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甄歷史專業
- 奠定近代中國疆域規模的朝代和人物是:(A) 元朝的世祖、成宗、武宗。 (B) 明朝的太祖、惠帝、成祖。 (C) 清朝的聖祖、世宗、高宗。 (D) 民國的孫中山、袁世凱、黎元洪。
- 民主是近代政治的主流,英國的政治制度對近代民主尤有重要貢獻與影響。但下列何者並不包含在內?(A) 簽訂大憲章,確立議會制度,限制君權。 (B) 首創三權分立,實施總統制,解放黑奴。 (C) 簽
- 現代的星期制度最早是由哪一個古老的文明所創發而沿用至今?(A) 西亞 (B) 中國 (C) 波斯 (D) 印度
- 約距今3500年前,在印度河流域建立「婆羅門文化」,相信輪迴,實施「種姓制度」的民族是:(A) 印度的土著達羅毗圖人 (B) 隨亞歷山大東征的馬其頓人 (C) 由西北入侵的阿利安人 (D) 由
- 有關西歐中古社會的描述,下列何者為非?(A) 知識分子開始接觸並認識伊斯蘭東方文化,逐漸形成新的世界觀。 (B) 封建制度盛行,社會階級嚴明,在經濟上實施自給自足的莊園制度。 (C) 十字軍東
- 下列何者係對八世紀中葉阿拉伯半島居民的描述?(A) 積極向西擴張,覆滅了東羅馬帝國。 (B) 建立鄂圖曼帝國,稱雄西亞,阻斷了陸路交通,迫使歐人開始探尋海路。 (C) 建立了大食帝國以及由印度
- 十三世紀歐洲人所說的「黃禍」是指:(A) 北匈奴西遷 (B) 蒙古西征 (C) 唐朝軍隊參與怛羅斯之役 (D) 鄭和下西洋
- 有關十六世紀歐洲宗教改革的原因,下列何者為非 ?(A) 東羅馬帝國政教合一的制度與東正教教會的腐化。 (B) 文藝復興運動所提倡的人文主義和俗世思想,衝擊了教會的威信。 (C) 各國君主不滿人
- 十九世紀後期,歐洲列強在亞、非等地肆無忌憚的殖民競爭,是導因於工業革命與何種思想的結合?(A) 孤立主義 (B) 帝國主義 (C) 民族主義 (D) 社會主義
- 「重男輕女」的觀念自古有之,而且中西皆然,就連老牌的民主先進英國也不例外。其婦女地位長期受到壓抑,直到何時才享有參政權?理由何在?(A) 西元1832年;因英國通過改革法案後,擴大選舉權。 (
- 備受西方列強侵略的亞洲國家,在歐戰期間迄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之前,各有重要的發展與變化。下列何者不是對當時狀況的描述?(A) 印度發起不合作運動,爭取到地方自治,但中央仍受英國節制。 (B)
- 葉小玉最近在看一本傳記。書中的主角正是將族名改為「滿洲」,將國號改為「清」的歷史人物。請問這本書是為誰作傳?(A) 努爾哈赤 (B) 皇太極 (C) 多爾袞 (D) 玄曄
- 明鄭治台時期,曾與英國簽訂通商條約並獲得利益。此與一百多年後的清朝因拒絕英人通商要求而引發鴉片戰爭的反應,明顯不同。明鄭之所以對英國採取較開放的外交關係,有何歷史背景?(A) 為突破清廷的經濟
- 下列何者與台灣漢人的社會與文化無關 ?(A) 全臺首學 (B) 營盤田 (C) 新港文書 (D) 糖郊和布郊
- 西元1860年列強要求開放臺灣的通商口岸。其歷史意義,下列何者為是?(甲)它是中國被併入「現代世界體系」過程中的一環。(乙)台灣郊商的地位益形穩固。(丙)促使台灣的政治經濟中心由台南轉移到台北
- 基隆曾為台灣早期從事現代化建設的重要據點。下列史實何者為是?(A) 基隆是劉銘傳設立郵政總局的所在地。 (B) 列強要求臺灣開港通商後,清廷積極建設基隆成為現代化的港口。 (C) 西班牙人的統
- 有一首詩:「草榮識節和,木衰知風厲;雖無紀歷志,四時自成歲;怡然有餘樂,于何勞智慧。」請問詩中的意境是指哪一家學說的理想?(A) 老莊 (B) 孔孟 (C) 鄒衍 (D) 孟子
- 清教徒革命、美國獨立運動與法國大革命,三者發生的因素中,其共同點是:(A) 種族歧視 (B) 外人挑撥 (C) 財稅問題 (D) 宗教迫害
- 漢代儒學雖盛,但思想已漸流於雜碎,徒存形質而漸失精意,楊雄遂有漢儒已非「醇儒」之說。漢儒所以雜而不醇的原因是:(A) 經學淪為獵取功名的工具 (B) 儒學具有陰陽家化的色彩 (C) 儒術深受黃老
- 「狀元登第,雖將兵數千萬,恢復幽薊,逐強虜於窮漠,獻捷於太廟,其榮亦不可及也。」文中所述,是哪一個朝代的社會風氣?(A) 唐 (B) 宋 (C) 明 (D) 清
- 國際情勢瞬息萬變,沒有永久的朋友,也沒有永久的敵人。例如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曾相互宣戰的敵人,卻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成盟友的國家是:(A) 法國、義大利 (B) 德國、俄國 (C) 日本、德國 (D)
- 洛克主張的「天賦人權」學說,在下列文獻中最早加以採用的是:(A) 英國大憲章 (B) 英國權利法案 (C) 美國獨立宣言 (D) 法國人權宣言
- 某小說記載:「教堂中迴盪著悠揚的樂音,信眾們虔誠地歌頌上帝的奇異恩典。躲在角落裡的羅蜜歐,卻深鎖眉頭,盤算著如何向領主懇求借用重犁,以便栽種春麥,增加收穫,好來應付領主的需索無度和一家嗷嗷待哺的
- 「明末清初」和「清末民初」,是西洋文化大量輸入中國的兩個時期。就文化的傳播而言,兩者的共同特點是:(A) 均在船堅砲利下進行 (B) 均因中國禁教而中斷 (C) 均含豐富的科技知識 (D) 均單
- 隋唐時期中央實施三省六部制,其權力機構設置的主要目的是:(A) 分削相權,強化皇權 (B) 三省分工,相互牽制 (C) 集體議政,提高效率 (D) 削弱皇權,避免專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