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三)梁惠王曰:「寡人之於國也,盡心焉耳矣。河內凶,則移其民於河東,移其粟於河內。河東凶亦然。察鄰國之政,無如寡人之用心者。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對曰:「王好戰,請以戰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後止,或五十步而後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如知此,則無望民之多於鄰國也。不違農時,穀不可勝食也;數罟①不入洿池②,魚鼈不可勝③食也;斧斤以時④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穀與魚鼈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養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口之家可以無飢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飢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塗有餓莩而不知發,人死,則曰:『非我也,歲也。』是何異於刺人而殺之,曰:『非我也,兵也。』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孟子·梁惠王上)①數罟:細密的網。②洿池:低窪水池。②勝:多。 ④以時:依照時令。
「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這句話的主要含義為何?
(A)取之自然,用之自然。
(B)人應多接近大自然。
(C)吃人一斗,還人一升。
(D)取用自然資源要有節制。
「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這句話的主要含義為何?
(A)取之自然,用之自然。
(B)人應多接近大自然。
(C)吃人一斗,還人一升。
(D)取用自然資源要有節制。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適中0.5
統計:A(0),B(0),C(0),D(0),E(0)
內容推薦
- 【題組】文末,「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此句涵義為何?(A)孩子比不上父親的手腳敏捷 (B)對親人的離別或衰老,只能無奈感傷 (C)今生緣盡,親情斷絕 (D)無法超越父親的傑出成就。
- 「只要心中隨時抱持著美好的心情,生活中便會有享受不完的美景和情趣。」這句話的含意與下列何者最不相關?(A)懂得生活藝術的人,可以從枯燥的事物中看出趣味。(B)只要能好好靜下心品味生活,生活中到處
- 大明要使用按部首編排的辭典查閱「困惑」的詞義,他所採取的步驟如下,何者「錯誤」? (A)步驟一:把「困」字拆成「囗」、「木」兩個部分 (B)步驟二:找「木」部,查不到「困」字,再經查閱確定「困
- 【題組】文中那位年老的編輯對旅客說:「能有機會寫那封信給你,我覺得很榮幸!」這句話容易給這位旅客什麼感覺?(A)漠不關心(B)自我吹噓(C)幸災樂禍(D)出爾反爾
- 【題組】下列何者意同於「防患未然」?(A)黎明即起,灑掃庭除,要內外整潔(B)既昏便息,關鎖門戶(C)宜未雨而綢繆,毋臨渴而掘井(D)飲食約而精,園蔬愈珍饈
- 引「ㄌㄧㄥˇ」潮流
- 「儘管少則一行,兩行/儘管多則七行,八行,以及十數行/它們傳達的不過是/一項訊息/你又向死神靠近一點點了」(張默落葉滿階) 這段詩句是描寫哪種卡片? (A)謝師卡 (B)賀年卡 (C)生日卡
- 下列詩句,何者前後句的主語皆不相同?(A)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B)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C)試問捲簾人,卻道海棠依舊。(D)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 (二)只顧說話,便無暇深思許多人都是未經深思,就把話說出來了,可是幾個人肯坦白承認自己有這個毛病呢?我是一個年輕的記者,有一位年老的編輯先生,常常對我說:「不要以承認自己不知道為可恥,更不要用無聊的言
- 「有朝一日嚴霜到,只見青松不見花。」此句的意義同於? (A)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B)萬物靜觀皆自得,四十佳興與人同 (C)疾風知勁草,板蕩識忠臣 (D)不經一番寒徹骨,焉得梅花撲鼻香乙、
內容推薦
- 將相同電容值的電容器 N 個並聯,其總電容量是串聯時總電容量的多少倍?(A) N (B) (C) N2 (D)
- 吸煙的三大好處有一位慈祥的長者看到一群年輕人一個個口叼著香煙吞雲吐霧,便對他們說:「對!年輕人要多抽煙。」這群年輕人很詫異的同聲問道:「為什麼?」長者慈祥的說:「吸煙有三大好處:第一,可以永保年輕。因
- 在國父紀念館散步,我驚奇地看到一個小孩坐在花圃旁邊一動也不動。「小弟弟,你坐在這裡發什麼呆呢?」他把右手拉著的東西給我看,說:「我在放風箏呀!」這時我才看到他手裡有一條透明的線。我隨即順著線的方向看去
- 【題組】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孟子認為「王道之始」是要從富國強兵開始。(B)「塗有餓莩而不知發」意指路上已有餓死的人了,也不知道打開穀倉,把存糧拿出來救濟。(C)孟子所言「數罟不入洿池,魚鼈不
- 如果要運用網路找尋史記的資料,可輸入哪些關鍵字?(A)范曄、紀傳體、前四史 (B)陳壽、斷代史、前四史 (C)班固、斷代史、編年體 (D)司馬遷、通史、紀傳體。
- 「ㄉㄨㄣˋ」牌
- 【題組】根據文意,作者所謂「我們手裡抓著飛走的童年的線」,指的應該是什麼?(A)我們一直處在童年 (B)我們擁有童年回憶 (C)放風箏是童年最愛 (D)童年只剩下一條線。
- 【題組】「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這句話是勸我們要如何?(A)知恩圖報(B)愛惜物資(C)知足常樂(D)樂善好施
- 「ㄘㄨㄛˋ」手不及
- 【題組】本文作者藉由風箏的線引申出很多道理,可說作者是個怎麼樣的人? (A)具有敏銳的觀察力 (B) 具有豐富的想像力(C)富有追根究柢的精神 (D) 善於觸發。
- 【題組】文章中的長者運用了什麼樣的修辭法來勸戒年輕人不要抽煙?(A)映襯法(B)譬喻法(C)倒反法 (D)象徵法。
- 「筋」骨
- 「屏」住呼吸
- 「韌」性
- 「ㄤˊ」首闊步
- 「行行」鄙夫志
- 一「幀」照片
- 「ㄔㄢ」扶老人
- 「ㄐㄩㄢ」刻
- 「傾」斜
- 「揶」揄
- (二)請填入適合的成語(請填入代號)(A)行將就木 (B)杯盤狼藉 (C)慘澹經營 (D)春風化雨 (E)寸草春暉 (F)風聲鶴唳 (G)蜀犬吠日 (H)
- 藏「ㄋ一ˋ」
- 「壘」著岩石
- 管「鮑」之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