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二、閱讀題組:22.5% (每題 2.5 分) 古代皇帝的親耕與早朝 皇帝是全國臣民無上權威的象徵,他的許多行動也帶有象徵性,每年在先農壇附近舉行「親耕」就是一個代表性的事例。這一事例如同演戲,在「親耕」之前,官方在教坊司中選取優伶 1 扮演風雷雲雨各神,並召集大興、宛平兩縣的農民約二百人作為群眾演員。這幕戲開場時有官員二人牽牛,耆老 2 二人扶犁,其他被指定的農民則攜帶各種農具,包括糞箕淨桶,作務農之狀,又有優伶扮為村男、村婦,高唱太平歌。至於皇帝本人當然不會使用一般的農具,他所使用的犁雕有行龍,全部漆金。他左手執鞭,右手持犁,在兩名耆老的攙扶下在田裡步行三次,就完成了親耕的任務。耕畢後,他安坐在帳幕下觀看以戶部尚書為首的各官員如法炮製。順天府尹是北京的最高地方長官,他的任務則是播種。播種覆土完畢,教坊司的優伶立即向皇帝進獻五穀,表示陛下的一番辛勞已經收到卓越的效果,以致五穀豐登。此時,百官就向他山呼 3 萬歲,致以熱烈祝賀。 但是皇帝所參與的各項禮儀並不總是這樣的輕鬆有趣的……譬如每天的早朝…… 在參加早朝之前,凡有資格參加的所有京官和北京地區的地方官,在天色未明之際就要在宮門前守候。宮門在鐘鼓聲中徐徐打開,百官進入宮門,在殿前廣場整隊,文官位東面西,武官位西面東。負責糾察的御史開始點名,並且記下咳嗽、吐痰等以至牙笏 4 墜地、步履不穩等屬於「失儀」範圍的官員姓名,聽候參處。一切就緒以後,皇帝駕到,鳴鞭,百官在贊禮官的口令下轉身,向皇帝叩頭如儀。鴻臚寺官員高唱退休及派赴各省任職的官員姓名,被唱到的人又另行對皇帝行禮謝恩。然後四品以上的官員魚貫進入大殿,各有關部門的負責官員向皇帝報告政務並請求指示,皇帝則提出問題或作必要的答覆。這一套早朝節目在日出開始,而在日出不久之後結束,每天如此,極少有例外。(節選自黃仁宇《萬曆十五年》) 【注釋】1 優伶:通稱演戲的人。2 耆老:指德高望重的人。耆,音ㄑㄧˊ。3 山呼:漢武帝登嵩山,群臣三呼萬歲,稱為「山呼」。後以此作為臣民祝頌天子之辭。4 牙笏:象牙製的狹長板子,古代臣子上朝時所用。笏,音ㄏㄨˋ。
31.( )請問以下四人中,誰的年齡最大?
(A)許大聞:「我今年正好是志學之年。」
(B)黃萱萱:「我可是個二八俏佳人呢!」
(C)王阿鋐:「我已年近不惑啦!」
(D)曾小暉:「如今我已屆知命之年!」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適中0.5
統計:A(0),B(0),C(0),D(0),E(0)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