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在國父紀念館散步,我驚奇地看到一個小孩坐在花圃旁邊一動也不動。「小弟弟,你坐在這裡發什麼呆呢?」他把右手拉著的東西給我看,說:「我在放風箏呀!」這時我才看到他手裡有一條透明的線。我隨即順著線的方向看去,竟完全看不到風箏。那風箏太高了,非人的視線所能及。我說:「你放風箏,得要看見風箏才有意思呀!」小弟弟這時倒像個哲學家一般回答我:「我看不到我的風箏,可是我從線上感覺到它的存在。我也知道它的情形,如果線緊了,就是上頭風大,它正在往上飛,如果線鬆了,就表示天上的風小,它正在下降……。我拉著線,我的手就好像看見風箏了。」我頗為那孩子的話感到讚嘆。飛得太高的風箏,我們看不見,但可以感覺它的存在,同樣的,對於宇宙太精深博大的學問,對於太幽深玄奧的智慧,我們有時雖不能親眼看見,卻能感覺它的存在。就如同我們想起童年。我們現在看不到自己的童年了,但是我們可以感覺到,是因為我們手裡抓著飛走的童年的線。這樣想起來,每個人其實都似風箏一樣的,只是我們飄蕩的時候並不確知我們的線是握在誰的手裡。 (林清玄風箏的線)
4.文中的小孩子是以線的什麼來判斷風箏的動向?
(A)質料
(B)長短
(C)鬆緊
(D)粗細。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適中0.5
統計:A(0),B(0),C(0),D(0),E(0)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