 (C) 丙丁戊乙甲 (D
- 下列關於〈坤伶〉、〈因為風的緣故〉的敘述何者正確? (A)(B)(C)(D)
- (三)關於讀書求學的態度與方法,是中國學術史上長期討論的課題之一。甲派認為:致知豁然貫通,乃是認識的最高階段,它乃是以格物窮理為基礎,「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積累既多,則胸中自然貫通」此乃入聖之
- 下列有關「昭王得范雎,廢穰侯,逐華陽,彊公室,杜私門,蠶食諸侯,使秦成帝業。」的說明,何者正確?(A)范雎為綈袍之贈的典故對象(B)「彊公室,杜私門」為錯綜句式(C)「蠶食諸侯」的「蠶」為名詞做
- 下列引號中的借代對象,兩兩相同的是:(A)曳明月之珠旗,建「干將」之雄戟/服「太阿」之劍(B)乘「纖離」之馬/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C)紅顏棄「軒冕」,白首臥松雲/人君當「神器」之重(D)
- ( )下列「 」的意義何者前後相同? (A)匣而埋「諸」土/舉而任「諸」綱紀之司 (B)梅花「為」寒所勒/ 王無咎「為」之傳(C)「去」飢寒猶遠/若之何而「去」夫貓 (D)抱以「適」市/「適」有
- 下列關於各文句的說明,錯誤的是:(A)「鍾儀幽而楚奏兮,莊舄顯而越吟」,意謂思鄉之情,不因個人窮達而異(B)「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此即「全勝」思想,為孫子謀略理論之核心(C)「固知一死生
- 【題組】(2)在當時這可能是何種用途的場所? (A)觀測天象 (B)集會討論 (C)歌舞娛樂 (D)舉行祭儀。
- 0如下圖為一拋物線的部分圖形,且 A,B,C,D,E 五個點中有一為其焦點。試判斷哪一點是其焦點?(可利用你手邊現有簡易測量工具) (A) A (B) B (C) C (D) D (E) E。
- 北投硫穴記文中擅用「摹寫」的方式為文,下列敘述,何者沒有「聽覺」的摹寫:(A) 覺履底漸熱,視草色萎黃無生意(B) 聞怒雷震蕩地底,而驚濤與沸鼎聲間之(C)溪廣四五丈,水潺潺巉石間,與石皆作藍靛
內容推薦
- 下列各句的典故出處,以及文意說明,完全正確的是:(A)〈登樓賦〉:「懼匏瓜之徒懸」,語出《孟子》:「吾豈匏瓜也哉!焉能繫而不食?」意在擔心自己不為世用,無所作為(B)〈登樓賦〉:「畏井渫之莫食」,
- ( )下列成語選項,何者用字完全正確? (A)卯吃寅糧 (B)甕牖繩樞 (C)紈絝子弟 (D)萁踞而遨。
- ( )物價膨脹是指一般物價水準之持續上漲現象,它所造成的經濟影響,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在物價膨脹時,央行為平抑物價可採行降低重貼現率 (B)物價膨脹使物品的價格越來越高,而實質的工資減少
- 東西方哲人的言語是可以相互發明,相互印證的,下列各句,何者的配合是不正確的?(A)雨果:對物質過度熱情,這是我們時代的罪惡/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B)培根:慾望只不過是奢侈的
- 下列關於作家的說明,正確的是:(A)曹丕〈與吳質書〉:「善於辭賦,惜其體弱,不足以起其文。」劉勰《文心雕龍.才略》:「摘其辭賦,則七子之冠冕。」上引二段文字,所指涉的對象皆為孔融(B)司馬遷〈太史
- ( )下列文句「 」處的成語,運用恰當的選項是: (A)登上玉山山頂,遊目騁懷,不免有「栖栖皇皇」之感,一切煩憂抛諸腦後。(B)他工作態度非常認真,業績「甚囂塵上」,十分受上司賞識。(C)這次展出
- ( )國民生產毛額(gross national product,GNP)是指於一國國民,在一定期間內,所生產的各種最終財貨與勞務之市場價值總值,下列何者不可計入2006年的GNP中? (A)外
- 下列各組成語中,意義、用法皆相近的是:(A)肉袒面縛/楚囚纓冠/折節請降(B)摧枯拉朽/挾山超海/俯拾地芥(C)甑塵釜魚/室無長物/簞食壺漿(D)腥風血雨/喋血山河/焚芝鋤蕙
- ( )成語的運用常會隨時間而有改變或引申原意的情形,造成一詞多用的現象,下列「 」中的成語,詞義前後相同者為何?(A)廊腰縵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勢,「鈎心鬥角」/這次班聯會主席選舉,空前激烈,候選
- 以下章法分析,錯誤的是:(A)賈誼〈過秦論〉一文,敘秦國崛起、壯大、併吞六國的經過,最後再以秦朝之快速滅亡,點出「仁義不施」的論點,為主旨歸納法(B)王羲之〈蘭亭集序〉一文,第一、二段以實寫為主,
- 賈誼如流星般光璨而短暫的一生,每每成為文人思索與創作的焦點所在,因此歌詠賈誼的詩作,歷代不絕。下列詩歌中,不是歌詠賈誼的是:(A)一謫長沙地,三年歎逐臣。上書憂漢室,作賦弔靈均。(B)龍門有靈秀,
- 關於〈原君〉一文,下列敘述何者為是?(A)「有生之初,人各自私也,人各自利也。天下有公利而莫或興之,有公害而莫或除之。」意指「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B)「以
- 閱讀下列文字,並選出正確的說明:曾先生嗜辣,說這是百味之王,正因為是王者之味,所以他味不易親近,有些菜中酸甜鹹澀交雜,曾先生謂之「風塵味」,沒有意思。辣之於味最高最純,不與他味相混,是王者氣象,
- 詞義用法,往往隨著時代推移而產生改變。下列各組中的詞義,意義及用法兩兩相異的是:(A)廊腰縵迴,簷牙高啄,各抱地勢,「鉤心鬥角」/商場上為求生存,「鉤心鬥角」的戲碼往往一再上演(B)資之深,則取
- 請問「以□□淫樂,不易無窮之悲,雖愚者亦明之矣!」句中□處可填入的語詞有幾個?(甲)俄頃 (乙)斯須 (丙)片刻 (丁)頃刻 (戊)亙古 (己)須臾: (A)三 (B)四 (C)五 (D)六。
- 9-10 題為題組請閱讀下列文字,並回答 9-10 題:非才之難,所以自用者實難。惜乎賈生王者之佐,而不能自用其才也。夫君子之所取者遠,則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則必有所忍。古之賢人,皆負可致之才,而卒不
- 下列關於人物事蹟的說明,完全正確的是:(A)平視甄妃—陳琳(B)文癒頭風—劉楨(C)座上客長滿,樽中酒不空—孔北海(D)在史記中與屈原並置於同一篇列傳—賈誼(E)雪夜訪戴、愛竹—王獻之
- 211542年時,葡萄牙人發現臺灣,但為何沒有登陸的企圖? (A)他們人數太少,武力不夠,所以只好放棄 (B)他們只想設法取得中國的絲綢,以交換日本的白銀 (C)他們此時已占領澳門,無須以臺灣作為對中
- 《水滸傳》是重要的章回小說代表作,從本書中衍生出許多有趣的歇後語,請問下列配對何者有誤?(A)林沖上梁山→官逼民反(B)潘金蓮給武松進酒→不打不相識(C)梁山的軍師→無用(D)孫二娘開的店→進不
- 【題組】上引文字所要表達的主要觀點,最能與下列哪一選項相呼應?(A)當堯之時,皋陶為士,將殺人。皋陶曰:「殺之。」三;堯曰:「宥之。」三。故天下畏皋陶執法之堅,而樂堯用刑之寬(B)夫當今生民之患
- 依文意判斷,正確的先後順序應是:第一個提出「三不」政策的,不是蔣經國,不是李登輝,是鄭經。 十七世紀末鄭經的「三不」所爭取的和二十世紀末的我們所企求的,其實差別不大。(A)甲丁丙乙戊 (B)乙戊
- 23大溪豆干聞名臺灣,事實上溯源大溪歷史曾有段河運全盛期船舶雲集、繁華如織的盛景。請問:那段時期大溪的興盛是與何事件有關? (A)鐵路的興建 (B)樟腦、木材的轉運 (C)開山撫番政策 (D)臺北府的
- 下列關於時間計量用詞的說明,錯誤的是:(A)「一歲」、「一稔」、「一載」皆指一年(B)「一世」的時間比「一紀」來得長(C)「七秩老翁」也作「七旬老翁」(D)白居易:「予與夢得甲子同,今俱七十。」
- 有關〈北投硫穴記〉一文之敘述何者為非?(A)全文採用順敘法,用移步換景法的方式轉換空間(B)文末作者從各個不同的角度來描寫硫穴,是全文的重心:由環顧四周、就近觀看、俯瞰硫穴構成(C)「巨木裂土而
- 下列各組以官名稱呼之人物,皆屬於同一時代的是:(A)賈太傅/孫討虜/柳屯田(B)嵇中散/阮步兵/杜工部(C)王右丞/杜拾遺/劉賓客(D)王右軍/顏太師/蘇學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