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甄歷史專業
- 因20 世紀的那一事件,影響日裔美籍學者福山出版《歷史之終結與最後一人」》一書,認為自由主義今後再也找不到對手,且也成為西方的普世價值。該事件為:(A)經濟大恐慌 (2)(B)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C)
- 1989 年,紐約時報評論台灣改革開放的政治新局說:「台灣終於告別封閉式的政治制度,向濕潤的森林開了一扇門。」請問:上述所謂「封閉式的政治制度」是指什麼?(A)一黨獨大 (2)(B)以黨領政 (3)(
- 當你憑弔基隆「海門天險」時,可見證那一次戰役?(A)鴉片戰爭 (2)(B)英法聯軍之役 (3)(C)中法戰爭 (4)(D)甲午戰爭
- 法國大革命風暴橫掃歐陸時,英國也正在進行一場威力無比的寧靜革命。請問:此時英國的寧靜革命是指什麼?(A)君主立憲、兩黨政治 (2)(B)光榮革命、權利法案(C)光榮革命、議會政治 (4)(D)產業革命
- 有學者指出:「雅爾達等於另一個慕尼黑。」我們應如何理解這句話的內涵?(A)(1)會議過程都是以美國的態度馬首是瞻(B)(2)兩次會議都規劃了兩次大戰後的局勢(C)(3)兩次協定都對侵略者的擴張進行綏靖
- 一位天文學家發現了宇宙的奧秘,於是發表了新的天體運行論,企圖將自然科學從宗教神權中解放出來,但卻遭到教會領袖的嚴厲批判:「真是荒謬,竟然把太陽停止下來,而讓地球轉動。」請問:這位天文學家是何人?(A)
- 「有一草原民族既幫助唐朝平亂,卻又乘機進行掠奪,後又與另一外族侵犯邊疆,肆意勒索,後並與唐王室和親,以維持和好。」此一外族為:(A)突厥 (2)(B)吐蕃 (3)(C)回紇 (4)(D)大食
- 有一首詠史詩:「憶昔陳橋兵變日,欺他寡婦與孤兒。誰知三百餘年後,寡婦孤兒又被欺。」請問:詩中前後兩個欺負孤兒寡婦的人是誰?(A)楊堅、李淵 (2)(B)李淵、朱溫(C)朱全忠、趙匡胤 (4)(D)趙匡
- 1620 年代,曾經佔領台灣的列強有:(A)西班牙、葡萄牙 (2)(B)荷蘭、西班牙 (3)(C)英國、荷蘭 (4)(D)葡萄牙、荷蘭
- 強調統治台灣的基礎,建立在「生物學原理」的日本人為:(A)兒玉源太郎大將 (2)(B)田健治郎 (3)(C)後藤新平 (4)(D)乃木希典大將
- 工業革命之所以發生在英國,因素之一有:(A)電子業特別發達 (2)(B)稀有金屬的蘊藏量豐富(C)獨占摩鹿加群島的香料市場 (4)(D)佔有廣大的海外殖民地
- 學者提出歷史解釋說:「西魏宇文泰推動關中文化本位政策,除府兵制外,還要建立一種能和東魏、蕭梁區別的關中本位文化政策,以維繫人心。」請問宇文泰的關中本位文化政策是指什麼?(A)(1)恢復北魏孝文帝的漢化
- 史載:「皇帝下令在京師雍門外,仿天竺祇園精舍,為兩位東來的西域高僧新建住所,並供養馱載佛經的白馬,該住所即白馬寺,為中國最早的佛寺。」請問:上述的皇帝與京師所指為何?(A)漢武帝、長安 (B)漢明帝、
- 1970 年代,戰後新生代知識份子和青年企業家組成的筆陣,主要是透過哪一種刊物來呼籲改革,而形成「革新保台」的論政路線?(A)自由中國 (B)文星雜誌 (C)大學雜誌 (D)美麗島新生活
- 趙孟頫詠史詩:「南渡君臣輕社稷,中原父老望旌旗,英雄已死嗟何及,天下中分遂不支。」請問:詩中的南渡君臣和已死英雄各指何人?(A)晉元帝、王導、桓溫 (B)晉孝武帝、王敦、祖逖(C)唐肅宗、李林甫、張巡
- 五四時期,一些保守分子呼應北京政府,對新文化運動橫加干涉。他們斥責新文化、新思想是洪水猛獸、是異端邪說,下列何人即是典型的保守分子?(1)康有為 (2)顧頡剛 (3)辜鴻銘 (4)劉師培(A)(1)(
- 一位中共政治人物宣示:「我們的現代化建設,必須從中國的實際出發,無論是革命還是建設,都要注意學習和借鏡外國經驗。但是,照抄照搬別國經驗、別國模式,從來不能得到成功。……走自己的道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
- 橫行歐洲,攻至羅馬,造成「黃禍」的阿提拉(Attila),其祖先主要來自東方的那一族群?(A)匈奴 (2)(B)鮮卑 (3)(C)突厥 (4)(D)東胡
- 對日抗戰期間,何人於南京成立新政權,與日人合作?(A)殷汝耕 (2)(B)汪精衛 (3)(C)段祺瑞 (4)(D)吳佩孚
- 費正清曾評論中國某一朝代說:「一方面中國人在科技發明、物質生產、政治哲學、士人文化等方面領先世界;另方面,此時來自北方的外族侵略者,卻逐漸在軍事和政治上控制了中國。」請問費正清評論的是哪一時代?(A)
- 我們的鄰國菲律賓,曾經為那些列強的殖民地、佔領地?(A)葡萄牙、西班牙、美國 (2)(B)西班牙、美國、日本(C)英國、美國、日本 (4)(D)(葡萄牙、美國、日本
- 台灣傳統社會中有許多著名的歌謠,如(思想起)、(牛犁歌)、(台東調)等,是由哪一族群的歌調演變而來?(A)荷蘭人 (2)(B)閩南人 (3)(C)客家人 (4)(D)平埔族
- 文壇名士王士禎曾為某書題詩云:「姑妄言之姑聽之,豆棚瓜架雨如絲。料應厭作人間語,愛聽秋墳鬼唱詩。」請問:就詩中情境推測,「某書」應是下列哪一本?(A)羅貫中《三國演義》 (2)(B)吳承恩《西遊記》(
- 宋代的江浙一帶是魚米之鄉,故有「蘇常熟,天下足」之諺。但是到了十八世紀,江浙地區所產稻米已不能自給自足,需要從兩湖地方輸入米糧。請問:造成江浙地區糧食不足的主要原因為何?(A)商品經濟發達,原有耕地大
- She had injured her back severely and any movement was causing her ____e e____ p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