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測國文
- 依據下文,下列何者符合作者的想法?宇宙從何而來?它為什麼、並如何開始?它有末日嗎?這些是大家都感興趣的問題,卻只有極少數的專家能掌握解釋這些問題所需的數學。不過,關於宇宙起源的基本概念,其實可以
- 依據下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市之鬻鞭者,人問之,其賈宜五十,必曰五萬。復之以五十,則伏而笑;以五百,則小怒;五千,則大怒;必以五萬而後可。有富者子,適市買鞭,出五萬,持以誇余。(柳宗元〈鞭賈〉
- 下列甲、乙兩朵文字雲由兩本經典製成,書中使用次數越多的字,字體越大,則這兩本經典依序應是:(A) 論語/左傳(B) 論語/荀子(C) 孟子/左傳(D) 孟子/荀子
- 某款手機遊戲的寵物會為主人寄回旅行途中的景點明信片。下圖是牠途經臺灣文學名人堂所寄回的明信片,請推斷甲、乙依序是哪兩位作家?(A) 賴和/陳列(B) 賴和/廖鴻基(C) 鍾理和/陳列(D) 鍾
- ▲閱讀下表,回答第 13–14 題【題組】下列推論,何者最符合上表的訊息?(A) 甲型人物嚴守「惟仁惟孝,義勇奉公,以發揚種性」的信念(B) 乙型人物常給人「為機變之巧者,無所用恥焉」的印象(
- 【題組】某位老師從《西遊記》找出「孫悟空、沙僧」做為「概略形象上最接近甲、乙兩型」的一組人物,並提供下列①、②、③、④引導同學深入探究。依據選項表上端的提問,哪個選項是最恰當的研判?① 孫悟空
- ▲閱讀下文,回答第 15–16 題
- 【題組】下列關於甲、乙詩句的解釋,何者最符合詩意?(A) 甲詩「多是寒了的,與暑了的追迫」意謂回憶冰消瓦解(B) 乙詩「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暗指旅人清晨趕路(C) 甲詩的「葉籜」和乙詩的「
- ▲閱讀下文,回答第 17–18 題 甲、太祖皇帝一日閱遠方驛夫,見一小兒在其中,問之,兒對曰:「臣父當此役,近日死,臣代役耳。」上曰:「你幾歲?」兒對曰:「七歲。」上曰:「能作對麼?」兒對曰:「能。」
- 【題組】依據上文,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 甲文小兒與乙文監生在應答時,均不知太祖的真實身分(B) 甲、乙二文的太祖,均因欣賞能對出佳聯者而施予恩典(C) 乙文的對聯巧妙運用合字(千+里=重,
- ▲閱讀下文,回答第 19–20 題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誨二人弈,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為聽;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為是其智弗若與?曰:非然也。
- 【題組】「惟弈秋之為聽」意謂「惟聽弈秋」,但書寫時將「弈秋」移到動詞「聽」的前面。下列畫底線的文句,何者也有相同的表意方式?(A) 百年老屋,塵泥滲漉,雨澤下注(B) 近世寇萊公豪侈冠一時,然
- ▲閱讀下文,回答第 21–23 題一月底,跟隨無線電訊號來到溪邊的山腰,大約傍晚 6 點,濃密枝叢中傳來的「嗚呼……」透露令人驚喜的秘密 —— 原來,我們追蹤的母黃魚鴞是有夫之婦!在人們準備迎接農曆新
- 【題組】若依上文與右圖,敘寫__________ 內的文字,何者最為貼切?(A) 夜晚活動,日出後以頻繁的鳴唱準備進入夢鄉(B) 夜晚安眠,日出時以頻繁的鳴唱揭開活動序幕(C) 白天活動,半夜
- 【題組】生態寫作中,作者有時會「運用想像,將個人的情感投射於動物身上,讓動物也彷彿對自然環境有所關懷」。在上文中,何者最符合這樣的表現手法?(A) 黃魚鴞在每年春節施放沖天炮為生態祈福(B)
- ▲閱讀下文,回答第 24–26 題荷蘭第一大企業飛利浦集團在 2011年推出「Pay per Lux」的創新服務,不賣燈泡而賣照明時數。荷蘭最大的史基浦機場和飛利浦簽了一份 15 年的合約,機場裡 3
- 【題組】依據上文,何者符合「搖籃到搖籃」的核心理念?(A) 家庭所需的智慧科技 (B) 物慾最低的生活開銷(C) 零廢棄物的產業模式 (D) 無垃圾桶的街道景觀
- 【題組】下列文句,何者顯現古人對資源循環利用的重視?(A) 善畜養者,必有愛重之心;有愛重之心,必無慢易之意(B) 為農者,必儲糞朽以糞之,則地力常新壯,而收穫不減(C) 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
- ▲閱讀下文,回答第 27–29 題我已記不起,從哪天開始才明白,書其實永遠買不完,也讀不完。也忘了又是從哪一朝一夕起,不單單渾不思改弦更轍,反而從之前的「漸悟」翻然「頓悟」:事已如此,何妨繼續任著性子
- 【題組】依據上文,何者符合作者對收藏書籍的看法?(A) 屬於生活舒適優渥者的享樂 (B) 如把玩骨董古玩般偏重實體(C) 能熟悉版本裝幀已算是入門 (D) 了解背景掌故堪稱登堂入室
- 【題組】依據上文,何者是由第二樂章轉至第三樂章的關鍵?(A) 接觸古籍,典藏珍本 (B) 深讀其書,想其為人(C) 遍覽藏書,不分古今 (D) 讀書積學,嘗試著述
- ▲閱讀下文,回答第 30–32 題兗州張氏期余看菊,去城五里,余至其園,盡其所為園者而折旋之,又盡其所不盡為園者而周旋之,絕不見一菊,異之。移時,主人導至一蒼莽空地,有葦廠三間,肅余入,遍觀之,不敢以
- 【題組】依據上文,作者至張府賞菊時初覺「異之」,主要是因為:(A) 吾廬籬下菊,秋來未著花 (B) 東籬有佳菊,恨無知音賞(C) 遍尋不知蹤,覓時何處覓 (D) 行到水窮處,但聞人語響
- 【題組】上文與下面方框袁宏道〈晚遊六橋待月記〉都敘寫了「花海」。關於兩文畫底線處的解讀,何者錯誤? (A) 張文:描述菊花的形貌色彩(B) 袁文:呈現遊人的綺麗風情(C) 張文:展示近距觀賞的
- ▲閱讀下文,回答第 33–35 題【題組】依據甲圖、乙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 宓子賤因治理單父頗有窒礙,遂向陽晝請益(B) 宓子賤得陽晝建議,先往陽橋學習釣魚之道(C) 巫馬期樂於以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