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某企业需招聘20名初级技术人员,最适合的招聘渠道是( )
(A) 发布广告
(B) 上门招聘
(C) 熟人推荐
(D) 猎头公司
(A) 发布广告
(B) 上门招聘
(C) 熟人推荐
(D) 猎头公司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適中0.5
統計:A(0),B(0),C(0),D(0),E(0)
內容推薦
- 已知某工业企业2003年全年平均人数为100人,全年加班加点工时6000个,缺勤总工时6000个,停工和其它非生产总工时为2500个,则员工全年的人均实际工时数为( )(A) 2815个 (B)
- 集体合同的形式可以分为主体和附件,其中附件是( )(A) 综合集体合同 (B) 专项集体合同 (C) 行业集体合同 (D) 地区集体合同
- ( )是以时间因素为解释变量,根据整个企业或企业中的各个部门员工数量的变动趋势,对未来的人力资源需求做出预测的方法。(A) 集体预测法 (B) 回归分析法 (C) 劳动定额法 (D) 转换比率法
- 在招聘评估中,( )是根据招聘计划对实际招聘录用的结果所进行的评价。(A) 信度效度评估 (B) 成本效用评估 (C) 招聘费用评估 (D) 数量质量评估
- 某销售部门对两名员工本期销售额进行比较,结果相差20万,这种绩效分析的方法属于( )(A) 动态比较法 (B) 目标比较法 (C) 水平比较法 (D) 横向比较法
- 薪酬级差反映了岗位之间的差别。一般来说,低级别岗位之间的薪酬级差比高级岗位之间的薪酬级差应该( )(A) 大一些 (B) 小一些 (C) 一样大 (D) 无可比
- ( )不属于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对劳动争议的调解特点。(A) 群众性 (B) 自治性 (C) 强制性 (D) 非强制性
- 组织结构应随经营战略的变化而调整,应该在( )阶段,设立若干职能部门,以解决地区分散而产生的协调、标准化和专业化等问题。(A) 组织起步 (B) 地区开拓 (C) 纵向发展 (D) 产品开发
- ( )最适合测试应聘人员的人际关系能力。(A) 公文处理模拟法 (B) 心理测试 (C) 无领导小组讨论 (D) 即席发言
- ( )不能在绩效诊断时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A) 行为观察法 (B) 强制分布法 (C) 关键事件法 (D) 行为定位法
內容推薦
- 集体合同的当事人一方是企业,另一方是( )(A) 劳动者个人 (B) 企业工会 (C) 企业法人 (D) 企业人事部门
- 公司专职或兼职董事、咨詢顾问人员的报酬及相关费用属于( )(A) 管理费用 (B) 劳动报酬总额 (C) 福利费用 (D) 其它人工成本
- 在选择具体的绩效考评方法时,不应考虑的因素( )(A) 管理成本 (B) 工作实用性 (C) 工作成本 (D) 工作适用性
- 企业培训激励制度的主要目的是激励( )参与培训的积极性(A) 所有员工 (B) 各级主管人员 (C) 职能部门 (D) 各个利益主体
- 对体力劳动和事务性岗位进行工作分析时,宜采用( )(A) 工作实践法 (B) 面谈法 (C) 问卷调查法 (D) 观察法
- 企业劳动调解委员会的组成不包括( )(A) 用人单位代表 (B) 职工代表 (C) 劳动行政部门 (D) 工会代表
- ( )是补偿员工特殊或额外的劳动消耗或其它特殊原因支付给员工的报酬。(A) 补贴 (B) 附加工资 (C) 津贴 (D) 加班工资
- ( )比较适用于从事科研教学工作人员的考评。(A) 行为观察法 (B) 成绩记录法 (C) 关键事件法 (D) 直接指标法
- 在企业培训规划中,( )是培训管理者为实现企业整体发展计划而制定的相关计划。(A) 员工发展计划 (B) 整体发展计划 (C) 培训管理计划 (D) 具体培训计划
- 工作分析的结果形成阶段不包括( )(A) 工作说明书的调整 (B) 任何资格条件的说明 (C) 工作说明书的编写 (D) 工作信息的审核确认
- ( )就是企业组织内部的成员通过正式或非正式的方式实现的信息传递和交流。(A) 员工沟通 (B) 信息沟通 (C) 例会制度 (D) 信息传输
- 支付相当员工工作价值的薪酬体现了薪酬管理的( )(A) 竞争力原则 (B) 激励性原则 (C) 公证性原则 (D) 合理性原则
- 在薪酬满意度调查中,首先要确定( )(A) 调查目的 (B) 调查方式 (C) 调查对象 (D) 调查内容
- 运用绩效分析法确定培训需求和对象时,需要1拟定培训计划2分析差距的成因3分析理想绩效4明确绩效现状5确认绩效差距6确认培训对象。其正确的步骤应为:( )(A) 435261 (B) 546213
- 我国的《劳动法》规定,除特殊行业外,最低就业年龄为( )(A) 14岁 (B) 16岁 (C) 18岁 (D) 20岁
- ( )是变更劳动合同的原则。(A) 平等自愿 (B) 平等合作 (C) 利益均享 (D) 实际履行
- 采用要素计点法,按重要性程度对A、B、C这三个要素进行赋值的结果是:100%、65%、35%,则它们的权重分别为( )(A) 50%、5%、5% (B) 45%、35%、20% (C
- 所谓( )是指由一位有经验的工人或直接主管人员在工作岗位上对受训者进行培训。(A) 工作轮换法 (B) 特别任务法 (C) 工作指导法 (D) 个别指导法
- 根据法律规定,我国劳动争议仲裁时效为60日,经仲裁委员会批准,可以延期,但延期不得超过( )(A) 7日 (B) 15日 (C) 30日 (D) 60日
- 提出劳动合同续订要求的一方应在合同到期前( )书面通知对方。(A) 7日 (B) 15日 (C) 30日 (D) 60日
- 对大量复杂的岗位进行薪酬调查时,应采用( )的方式。(A) 企业间相互调查 (B) 委托调查 (C) 调查公开的信息 (D) 调查问卷
- 主题的提炼必须遵循( )的原则。(A) 突出研究对象 (B) 全面掌握材料 (C) 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 (D) 要运用科学分析方法 (E) 找出社会现象的共性
- 张某实际工作已有9年,在本单位工作已满4年,他患病可以享受( )的医疗期。(A) 3个月 (B) 6个月 (C) 9个月 (D) 12个月
- 劳动力的基本特征是( )(A) 劳动力存在的人身性 (B) 劳动力形成的长期性 (C) 劳动能力自然消失性 (D) 劳动力形成的复杂性E) 劳动力形成的投资性
- 说明是表达的重要方式之一,它具体包括( )(A) 比例说明 (B) 程序说明 (C) 举例说明 (D) 局部说明 (E) 概貌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