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測國文
- ( )《紅樓夢》中為慶賀寶釵十五歲生日,寶釵點了一齣戲,戲文如下:「漫搵英雄淚,相離處士家,謝慈悲剃度在蓮臺下,沒緣法轉眼分離乍,赤條條來去無牽掛,那裡討煙簑雨笠捲單行?一任俺芒鞋破缽隨緣化。」
- ( )古人有言:「少不讀□□,老不讀□□;男不讀□□,女不讀□□」,缺空中的文學名著,依序應是: (A)《水滸》/《三國》/《紅樓》/《西廂》 (B)《西廂》/《水滸》/《三國》/《紅樓》 (C
- ( )張潮《幽夢影》云:「古今至文,皆血淚所成,□□□是一部怒書,□□□是一部悟書,□□□是一部哀書。」文中□□□處,依序指: (A)《水滸傳》/《西遊記》/《金瓶梅》 (B)《金瓶梅》/《水滸
- ( )「項王、項伯東嚮坐,亞父南嚮坐,……亞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嚮坐,張良西嚮侍」,就文中所述座位的排列,顯現出每人地位序次高低,依序應是: (A)項王/項伯/亞父/沛公/張良 (B)項王/亞父
- ( )〈礦村行〉中「她們靦覥的臉容使我不敢向她們請教我心中的任何猜疑。一個老人坐在牆下的板凳上抽菸,冷漠地看看我,然後又急速低頭去撫搓瘦垂的小腿肉」。這段文字顯露出礦村裡何種生活步調? (A)遠
- ( )〈礦村行〉:「這礦村已經很老邁了,而且看似不可能會再有什麼起色。」一句,旨在說明什麼? (A)礦村是古老的小鎮,適合來尋幽訪勝 (B)沿路都是病懨懨的老人,毫無生氣 (C)寫礦村衰敗、陰溼
- ( )關於瘂弦〈上校〉一詩,下列說明何者錯誤? (A)「那純粹是另一種玫瑰/自火焰中誕生」敘述戰爭中曾發生強烈而永恆的愛情 (B)「他曾聽到過歷史和笑」獨立成段,藉此凸顯歷史功業的虛無以及人世的
- ( )〈蘭亭集序〉中,何句表達出作者對生命的感嘆? (A)夫人之相與,俛仰一世 (B)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將至 (C)脩短隨化,終期於盡 (D)所以興懷,其致一也
- ( )〈蘭亭集序〉:「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此句所要表達的意思是什麼? (A)酣觴賦詩,自得其樂的閒情逸致古今相同 (B)放浪形骸,縱情聲色,都將被後世所譏 (C)汲汲名利,為塵務所勞役,
- ( )〈蘭亭集序〉中的「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意謂如何? (A)古人所感興趣的事,就是製作書契 (B)古人令我心神嚮往,欲效法之 (C)古人與我同樣有惜時傷逝之情 (D)古人與我心靈相通
- ( )〈與陳伯之書〉:「暮春三月,江南草長,雜花生樹,群鶯亂飛。」丘遲在此描寫江南春景的用意為何? (A)書信往來常以季節氣候作為結尾問候語 (B)懷念過往與陳伯之郊外踏青的美好時光 (C)引
- ( )〈與陳伯之書〉:「今功臣名將,雁行有序。佩紫懷黃,讚帷幄之謀;乘軺建節,奉疆埸之任,並刑馬作誓,傳之子孫。」丘遲言外之意應為何? (A)反襯陳伯之變節之不智 (B)指出明哲保身的道理 (
- ( )〈與微之書〉中「餘習所牽,便成三韻」是什麼意思? (A)被作詩的習慣牽引,於是寫了三首詩 (B)剩餘時間,便寫了三首押韻詩 (C)利用剩餘的時間,完成了三首詩 (D)被作詩的嗜好牽引,便
- ( )〈與微之書〉中「進不得相合,退不能相忘」二句是什麼意思? (A)不能前去和好友相見,又無法忘懷彼此的情誼 (B)有經世濟民的大志,卻與君王不合,只得將抱負藏於心中 (C)即使和同儕相處不
- ( )〈與微之書〉中「以膠漆之心,置於胡、越之身」表達的是以下哪種心境? (A)有契合緊密的情誼,卻身隔兩地 (B)想要發揮長才,輔佐君主,卻被貶邊地 (C)一心嚮往胡、越之地,想要親臨一遊
- ( )下列有關於東、西、南、北等方位的敘述,何者錯誤? (A)軍帳中以向東為尊,故鴻門宴中,項羽「東嚮坐」 (B)西席、西賓則為家庭教師之稱謂 (C)南面,借代為帝王之位 (D)北堂則為父親的代
- ( )關於人物形象的敘述,下列何者有誤? (A)「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姬虞姬奈若何」──項羽 (B)「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漢武帝
- ( )(甲)長揖;(乙)再拜;(丙)拜;(丁)揖;(戊)稽首;(己)頓首。請依最簡單至最敬禮的正確順序,排列上述禮節: (A)(丁)(丙)(甲)(乙)(戊)(己) (B)(丁)(甲)(丙)(乙)
- ( )〈與微之書〉中「瞥然塵念,此際蹔生」是什麼意思? (A)此刻忽然興起短暫的俗念 (B)暫時撇開此時雜念 (C)避世之念頓然而興 (D)所有雜念全然興起
- ( )「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然後知□。」□中應填入的是: (A)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B)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C)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 (D)有不虞之譽,
- ( )「恥之於人大矣!為機變之巧者,無所用恥焉。不恥不若人,何若人有?」意謂: (A)懂得通權達變之人,就不會無恥 (B)恥對於一個人是很重要的,因此要有患位之不尊,不患德之不崇的榮譽感 (C
- ( )孟子認為「獨孤臣孽子會通達」的原因是: (A)耳目之官,不思而蔽於物;物交物,則引之而已矣 (B)困心衡慮,曾益其所不能的磨練 (C)放其良心者,亦猶斧斤之於木也 (D)所求於人者重,而
- ( )下列關於〈蘭亭集序〉的敘述,何者正確? (A)題目中的「序」是文體名,從內容可知本篇屬於「贈序」 (B)結構上先敘事寫景,後抒情發議,而以敘事寫景為全文主軸 (C)只在抒發對生命的感懷,
- ( )〈蘭亭集序〉:「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表現了「遊目騁懷」、「極視聽之娛」的生之快樂。下列文句,何者表現的心境與此相似? (A)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
- ( )下列寫景文句中,何者不帶有作者情感主觀的投射? (A)只有牆前的一些花草還在歪斜的矮木柵後堅持著綠意生機 (B)卻也有站務人員在隔壁辦公室偶爾的對話聲,巷子某處大人催叫孩童的呼喚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