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近日學者病在好高,讀《論語》,未問「學而時習」,便說「一貫」;讀《孟子》,未言「梁王問利」,便說「盡心」。或問:「孟子說『仁』字,義甚分明,孔子都不曾分曉說,是如何?」曰:「孔子未嘗不說,只是公自不會看耳。譬如今沙糖,孟子但說糖味甜耳。孔子雖不如此說,卻只將那糖與人吃。人若肯吃,則其味之甜,自不待說而知也。」
14. ( ) 上文以「吃糖」為喻,目的是希望讀書人明白:
(A)欲去好高之病,宜先求「一貫」,再求「盡心」
(B)無論讀《論語》或《孟子》,皆應循序漸進,踏實研讀
(C)《論語》說理平易,適合略讀;《孟子》說理詳盡,適合精讀
(D)《孟子》較《論語》義理分明,宜先讀《孟子》,再讀《論語》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適中0.5
統計:A(0),B(0),C(0),D(0),E(0)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