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陶公性檢厲,勤於事。作荊州時,敕船官悉錄鋸木屑,不限多少,咸不解此意。後正會,值積雪始晴,聽事前除雪後猶濕,於是悉用木屑覆之,都無所妨。官用竹,皆令錄厚頭,積之如山。後桓宣武伐蜀,裝船,悉以作釘。又云:「嘗發所在竹篙,有一官長連根取之,仍當足,乃超兩階用之。」(南朝.劉義慶《世說新語.政事第三.16則》)
根據本文敘述,下列選項何者正確?
(A)「陶公性檢厲」是說陶侃為人很節儉小氣
(B)「聽事前除雪後猶濕」,「除」是指去除
(C)「後正會」是說後來開會說明木屑的用途
(D)「都無所妨」是說木屑發揮了防滑的作用
根據本文敘述,下列選項何者正確?
(A)「陶公性檢厲」是說陶侃為人很節儉小氣
(B)「聽事前除雪後猶濕」,「除」是指去除
(C)「後正會」是說後來開會說明木屑的用途
(D)「都無所妨」是說木屑發揮了防滑的作用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適中0.631422
統計:A(18),B(544),C(55),D(1057),E(0)
內容推薦
- 22 下列選項中的詞語,完全沒有錯別字的是:(A)皈依/愜意/真知灼見/匪夷所思 (B)卓絕/悔澀/寬宏大量/偃苗助長(C)懺悔/賠賞/旁徵博引/弱不經風 (D)反哺/彈劾/待價而估/痴心忘想
- 26 依刑事訴訟法第4 條之規定,高等法院無第一審管轄權之案件為:(A)妨害國交罪(B)外患罪(C)瀆職罪(D)內亂罪
- 12 「魚網之設,鴻則罹其中;螳螂之貪,雀又乘其後。機裏藏機,變外生變,智巧何足恃哉!」下列選項,與上文寓意無關的是:(A)人算不如天算 (B)智有所不足 (C)意外常見,變故常有 (D)聰明一世,糊
- 世人多蔽,貴耳賤目,重遙輕近。少長周旋,如有賢哲,每相狎侮,不加禮敬。他鄉異縣,微藉風聲,延頸企踵,甚於飢渴。校其長短,覈其精麤,或彼不能此矣!所以魯人謂孔子為東家丘。昔虞國宮之奇,少長於君,君狎之,
- 48 下列有關本文的敘述,何者正確?(A)提醒讀者應該持守中庸之道(B)作者體會到悠閒的樂趣與意義(C)提醒讀者,人人善盡其責,貢獻社會(D)詩中的蝸牛比喻埋頭苦幹的人物
- 30 鄉長行文給縣長時,應稱呼縣長為:(A)台端 (B)長官 (C)鈞座 (D)縣長
- 下列選項成語運用不恰當的是:(A)他不過才三十歲,頂上卻已「牛山濯濯」(B)大雄個性固執,再怎麼苦苦相勸,都像「對牛彈琴」一樣,白費力氣(C)自從靜香接手這個案子之後,便如同「庖丁解牛」,一切問
- 11 「山中何所有?嶺上多白雲。只可自怡悅,不堪持寄君。」(南朝陶弘景〈詔問山中何所有賦詩以答〉)本詩的意旨是:(A)寄託政治抱負 (B)表明隱居心意 (C)冀得賢人相佐 (D)思念遠方友朋
- 38 本文中,「蝜蝂」是比喻那一種人?(A)積極進取 (B)患得患失 (C)貪婪無厭 (D)克勤克儉
- 上帝給我一個任務,叫我牽一隻蝸牛去散步。我不能走得太快,蝸牛已經盡力爬,每次總是往前挪那麼一點點。我催他,我唬他,我責備他,蝸牛用抱歉的眼光看著我,彷彿說:「人家已經盡力了!」我拉他,我扯他,我甚至想
內容推薦
- 13 王國維認為,「孔子之教人,於詩樂外,尤使人玩天然之美。」要人們能向大自然學習。下列選項,不符孔子之言意旨的是:(A)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B)知者樂水,仁者樂山(C)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
- 23 「行軍打仗,必須抱著破釜沉舟的精神,方能克敵致勝。」下列選項中的成語最能貼近此種精神的是:(A)一鼓作氣 (B)背水一戰 (C)哀兵必勝 (D)視死如歸
- 32 信封上收件人的啟封用語,下列選項何者正確?(A)李世民經理 道鑒 (B)李經理世民 敬啟 (C)李經理世民 尊鑒 (D)李世民經理 鈞啟
- 「晉平公問於師曠曰:『吾年七十,欲學恐已暮矣。』師曠曰:『何不炳燭乎?』平公曰:『安有為人臣而戲其君乎?』師曠曰:『盲臣安敢戲其君乎?臣聞之: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如炳
- 50 細讀本文,下列選項,何者最為正確?(A)陶侃為解決積雪濕滑的問題,特地叫人鋸木頭以儲存木屑(B)陶侃的屬下雖生性駑鈍庸碌,但都能服從命令,照令行事(C)錄木屑之事發生在陶侃任職荊州時,當
- 14 「神話是一個民族共同的夢。在神話裡,女媧『煉五色石成赮(彩雲)』,解釋雨後出現的絢麗彩虹;共工『頭觸不周山,天傾西北,地不滿東南』,解釋當時先民對地理變化的看法,還衍生木火土金水五行配合東西南北
- 24 下列選項中「」內的字義,前後貼近的是:(A)再三催「促」/「促」膝長談 (B)「俗」家子弟/風「俗」民情(C)與子「偕」老/諸事不「偕」 (D)大放「厥」詞/允執「厥」中
- 33 以下選項,對親屬的稱謂,不適當的是:(A)家叔 (B)家兄 (C)家姊 (D)家妹
- 「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文中以「日出之陽」、「日中之光」來比喻學習的:(A)目的 (B)成效 (C)環境 (D)時間
- 課程與社會變遷之關係,下列敘述何者有誤?(A)社會變遷代表一種進步,所以課程的演進也會隨之不斷進步。(B)社會適應取向課程係指課程必須因應社會變遷,培養學生具備社會所需的技能與價值。(C)社會重建取向
- 15 下列選項最能表達出老百姓生計艱辛的是:(A)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賣炭得錢何所營?身上衣裳口中食(B)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C)萬里悲秋常作客
- 25 下列選項中的「道」字,釋義正確的是:(A)「道」常無名──道路 (B)「道」藝超群──技術(C)稱兄「道」弟──輩分 (D)康莊大「道」──遵行
- 34 下列選項中的柬帖用語,正確的是:(A)詹於:選定於 (B)文定:結婚(C)領謝:心領即可,奉還禮物並道謝(D)哀子:母親健在,父親去世的自稱詞
- 堯以天下讓許由,許由逃之,舍於家人,家人藏其皮冠。夫棄天下而家人藏其皮冠,是不知許由者也。(《韓非子.說林下》)「舍於家人」的意思是:(A)許由投宿於家人 (B)許由捨棄了家人 (C)許由為家
- 2 古今語義可能發生變化,根據文意推敲,下列選項「」中的詞語,意思仍可相通的是:(A)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風流」(B)吾非至於子之門,則殆矣。吾長見笑於「大方」之家/
- 16 「貧居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下列選項,與這句話的涵義最接近的是:(A)人生無常 (B)世態炎涼 (C)親疏有別 (D)貧富隨命
- 26 公文用語中,不宜用以指稱對方機關的是:(A)大院 (B)鈞部 (C)貴會 (D)尊署
- 35 下列選項,措辭最適當的是:(A)針對縣長的指證,我們一切積極改善進行中 (B)恭喜王大明得到冠軍,現在請上臺接受頒獎(C)本活動舉辦成功,友情參與的民眾有一千多人 (D)颱風即將到來,各單位要確
- 下列各選項何者最貼近上文主旨?(A)讚美堯的氣度 (B)凸顯許由衣冠整齊的形象(C)批評家人不了解許由的志向 (D)說明將天下與皮冠等量齊觀的正確性
- 3 下列各句「」中的成語,用法完全正確的是:(A)俗話說:佛要金裝,人要衣裝。所以穿搭衣服就要像「沐猴而冠」(B)他們是才子配佳人,又能相知相惜,白頭偕老,真可說是「業紹陶朱」(C)對於人性的小奸小惡
- 36 金馬獎頒獎典禮紅地毯上,出席的女明星們精心打扮,個個□□□□。下列選項中的成語,不宜填入的是:(A)天香國色 (B)光艷照人 (C)器宇軒昂 (D)膚如凝脂
- 受消費哲學支配的人買東西未必由於「需要」。舉例來說,我們的原子筆很少是因為用壞了才丟棄的,舊筆仍然堪用,可是我們想換新的。推而廣之,擴而充之,有錢的人換車子或多置別墅,大致出於相似的動機。多數人的收入
- 4 我們常用數字造詞,以下有關數字的詞語,那一個指的是實數,而非虛數:(A)七零八落 (B)一清二白 (C)五顏六色 (D)三從四德
- 下列有關本文的敘述,何者正確?(A)現代人為終其天年而消費 (B)有錢人比較沒有寅吃卯糧的問題(C)作者認為東西有需要再買才是正確的 (D)所謂「寅吃卯糧」意指在卯年吃掉了寅年的糧食
- 5 「全書凡二十章」句中「凡」有總共、概括之意。下列選項中文句中均有「凡」字,何者用法與此不同?(A)松形鶴骨,器宇不「凡」(《三國演義》)(B)「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禮記.中庸》)(C)先主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