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測國文
- ( ) 「樹木找不到泥土/泥土找不到岩石/岩石流浪海洋/海洋流浪山巔/找不到故鄉的都沒有哭/找不到家的人類/卻放聲哭了」(瓦歷斯.諾幹〈風颱五帖〉)。這首詩描寫的應是: (A)土石流 (B)大地
- ( )下列語詞中,何者為「疊韻詞」? (A)崎嶇 (B)清泉 (C)青荇 (D)吩咐 (E)斑斕
- ( )關於孔子的生平,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戰國時代魯國人 (B)青年時期就以好學知禮見重於國人 (C)曾出任魯國司空、司寇等職,頗有治績 (D)孔子曾說過「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D)因齊
- ( )下列各選項,何者屬於「譬喻」格? (A)夏蟲也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橋 (B)火光照著我們因興奮而發紅的臉 (C)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陽中的新娘 (D)遠離臺北嘈雜的市聲,心胸中突然空靈起
- ( )請選出下列「」中注音兩兩相同者: (A)枯「槁」而死/一支長「篙」 (B)軟泥上的青「荇」/「行」有餘力 (C)漫「溯」而上/「塑」膠 (D)星輝斑「斕」/天真「爛」漫 (E)「榆」樹清蔭
- ( )古人以地支記時,請問「午、未、申」三時包括那一段時間?(A)上午10點(B)上午11點(C)中午12點(D)下午1點(E)下午6點
- 關於史前時代臺灣的敘述,何者較為適當? (A)臺灣的舊石器時代文化與新石器時代文化,都是從東亞大陸經由相連的陸路傳進來的 (B)冰河時期東亞大陸雖然與臺灣相連,但當時大陸並無人類活動,臺灣也不可能
- 一群高中生在討論國際競逐時期,荷蘭對臺灣的統治政策。下列哪位同學的說法正確? (A)明華:「荷蘭是臺灣歷史上第一個出現的政權,它採用西方的民主習慣,成立臺灣議會。」 (B)俊廷:「荷蘭用鎮壓、安撫
- 他是霧峰林家的後代,長期投身臺灣民族運動,以溫和、理性的方式,追求臺灣議會的設置,並推動臺灣文化教育。請問:他是誰? (A)林獻堂 (B)林朝棟 (C)蔣渭水 (D)林幼春
- 魏晉南北朝時代世族政治盛行,有關孫權外仗「顧、陸、朱、張姓」等大族,尤其是陸氏一門出二相、五侯、將軍十餘人最為顯赫。請問:此四姓在當時稱為何? (A)僑姓 (B)吳姓 (C)國姓 (D)郡姓
- 史書記載:「餘民間子弟,上路三十人,下路二十五人。願充生徒者,與免一身雜役。」請問:在中國歷史上首次專門設立儒戶階層,來保護漢族知識分子的是哪一個朝代? (A)清朝 (B)宋朝 (C)元朝 (D)
- 《羅摩衍那》具有古代長篇敘事史詩中必不可少的四種因素:政治(宮廷鬥爭或其他矛盾)、愛情(生離死別)、戰鬥(人人之間、人神之間、人魔之間)和風景(自然景色和山川、城堡、宮殿),而且描繪手法都達到了相
- 蘇格拉底重視倫理價值,是個智辯士,其哲學的中心思想為何? (A)富實證精神,主張用觀察和歸納以探索宇宙的組成 (B)探索人的問題,要人們檢視真偽、善惡、美醜等課題,建立正確的人生觀 (C)關心人
- 「愛國女子團」是某個時期臺灣常見的地方組織,其活動包括:「辦有關皇后生日、陸海軍節等慶典、清掃神社,慰問戰爭的遺族及傷殘軍人,參加愛國婦人會活動等。」根據歷史知識判斷,這個組織活躍的時間應在何時
- 凡到過希臘的人,莫不敬佩他們對保存古蹟所作的努力,而建在雅典舊市區山丘上的衛城,尤其令人印象深刻。請問:當時衛城的主要功用為何? (A)宗教用途,他們特地為神廟建城,當作祭祀的特區 (B)主要是
- 羅馬帝國在最後五十年當中有三十個皇帝,這三十個當中竟有二十九個死於非命,帝位爭奪之激烈可見一斑。其主因為何? (A)從屋大維打破推選的慣例後,後續者爭相傚尤 (B)皇帝大多是靠政變出身的軍人,情
- 一塊碑文寫道:「勘定朴仔籬處,南北計長二百八十五丈五尺,共堆土牛一十九個,每土牛長二丈,底闊一丈,高八尺,頂寬六尺;每溝長一十五丈,闊一丈二尺,深六尺。永禁民人逾越私墾。」請問:這塊石碑最有可能
- 一位學者自述:因為愛看地方戲曲,才對民間傳說有大概的領略;又因為社會上流行思想革命,我才大膽提出打破傳統學說的見解;也因為徵集歌謠的緣故,而注意到許多風俗材料。這位學者最可能受到下列何種風氣的影
- 民國三年創刊的《星期六》,內容刊載長短篇小說十多篇,每週出刊。請問:下列哪一個文章派別與其有關? (A)專寫才子佳人之間的愛情故事,「鴛鴦蝴蝶派」由此而出 (B)介紹當時上海新電影的上映 (C)
- 史學家曾寫道:「有了全國統一的戶籍,也有全國人民身分平等的齊民。編戶和齊民互為因果,互相激盪,在歷史上同時出現,實質內涵亦結合為一。」請問:中國至何時才算真正進入編戶齊民時代? (A)西周 (B
- 「關東老農陳生,受田百畝,躬耕而食,家道殷實,所育三子均已成年,長子伯文忠厚樸實,勤於農事;次子仲武身心武健,徵為府兵;三子叔斌聰明俊秀,得意貢舉。」由文中內容反映的時代背景推測,陳生應處於什麼
- 假設你遇見一位修行者,他告訴你:「生命萬物都是平等的,只要能拋開欲望,領悟正道,就能超脫輪迴,進入沒有生死,也沒有痛苦的境界。」請問:這位信徒所信仰的宗教為何? (A)佛教 (B)猶太教 (C)
- 中國歷史上有一種賦稅制度,農民繳納的賦稅與他的田產沒有必然關連,而是一定的數額。起初,農民可以藉由分到田地而繳稅,但是後來已分不到田,或分的田不均,但是仍然要繳同樣的稅,這樣一來,國家的制度就很
- 某資料如下:「江南上層士大夫之才幹者被拔擢為令僕以下,尚書郎、中書舍人以上之高級官員。而其餘尚文學之士人,大多荒誕浮華,不涉實務,自以為清高。」請問:此文描述的是歷史上何時期? (A)東漢的累世
- 有關明代「朝貢貿易」的說法,何者正確? (A)將政治上的「朝貢」,與經濟上的「互市」結合為一 (B)擴展海上貿易,將貿易國家的範圍擴大 (C)鄭和下西洋的重要成就便是發揚朝貢貿易,對於擴展海上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