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4 下列那一學派之團體帶領者較強調體驗及讓成員藉由與其他人之互動中去察覺自己的矛盾衝突?
(A)個人中心學派
(B)阿德勒學派
(C)現實治療
(D)行為學派
(A)個人中心學派
(B)阿德勒學派
(C)現實治療
(D)行為學派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適中0.4375
統計:A(7),B(1),C(5),D(2),E(0)
內容推薦
- 13 下列何者不屬於團體末期之處理技巧?(A)讓成員想像五年後團體再聚會時,他最想向大家談到什麼改變(B)讓成員訂下團體結束後之簡短計劃,並形成同伴小組互相支持及提醒(C)讓成員表達他們對別人看到自己
- 34 與門診病人相較,對住院病人較強調的療效因子是那兩項?(A)灌輸希望與宣洩(B)宣洩與普同感(C)灌輸希望與存在性因子(D)普同感與存在性因子
- 3 有關團體帶領者價值觀之課題,何者較不恰當?(A)要將自己覺得相當不錯的價值觀教導成員(B)要激發成員去尋找及整理自己的價值觀(C)當帶領者與團體成員有價值觀衝突時,應允許成員自由討論彼此的分歧(D
- 下列那一取向的帶領者非常重視催化自發性與創造性?(A)系統取向家族治療(B)認知行為治療(C)精神分析(D)心理劇
- 12 建明在帶領一個諮商團體,下列那一種方式無助於提昇團體凝聚力?(A)營造互相支持及接納之氣氛(B)讓團體去經驗一些外來的壓力(C)強調團體要以和為貴,儘量不要起衝突(D)當成員向別的成員表達負向感
- 33 在團體中能產生改變的力量,下列何者被認為是錯誤的假設?(A)有強烈的情緒經驗(B)此時此地(C)支持度高(D)團體是社會的縮影
- 24 根據 Corey 的觀點,當團體進入轉型期時會有成員出現抗拒行為,因而使團體呈現焦慮的氣氛。請問領導者應如何化解此危機?(A)此等現象很正常,不需要處理(B)對成員解釋此現象,以安撫成員的情緒(
- 2 當你帶團體想要有一位協同帶領者時,你考慮與你合作者之特性,何者較不重要?(A)不同性別(B)新手與老手配(C)受訓之經驗相近(D)交情不錯,但特質相異者
- 20 下列何者不包括在 Meichenbaum之壓力免疫訓練中?(A)讓成員有認知和情緒在壓力上所扮演角色之概念(B)讓成員在團體中有機會宣洩壓力造成之情緒(C)訓練多種的因應技巧,並進行行為預演(D
- 下列那一項團體治療的療效因子,最能提昇成員的自尊(self-esteem)?(A)原生家庭之矯正性重現(B)利他性(C)人際學習(D)存在性因素
內容推薦
- 23 運用存在主義取向之團體帶領者,通常扮演著什麼角色?(A)示範者(B)教師(C)夥伴關係(D)嚮導
- 24 關於團體進行錄影,下列何種概念是不正確的?(A)錄影主要是能和成員一起看,而能提供成員第一手的回饋(B)錄影主要是拿來當團體帶領者訓練之很好教材,不須讓成員知道(C)錄影之回顧及討論有助於成員更
- 25 何者對運用結構化活動之描述是不正確的?(A)在暖身時運用可減輕成員之焦慮(B)結構化活動常帶給團體活力,故越多越有益團體互動(C)在帶領時要多注意成員反應下面的動力及感受(D)結構化活動太多,會
- 26 團體帶領者在團體諮商及治療之過程中,何者為最基本且最重要的?(A)善用此時此地的催化技巧(B)具有團體理論及歷程的廣博知識(C)維持團體之穩定及處理團體衝突之能力(D)持續保持關心、真誠、接納、
- 35 下列何種團體性質與其目標之配對不恰當?(A)青少年暴力團體-了解憤怒之循環及學會如何控制衝動(B)哀傷團體-罪惡感之處理及新生活之調適(C)同性戀團體-生命意義與依賴性之處理(D)酒癮團體-焦慮
- 36 偉明在團體中始終過度理性,成員們常在分享感受時覺得與他猶如雞同鴨講,他讓人覺得如一台電腦般冷冰冰,帶領者如何做會較適當?(A)用心理劇方式讓其他成員誇張的演出他的樣子,讓偉明看到自己的樣子(B)
- 27 在處理團體中的人際衝突時,下列何種概念較不正確?(A)讓成員瞭解其生氣是可以表達的,雙方有機會直接溝通,且雙方皆能被認真對待(B)兩個成員的衝突對團體是有很大的傷害的,所以要將他們分別轉到不同的
- 5 有凝聚力團體和沒凝聚力團體成員的異同,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同樣努力去影響團體中的其他成員(B)有凝聚力團體成員較維護團體的規範,並且會對偏離團體規範的人施予壓力(C)同樣願去傾聽別人,接納別人
- 37 下列那一學派的團體帶領者會讓成員由互動中去察覺其語言模式,如“你,我不能⋯,應該⋯"等,對其之影響?(A)阿德勒學派(B)認知行為學派(C)完形學派(D)焦點解決治療
- 28 麗華在團體中一向表現很活潑且受歡迎,直到參加團體第 10 次後,才自我坦露其過去被虐待的痛苦辛酸,下列是帶領者接下去的作法;以下何者較不適當?(A)對麗華說“參加了 10 次,你一直保守這個祕密
- 15 關於自我坦露,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無法在關係中坦露自己的人,通常會喪失獲得他人有效回饋的機會(B)無法在團體中坦露自己的人,很難有機會獲得其他成員真誠的接納(C)保有重大秘密卻不敢坦露的成員
- 6 關於治療與療效因子,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治療為一雙重過程,包含了情緒經驗及對該經驗的反省(B)療效因子不會受到治療團體型態、治療階段、團體外力量及個別差異的影響(C)Butler 及 Fuhr
- 38 下列何者對團體人際學習中之矯正性情緒經驗(corrective emotional experience)概念之描述是不正確的?(A)成員在團體中表達了強烈的情緒感受,這只是初步,後續還須再進一
- 25 關於文化敏感度高的團體實務工作,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領導者不必揭露團體歷程的潛在價值(B)團體成員可以被鼓勵表達自己的價值觀和需求(C)領導者不必判定這些價值是否和成員們的文化價值一致(D)
- 29 如果團體帶領者想讓團體之成員彼此能有更多的刺激及觀摩學習,其在成員的選擇上何者較好?(A)讓成員之教育程度較相近會有較多話題可談(B)選成員之能力及自我強度相當的,才能互相支持(C)讓成員之人格
- 16 關於 Yalom對團體不同階段的觀點,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在團體初期的定位階段,開始處理人際交往中的支配議題(B)團體進入衝突階段,對於團體的界限極注重(C)團體工作階段,在尋找結構和目標上
- 7 關於篩選團體成員,ACA(1995)的倫理標準不包括下列何項?(A)成員的需求與目標符合團體目標(B)成員不妨礙團體過程(C)成員在團體的經驗有不被傷害的權利(D)成員參加團體的動機高
- 39 下列那一項不是運用此時此刻技巧之重點?(A)讓成員致力於學習較合適的團體運作方式(B)聚焦在成員間的互動,並讓其了解到自己行為對別人之影響(C)當成員在浪費時間討論團體外事件時,想辦法找出團體內
- 26 關於揭露,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團體領導者揭露詳細的個人生活事件,而非當下的反應(B)領導者講越多自己的過去和生活的細節對成員越有幫助(C)領導者藉著自我揭露讓成員認識或是同理其他的參與者(D
- 30 有關帶領者的自我坦露方面,下列何者是不適當的?(A)帶領者的自我坦露能做為成員的示範(B)在坦露前先考量此時的坦露對團體之進展有何幫助?(C)在團體初期坦露對團體的不確定感及焦慮,以表達自己之真
- 17 那一類型病人通常在團體治療比在個別治療中更加狂烈卻又更具生產性?(A)類分裂型病人(B)邊緣型病人(C)自戀型病人(D)偏執型病人
- 8 關於「此時此地」在團體治療中的臨床應用,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在互動式心理治療中,歷程代表彼此互動的個體之間關係的本質(B)強調歷程取向的治療師,關心病人言辭的內容而非他如何及為何發表此言辭(C
- 40 在Yalom的人際學習談到洞察,以下何者是Yalom團體中並不一定要達到的洞察?(A)能瞭解到自己重覆的行為模式(B)能瞭解到別人是如何的看待他的行為(C)能釐清自己這些行為下面的動機,包括害怕
- 27 關於強加和揭露價值觀,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領導者強加價值觀是表現對成員尊重的一種方式(B)領導者強加價值觀並不表示期待成員接受他的價值體系(C)當領導者揭露價值觀時,成員可以自由地測試自己的
- 31 當成員在團體中公開批評帶領者時,下列何種反應較適當?(A)與他公開對質,並請其他成員評評理(B)了解這是成員自主的關鍵,加以接納,並讓團體成員皆有機會表達(C)安撫他的情緒,以免讓團體產生更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