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金谿民方仲永,世隸耕(世代耕田)。仲永生五年,未嘗識書具(紙筆墨硯),忽啼(哭)求之。父母異(訝異)焉,借旁近與之。 即書(寫)詩四句,並自為其名(寫上自己的名字)。其詩以養父母、收族(團結族人)為意, 傳一鄉秀才觀之。自是指物作詩立就(人們指著東西,讓他作詩,他立刻便寫成詩), 其文理(文采道理)皆有可觀者。 邑人奇之(鄉人視之為天才), 稍稍賓客(宴請)其父,或以錢幣乞之。 父利其然也,日扳(ㄅㄢ; 帶著)仲永環謁(到處拜訪)於邑人,不使學。予聞之也久。明道中,從先人(父親)還家,於舅家見之,十二三矣。 令作詩,不能稱前時之聞(不能如過去所聽聞的那般神奇)。 又七年,還自揚州,復到舅家,問焉。 曰:「泯然(完全)眾人(一般人)矣。」王子(王安石)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天賦)也。其受之天也,賢於材人(一般人)遠矣 。卒之為眾人,則其受於人(接受教育)者不至也。 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賢也,不受之人,且為眾人。今夫不受之天,固眾人;又不受之人,得為眾人而已邪?(能成為平凡人嗎?)< 王安石 傷仲永>
19.下列「 」所指的對象,何者與「從先人還家,於舅家見之」中的「之」相同﹖
(A)仲永生五年,未嘗識書具,忽啼求「之」
(B)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
(C) 稍稍賓客其父,「或」以錢幣乞之
(D)「其」詩以養父母、收族為意
19.下列「 」所指的對象,何者與「從先人還家,於舅家見之」中的「之」相同﹖
(A)仲永生五年,未嘗識書具,忽啼求「之」
(B)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
(C) 稍稍賓客其父,「或」以錢幣乞之
(D)「其」詩以養父母、收族為意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適中0.5
統計:A(0),B(0),C(0),D(0),E(0)
內容推薦
- 「ㄧㄥˊ」柱
- 下列文句,何句用字完全正確?(A)蕩起船槳,悠遊於湖面上,欣賞著落日餘輝(B)政府官員虛應敷洐的做事態度,令人不恥 (C)漠視社會輿論的新政策,終將窒礙難行 (D)她初試蹄聲就展現無與輪比的表現。
- 【題組】右圖的動作其「神經傳導路徑」為何? (甲)感覺神經元;(乙)運動神經元;(丙)腦;(丁)脊髓;(戊)眼睛;(己)腳的肌肉。 (A)戊→甲→丁→乙→丙→己 (B)丁→乙→甲→丙→戊 (C)
- ( )請仔細觀察右圖的信封格式,以下何者修正錯誤?(A) (甲)和(乙)的順序應顛倒。(B) (丙)不可寫「寄」,當改成「緘」。(C) (丁)要移到(戊)和(己)的下面。(D) (丁)不可寫「
- 西方哲學家柏拉圖說:「聰明人說話,是因為有些話要說;蠢人說話,則因為要說些話。」這段話是在強調什麼的重要? (A) 話多不如話少 (B) 時然後言 (C) 知無不言 (D) 一言既出,駟馬難追。
- 古人的字是由名而來的,名與字的關係有同義者,亦有反義者,例如崔瑗,字子玉,名和字是同義關係。下列人物名與字的關係,何者不同於其他三者? (A)蘇軾,字子瞻 (B)岳飛,字鵬舉 (C) 朱熹,字元
- 【題組】古稀之年。
- 蒸蘿蔔糕時,一定要用大火,且慎防鍋蓋不緊而漏氣。於蒸鍋底層注入清水約七分滿,水燒開後,把盛著蘿蔔泥約八分滿的鋁製或玻璃容器每層蒸鍋內各放一具,隔火蒸之。倒入蘿蔔泥之前,容器內宜用鋁箔紙或玻璃紙緊密鋪妥
- 「三日入廚下,洗手做羹湯。未諳翁食性,先遣小姑嘗。」此詩寫出新嫁娘初次下廚的心情,還包含什麼意思﹖(A)勤儉持家 (B)入境問俗(C)手藝不佳 (D)堅守婦德 (綜合)
- 【題組】作者認為蘿蔔糕可以在港式茶樓飲茶之際叫點一份,甚至市場上也有家庭式的製品可以買回,但之所以如此費時費神自己製作,其原因在於:(A)未必要等到過年才能享食蘿蔔糕(B)現在的生活已無需為過年
內容推薦
- 孔子曾說:「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又說:「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由此可推知孔子對富貴抱持怎樣的態度? (A) 澹泊
- 下列選項中的字詞,何者去掉部首之後,讀音與原字相同? (A)邂「逅」(B)徘「徊」(C)「玷」汙(D)油「脂」。
- 下列文句語氣說明,何者正確? (A)丞相玄機,神鬼莫測—推測語氣 (B)「你看,多美!」妻微笑著說道:「毛都長齊了!」—欣慰語氣 (C)「你把母雞宰了?」—責備語氣 (D)假如資金無法到位,合作
- 【題組】下列有關文中蒸炊過程的說明,正確的是:(A)蒸好的蘿蔔糕要趁熱盛裝,才能夠品嘗到美味(B)將炒香的調味與作料,灑布於糕面,才會好看(C)蒸炊的時間長短,取決於火候(D)熄火候,要趕快移開
- 「他老了。憑著一人一劍,縱橫大江南北的迴風劍客竟也會老。三十年前的武林大會,他以劍尖挑起一朵梅花而分毫不傷及枝葉的手法震懾全場,□□他對於以前的日子總是特別難忘。」根據上下文意,□□中填入下列何
- 【題組】關於這則寓言,下列說法何者不適切?(A)公牛自私而偏狹(A)烈馬所說頗見風度(C)烈馬不知辯駁反抗是懦夫行徑(D)在無害自己的情況下,應儘量做利他之事
- 下列文句,何者有語病?(A)春天的海面已經平靜,阿嬤心海裡的波濤卻永遠無法平息 (B)燦爛的星空下,兩、三個人熙熙攘攘地走著,靜靜地分享夜晚的沉默 (C)秋天來得如此快速,我沿著河岸走過,猛然發
- 「不憂一家寒,所憂四海飢。」這句話展現的胸襟,與下列何者最接近? (A)丈夫貴兼濟,豈獨善一身(B)君子固安分,毋聽勞者譏(C)仁者恥貪冒,受祿量所宜(D)良馬不念秣,烈士不苟營。
- 盛年嬾①讀書,頭白方知悔。千卷列我前,浩瀚同滄海 。覽之未盈篇,精氣已先餒②。記一不記十,焉知性靈改 。感此心如擣③,立身苦不早。長安諸少年,魂麗騁奇藻④。富貴俯拾遺,意氣凌青昊⑤。而我復為何,陳跡⑥
- 絡一ˋ不絕
- 入場「券」
- 雨後春ㄙㄨㄣˇ
- 「今人富貴中作不如意語,少壯時作衰病語,詩家往往以為讖。白公十八歲,病中作詩云:『久為勞生事,不學攝生道。少年已多病,此身豈堪老?』然白公壽七十五。」根據這段文字,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勞動為
- 下列典故,何者可用來說明「生於憂患」的道理?(A)臥薪嘗膽(B)夸父逐日(C)精衛填海(D)夜夜笙歌。
- 【題組】下列文句,何者最能給提問學生當頭棒喝的效果?(A)為學須有本原(B)漸漸盈科而後進(C)懸想何益(D)怕沒有枝葉花實。
- 揚州鹽商宴請新任鹽官,滿桌清淡菜色,盡是名貴刁鑽的盛饌,甲魚僅用裙邊,鯚花魚只取鰓下兩塊蒜瓣肉,河魨配上素炒蘆蒿,素炒紫芽薑,素炒萵苣尖……,鹽官食畢還淡然說:「咬得菜根,則百事可做。」下列何者
- 歷歷如繪:
- 泥「濘」
- ㄨㄟˋ為奇觀
- 腳步「踉」蹌
- 白瞪著眼:
- 【題組】下列何者不是本文作者所欲傳達的訊息? (A)說明雙連地區的歷史 (B)詳介雙連的地理位置 (C)敘述雙連環境的變遷 (D)期許雙連地區的未來。
- ㄍㄡˇ延殘喘
- 撒手人「寰」
- 巷「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