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4.在五段教學法中,那一個步驟在引起學生的學習動機,並產生類化作用,使新舊經驗聯繫
(A)預備
(B)提示
(C)比較
(D)應用
(A)預備
(B)提示
(C)比較
(D)應用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適中0.49952
統計:A(520),B(281),C(96),D(44),E(0)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四段&五段教學法:Herbart、Ziller、Reine
內容推薦
- 下列何者為教育部規劃之21世紀的國民教育願景(A)全人教育 (B)溫馨校園 (C)終身學習 (D)以上皆是
- 小學五年級的數學課程是屬於九年一貫課程綱要數學領域的第幾個學習階段(A)第一學習階段 (B)第二學習階段 (C)第三學習階段 (D)第四學習階段
- 社會學習理論中,社會化學習的產生除了注意力與保持激發模仿行為外,還須具備(A) 動機 (B)正負增強 (C)賞罰 (D)誘惑
- 在史塔夫賓所提出的CIPP整體評鑑模式中,敘述和分析可用的人力和物質資源,解決策略,以及在行動過程中的程序設計等,係為下列那一項評鑑方式?(A)脈絡context (B)輸入input (C)過
- 根據伍茲Woods的研究,教師的生存策略可歸納為八項,其中一項提到,採用非正式的方式,加入學生陣容,彼此如同親兄弟一般.請問這是什麼策略?(A)協商 (B)合流 (C)職能治療 (D)自我安慰
- 依據82年公布的國民小學課程標準,下列何者為新增的科目?(A)生活與倫理 (B)電腦 (C)團體活動 (D)鄉土教學活動
- 如果教學的目的在培養學生的態度、理想和興趣,就應當採取:(A)發表教學法 (B)練習教學法 (C)欣賞教學法 (D)思考教學法
- 下列那一項不是課程統整的理念?(A)學科領域內容的統整 (B)教師教學經驗的統整(C)學校科目與活動的統整 (D)校內與校外領域的統整
- 一年級國語說話教學,以採用何種教學法為宜?(A)直接教學法 (B)混合教學法 (C)綜合教學法 (D)思考教學法
- 各種教育方法的好壞決定於:(A)方法的本身 (B)教師的選擇與運用 (C)專家論斷 (D)理論的基礎
內容推薦
- 以下有關九年一貫課程的敘述何者正確?(A)九年一貫課程改革的重點在強調學科結構課程,將學者認為有用的知識傳授給學生(B)生活領域課程係指一至二年級的社會,健康與體育,自然與生活科技三學習領域的統合
- 導師時間是屬於那一種學習節數(A)不列入學習總節數 (B)彈性節數(C)領域學習節數 (D)以上皆是
- 出納單位簽發支票時,其應注意事項,下列何者正確?(A)在專戶存管款項內支付之款項,除法令另有規定者外,應一律簽發抬頭支票,票面不劃記,並註明禁止背書轉讓(B)金額在新臺幣五十萬元以上者,得予註銷平行線
- 教師進行技能的教學時,首先應該:(A)示範動作 (B)講解要領 (C)要求學生練習 (D)進行分組競賽
- 下列何者為是?(A)六六討論法為6個人6個小組 (B)小組討論成員為5~8人(C)傳統課程是中立的 (D)傳統課程是關心誰的知識在傳遞
- 國民教育階段的課程設計,以何者為主體?(A)基本能力 (B)學生 (C)生活 (D)社區
- 一機器之主軸於1秒鐘內由靜止加速到600rpm,其角加速度 為多少rad/sec2? (A)(B)(C)10 (D)20 rad/sec2。
- 下列何者為九年一貫課程最主要的理念?(A)適性教學 (B)多元評量 (C)學習領域教學 (D)螺旋式教學
- 正規教育係指:(A)凡在學校上課皆是 (B)非學校教育(C)凡正規的生活經驗皆是 (D)依年齡分級的教育體系
- 赫爾巴特創四段教學法,下列何者為類化原則的應用?(A)明瞭 (B)聯絡 (C)系統 (D)方法
- 所謂教學均等的涵義是指:(A)過程 (B)結果 (C)機會 (D)數量的均等
- 下列何者是九年一貫課程綜合活動學習領域的課程目標?1鼓勵多元與尊重 2實踐體驗所知 3省思個人意義 4擴展人際關係(A)123 (B)124 (C)234 (D)1234
- 下列那一種教育實驗最早主張學習契約制?(A)凱勒計畫 (B)精熟教學 (C)文納特卡計劃 (D)道爾頓計畫
- 主張課程設計應先對國家或社會的各種文化系統之特徵加以分析者是何種課程模式(A)目標模式 (B)過程模式 (C)自然模式 (D)情境模式
- 下列有關課程發展史的敘述,那一項是不正碓的?(A)課程成為正式的研究領域是在1918年巴比特發表課程一書的時候(B)1957年俄國領先太空科技,帶來美國的教育改別革特別重視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趨勢
- 課程需進行調整,是屬於課程發展的那一階段的工作?(A)研究階段 (B)發展階段 (C)推廣階段 (D)採用階段
- 課程設計考慮到課程組統成分的關係時,應該注意到那些面向?(A)目標,內容與學校條件等 (B)知識,學生心理,社會需求等(C)環境,知識內容,教學方法等 (D)順序性,統整性,平衡等
- 課程發展的核心是(A)事實 (B)知識 (C)技能 (D)情意
- 潛在課程所反映的有關教育意識型態問題,其理論基礎比較多來自於(A)教育哲學 (B)教育心理學 (C)教育社會學 (D)教育文化學
- 請問在班級經營時,教師如果為利於進行大班討論,合作學習,乃至其他分組活動,請問較適宜採用下列何種學生座位安方排方式?(A)行列式 (B)圓圈式 (C)叢集式 (D)馬蹄式
- 1.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法律的内容决定于( )。(A)国家意志(B)统治阶级意志(C)该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D)全体国民意志
- 那種教材編製乃是打破學科界限,不以學科性質來區分教材,而以一個實際活動來聯絡貫穿各科教材(A)大單元組織法 (B)學科單元組織法(C)活動組織法 (D)螺旋式組織
- 教學目標為提出一種解題策略,並說明之是屬於那一類?(A)認知領域 (B)情意領域 (C)技能領域 (D)評價領域
- 課程設計中選擇的內容應具有真實性,是符合那一種規準?(A)效用 (B)可學性 (C)可行性 (D)效度
- 以三三制中學歷史課程編制的方法是採:(A)社會機能法 (B)活動分析法 (C)協同教學 (D)產婆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