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二)魯迅曾在〈從鬍鬚說到牙齒〉一文中寫到:「我從小就是牙痛黨之一,······然而試盡『驗方』(屢有效用的藥方)都不驗,我才正式看中醫,服湯藥,可惜中醫彷彿也束手了,據說這是叫『牙損』,難治得很呢。還記得有一天一個長輩斥責我說,因為不自愛,所以會生這病的;醫生能有什麼?······直到我到日本的長崎,再去尋牙醫,他給我刮去了牙後面的所謂『齒袱』,這才不再出血了,化去的醫費是兩元,時間是約一小時以內。······我後來也看看中國的醫藥書,忽而發現觸目驚心的學說了。它說,齒是屬於腎的,『牙損』的原因是『陰虧』。我這才頓然悟出先前所以得到申斥的原因來,原來是它們在這裡這樣誣陷我。」請問:
29.何者並非本文所反映的訊息?
(A)魯迅深感所謂傳統的驗方,都是比較沒有科學根據的。
(B)魯迅對於西醫的外科處理感到觸目驚心。
(C)西醫偏重局部病因,中醫則偏重整體關係。
(D)西醫以短時間和便宜的費用,治好了魯迅多年的牙痛。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適中0.5
統計:A(0),B(0),C(0),D(0),E(0)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