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3. 某資源班老師運用「確認問題行為→詳述行為發生的情境→使用面談、評定量表、觀察等技術,蒐集有關行為的資料→檢視評量資料→基於所蒐集的資料,形成有關行為功能的假設」等步驟,來了解班上學生所表現的不適當行為。這是何種方法的使用?
(A)功能性行為評量
(B)正向行為支持
(C)區分性增強
(D)運用行為分析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適中0.687589
統計:A(1939),B(43),C(48),D(790),E(0)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