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測國文
- 下列文句,何者沒有錯別字?(A) 我在湖邊凝想了半天,晚風習來,湖水澄徹如鏡,青山恬淡如詩,我的思想也逐漸澄明而寧靜(B) 火車的節奏在變化,過完收割後的水田,蔥隴的菜園,魚池,正在過鐵橋。是這
- 下列「」內音義相近且可通用的字,何者錯誤?(A) 伯兮朅兮,邦之「桀」兮:通「傑」(B) 問其價,曰:「止」四百:通「只」(C) 依乎天理,批大「郤」,導大窾:通「隙」(D) 幼稚盈室,「缾」無
- 下列各組「」內的詞,何者意義不同?(A) 引觴滿酌,「頹然」就醉,不知日之入/在空曠的客廳裡,盛公獨自「頹然」靠在太師椅上(B)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 黃山樹木中最有特色的要算松樹了
- 閱讀下文,推斷□□□□內最適合填入的詞語依序為何?大多數的鳥鳴都很好聽。有的好似滿山滾動的玻璃珠子,□□□□,四處滑動撞擊,帶點孩子似的俏皮輕快。有的音質簡直像絲綢,那樣 □□□□ 而且有種亮麗
- 「妹妹想吃冰,有紅豆、花生等多種口味」這句話,由於「有紅豆、花生等多種口味」的是「冰」而不是「妹妹」,前後主語不一致,所以造成語意混淆。下列文句,何者沒有此類情形?(A) 市政府有意推動的幾項新
- 依據下文,「善相人者」所以能提出研判,係因掌握人際互動的何種特質?荊有善相人者,所言無遺策,聞於國,莊王見而問焉。對曰:「臣非能相人也,能觀人之友也。」(《呂氏春秋‧貴當》)(A) 人云亦云 (
- 閱讀下文,選出敘述正確的選項:甲、那王小玉唱到極高的三四疊後,陡然一落,又極力騁其千迴百折的精神,如一條飛蛇在黃山三十六峰半中腰裡盤旋穿插,頃刻之間,周匝數遍,從此以後,愈唱愈低,愈低愈細。(劉
- 依據下文,作者認為文學語言之美主要在於:任何人的語言都是這樣,每句話都是警句,那是會叫人受不了的。語言不是一句一句寫出來的,「加」在一起的。語言不能像蓋房子一樣,一塊磚一塊磚,壘起來,那樣就會成
- 小說敘寫人物,常以「臉部表情的描摹」來加強表現效果。下列文句,何者沒有使用這樣的敘寫方式?(A) 鳳姐偏揀了一碗鴿子蛋放在劉姥姥桌上。賈母這邊說聲「請」,劉姥姥便站起身來,高聲說道:「老劉!老劉
- 閱讀下文,推斷何者最接近作者的想法?你的書齋也許華貴,而我的則簡樸,但我不愛你的華貴而愛我的簡樸。它因為是在天底下,光線富足;因為在山腰,居高臨下,前邊的山川、田園、村莊、雲煙、竹樹、人物,盡
- 荀子〈大略〉:「有法者以法行,無法者以類舉。以其本知其末,以其左知其右,凡百事異理而相守也。」上文的要旨為:(A) 知本執要,舉一反三 (B) 法之有無,存乎一心(C) 瞻顧左右,務求周全 (D
- 閱讀下文,作者認為今日作文的毛病,主要在於:曹學佺〈錢伯庸文序〉:「今之作文者,如人相見,作揖曲躬之際,闊別致謝,寒溫都盡。及其執茶對坐,別無可說,不過再理前詞,往往重複。又如俗人唱曲,以一句為
- 曾鞏〈墨池記〉:「臨池學書,池水盡黑,此為其故跡,豈信然邪?」句中的「信」的意義,與下列何者最接近?(A) 選賢與能,講「信」修睦(B) 郭公夏五,疑「信」相參,則徵文難(C) 仁者播其惠,「信
- 依據下文,何者不是作者反對學習夷人的理由?天下之大,不患無才。如以天文、算學必須講習,博採旁求,必有精其術者,何必夷人,何必師事夷人?且夷人,吾仇也。倘延夷人為師,禍患無窮,甚至亡國滅種。(《籌
- 閱讀下文,對文章寓意的闡釋,何者最為妥適?三蝨相與訟,一蝨過之,曰:「訟者奚說?」三蝨曰:「爭肥饒之地。」一蝨曰:「若亦不患臘之至而茅之燥耳,若又奚患?」於是乃相與聚嘬其母而食之。彘臞,人乃弗殺
- 閱讀下文,推斷何者最符合文中「我們不想吃虧」的想法?店前柱子有一張簡單的「告示」,每個人限買包子五個,饅頭二個,限二十三人排隊。再寫明出爐時間,從下午一點半到六點半,共九梯次。還有半小時才有新包
- 下列文句,何者屬於妻子心繫丈夫,情深無悔的感情?(A) 踏花歸去馬蹄疾,一朝看盡長安花(B) 其雨其雨,杲杲出日,願言思伯,甘心首疾(C) 聞君有他心,拉雜摧燒之。摧燒之,當風揚其灰(D) 兔
- 閱讀下文,可以用哪一個詞語來形容鳳凰樹的性格?鳳凰樹懂得在豔陽下搶一季風光,用火紅的花朵燃燒六月;木麻黃呢,你得在見到那杏仁大小的籽實之後,才會不經心的想去了解一下究竟開不開花?……杏仁大小的
- 閱讀下文,依據文意選出正確的選項:《徐霞客遊記》:「西崖之半,層樓高懸,曲榭斜倚,望之如蜃吐重台者,懸空寺也。五台北壑亦有懸空寺,擬此未能具體。仰之神飛,鼓勇獨登。入則樓閣高下,檻路屈曲。崖既
- 閱讀下文,哪一個選項與文中所呈現的山中景色最相近?問余何事棲碧山,笑而不答,山已經代我回答了,其實山並未回答,是鳥代答了,是蟲,松風代山答了,山是禪機深藏的高僧,輕易不開口的。(余光中〈沙田山
- 以下詞語何者與「撫弦登陴」的結構相同,都是「動詞+名詞+動詞+名詞」的組合?甲、天搖地動 乙、橫槊賦詩 丙、神清氣爽 丁、引觴滿酌(A) 甲丙 (B) 甲乙 (C) 乙丁 (D) 丙丁 ˉ
- 下列「」中的文句,何者屬於反面提出問題,答案不言而喻的反問修辭?(A) 吾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B) 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肆欲西封(C)「然則何為而可」,曰:縱而
- 下列是一段中間拆散的散文,請依文意選出排列順序最恰當的選項:引經據典並不容易,甲、顯得腹笥寒酸乙、而且引文要來得自然,安得妥貼丙、不但要避免出處太過俗濫丁、與本文相得益彰正是學者散文的所長。(
- 下列是一段中間拆散的散文,請依文意選出排列順序最恰當的選項:傳說是一種真實的夢,甲、說它是「夢」則因為它會變乙、隨著時間、地點、族群丙、說它「真實」丁、是因為代代相傳,烙印每一代人的記憶之中而
- 下列文句「」中的詞語,其借代事物意義的闡釋,何者正確?(A) 雕闌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時間(B) 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禮服(C) 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