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教育部發展體適能「三三三」計畫,下列何項不正確?
(A)每週至少運動 3 次
(B)每分鐘心跳率在 130 次以上
(C)每次約 30 分鐘
(D)每次運動約消耗 130 大卡。
(A)每週至少運動 3 次
(B)每分鐘心跳率在 130 次以上
(C)每次約 30 分鐘
(D)每次運動約消耗 130 大卡。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非常簡單0.980916
統計:A(3),B(4),C(3),D(514),E(0)
內容推薦
- 下列哪些地區較可能存在顛峰群集? (A)921 地震後的九九峰崩塌地 (B)伐木後的中、低海拔山區 (C)受火災嚴重干擾的箭竹林地 (D)北極之寒原 (E)亞馬遜河之熱帶雨林。
- ⑶食品水活性如何測定(10 分)
- ⑷為方便分數的解釋,學校老師提出兩種分數轉換的方式,一是將每位學生的 Z 分數乘以 5,再加 30;另一是將 Z 分數乘以 100,再加 500。經過轉換後,小英的圖形推理分數是多少?
- 在正式的桌球比賽中,選手發球需向上拋起幾公分以上?(A)16 公分(B)20 公分(C)10 公分(D)25 公分。
- 運動可以消耗身體脂肪,下列哪一種運動方式較為適合,而且較不會產生運動傷害?(A)低強度短時間(B)高強度短時間(C)長時間劇烈運動(D)低強度長時間。
- 一物體自地面作斜向拋射,初速 v0,仰角θ,質量為 m,重力加速度 g,求重力對物體的功率,下列何者正確?(A)落地時,瞬時功率為零 (B)在最高點時,瞬時功率為零 (C)下降過程中平均功率為
- ⑵食品水活性之高低在食品保存上有何意義(5 分)
- ⑶小英在經過一個學期的推理訓練後,在圖形推理與語文推理上的表現都進步了一個標準差。請問她的 PR 值在兩個測驗上的改變是否相同?請說明原因,並根據此對 PR 及 Z 分數的特性做一結論。
- 優秀的長跑選手,此類選手何種肌纖維有較高的成份比率?(A)藍肌纖維(B)黃肌纖維(C)白肌纖維(D)紅肌纖維。
- 籃球比賽常會有肢動衝撞、接觸,下列何者不是犯規行為?(A)卡位(B)推人(C)帶球撞人(D)拉人。
內容推薦
- 36-38 為題組 關渡自然生態保留區位於淡水河河口,淡水河河口具有全世界分布最北的水筆仔,有機養分豐富,除了大批的和尚蟹、招潮蟹、彈塗魚外,每年冬季總吸引大批冬候鳥:如小水鴨、蒼鷺、東方環頸鴴等來台
- 下列何者為 2009 世界運動會的比賽項目?(A)健力(B)舉重(C)足球(D)柔道。
- 三、影響實作評量的信度與效度的重要因素為何?如何提升其信、效度?(20 分)
- ⑵酸度對食品風味之影響?(5 分)
- 泥灘上常可見到數量龐大的東方環頸鴴、和尚蟹,請問牠們在該區域的族群分布形式為何?又意味著此區環境資源如何? (A)均勻分布 (B)隨機分布 (C)叢生分布 (D)環境資源充足 (E)環
- 四、某班學生 50 人,男生與女生各半,身高的平均數分別是 160 公分與 150 公分,標準差都是 5 公分。(20 分)⑴請以 t 檢定來檢驗是否男生與女生的身高顯著不同?(df = 48
- ⑶在食品加工時食品酸度如何作調整?(5 分)
- ⑵本題若以 F 檢定來計算,F 值與自由度為何?
- 五、何謂樣本平均數次數分配?請說明其定義(5 分)與依據的理論或定理(5 分)。
- 六、為瞭解現場依規定配戴個人防護具之比率 p,擬進行安全觀察,若主管希望觀察之個人防護具配戴比率在 90%信賴水準下,其誤差在正負 10%間,請問應該至少觀察多少人次(即至少應有多少樣本)才能合乎要求
- 一、解釋名詞(每小題 4 分,共 20 分)請針對以下名詞,做簡單的解釋,並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來說明其應用的實際情境。⑴參考完整性(Referential integrity)
- ⑵請列舉指標菌之特性。
- 一、日月潭的總蓄水量約為 4×109 m3,在潭水水溫是 10oC 的情況下,將一質量 10 kg、比熱 390 J/kg.K、溫度 100oC 的銅球丟入潭中。達到熱平衡後,問⑴銅球熵(
- 二、為使組織能正常運作,管理人員會被賦予一些職權(Authority),請說明:⑴何謂直線職權(Line Authority)?(5 分)
- ⑶假設某食品中預測含 107~108 之總生菌數時,請以簡單之圖示表示如何進行連續稀釋以得到可計數之菌數範圍?
- 五、對食品進行總生菌數之檢測及計數時:(20 分)⑴常用之菌數計數單位如何表示?
- 39-42 為題組下圖(一)為生存曲線圖,甲為其橫軸,A、B、C 分別代表三種生物;下圖(二)為年齡結構圖,乙為其橫軸,X、Y、Z分別代表某物種族群的三階段,請依圖回答下列第 39-42 題:
- ⑵何謂幕僚職權(Staff Authority)?(5 分)
- 五、試述生物可分解(Biodegradable)纖維 PLA(Polylactic acid)之製造方法、性質及用途。(20 分)
- 六、比較魚肉與畜肉蛋白質的性狀差異及其與品質的關係?(10 分)
- ⑵一食品以不同方式加工處理如下:經乾燥過程至水分含量為 20%,經乾燥至較低水分含量後,再經吸濕至水分含量 20%,請問二者的貯藏安定性有無差異?為什麼?
- ⑵格蘭氏染色(Gram staining)之結果為何?
- ⑶何謂功能職權(Functional Authority)?(5 分)
- 一、解釋下列名詞:⑴優養化(5 分)
- 二、試述影響纖維二次轉移點(Second order transition point,Tg)的因素為何?(20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