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甄歷史專業
- 1有一旅行團在參觀完廣州南越王墓後,旅客甲說:「南越是趙佗所建,時間是在戰國早期。」旅客乙說:「南越是秦漢時代的南方邊患,始終未被征服。」旅客丙說:「從古墓的建築及遺物觀察,漢式風格相當的明顯。」旅客
- 0 ( ) 一位從事日治臺灣史研究的學生,發現有一位民政長官提出所謂「生物學原則」的統治方法,認為「同化殖民地人民既不可能也不可行」。這位官員是:(A) 樺山資紀 (B) 田健治郎 (C) 兒玉源
- 1( ) 1900年,孫中山先生在惠州起義失敗後,化名「吳仲」來臺與臺灣民政長官碰面,並在基隆港搭乘「橫濱丸」抵達日本。請問當時的民政長官是?(A) 曾根靜夫 (B) 兒玉源太郎 (C) 祝辰巳 (D
- 戰國七雄中地跨黃河流域與長江流域,整合了鄂爾多斯高原、關中平原、四川盆地等不同地理區域的國家是:(A) 趙 (B) 秦 (C) 楚 (D) 魏
- 下列敘述何者與漢代的對外關係無關?(A) 北伐匈奴,迫使北匈奴西遷,導致歐洲蠻族大遷徙與西羅馬帝國的滅亡。 (B) 商人攜帶絲綢等商品由長安出發,經河西走廊往西轉運中亞,甚至遠銷羅馬帝國。 (C
- 人類自十八世紀至今所製造的東西,遠較前此數十萬年間所製造者為多。其所以如此,是受何歷史事件影響所致?(A) 地理大發現 (B) 物價革命 (C) 宗教改革 (D) 工業革命
- 西元1929年10月美國股市崩盤,引發經濟危機,並蔓延至全世界。許多國家採何種措施加以因應,卻反而造成世界性的經濟大恐慌?(A) 關稅保護 (B) 自由貿易 (C) 關稅聯盟 (D) 鼓勵進出口
- 有關歷史事實和歷史解釋,下列何者為非?(A) 歷史事實是呈現客觀的事實本身。 (B) 歷史解釋只問詮釋史事而不問其是否為真。 (C) 史家稱歐洲歷史上科學革命的時代為「天才的世紀」,就是屬於歷史
- 民國初年知識界展開新文化運動,影響深遠。下列何者為其核心主張?(A) 會通中西文化 (B) 強調中體西用 (C) 鼓吹君主立憲 (D) 提倡全盤西化
- 陳老師預定在下學期的歷史課程中,增加一個討論科技史人物的單元。下列何者方為恰適的主題?(A) 商鞅與呂不韋 (B) 王充與張衡 (C) 亞歷山大與屋大維 (D) 但丁與薄伽丘
- 台灣的開發,其方向大致為由南而北、由西而東,並隨開發有成而陸續設立地方行政單位。按此,下列何者為最晚設立的行政區?(A) 噶碼蘭廳 (B) 淡水廳 (C) 彰化縣 (D) 諸羅縣
- 二十四年前某地舉辦「慶祝中華民國建國七十年暨建治七百年祭祖大典」。該地係指何縣市?所謂「建治七百年」的時代背景又為何?(A) 泉州市;宋代在此設市舶司,時為海貿重鎮。 (B) 台南市;明末清初
- 宋朝使用「交子」「會子」等紙幣,是出於何種現實的需要?(A) 活字版印刷術發達,便於發行紙幣。 (B) 遠距貿易興盛,紙幣便於攜帶交易。 (C) 「歲幣」外交使貨幣供需失調,必須用紙幣補充。
- 下列事件中,何者迫使清廷開放外人在通商口岸設立工廠,使外人可就近利用中國的原料、人工,製造大量廉價商品傾銷,對本國產業的生存和發展造成重大威脅?(A) 鴉片戰爭失敗簽訂南京條約。 (B) 英法
- 有關中國歷代的君權與相權,下列敘述何者為是?(A) 歷代君權愈趨專制,尤以明代廢除丞相制度後為甚。 (B) 六朝實施九品官人法時期,君權最為高漲。 (C) 唐代三省制造成相權彼此牽制,是歷代相
- 東南亞華僑眾多,在當地頗具經濟實力,其祖先多來自閩粵地區。下列歷史事件,何者首開閩粵人民前往東南亞移殖風氣之先?(A) 倭寇侵擾我國東南沿海地區。 (B) 鄭和七次下西洋。 (C) 哥倫布發現
- 十六、十七世紀之交西班牙統治菲律賓時期,馬尼拉已是台灣大量吸收漢人移民之前,海外最大的閩南人聚居地區了。何以當時漢人寧可前往更遙遠的馬尼拉發展,卻未在台灣久居?(A) 台灣原住民具有堅固的海防
- 歐洲歷史上曾興起一片慕華之風,不但中國的庭園建築、瓷器、漆器深受歡迎,連四書、五經和道德經都被翻譯成拉丁文,而受到當地學者重視。此與下列何者有關?(A) 十字軍東征 (B) 蒙古西征 (C)
- 比較六朝士大夫和明清士紳,下列何者為是?(A) 均可以「士大夫非天子所命」加以形容。 (B) 均為社會的領導階層,常負起文教、社福、賑濟等公益責任。 (C) 其社會地位皆憑藉家學與鄉黨支持而得
- 下列何者因將一千多種藥物,以十六綱、六十目的方式加以分類,而被十九世紀英國的生物學家達爾文推崇為「中國古代的百科全書」?(A) 孫思邈的《千金要方》 (B) 沈括的《夢溪筆談》 (C) 宋應星
- 中國歷史上將首都南遷到洛陽,並提倡胡漢通婚,無論姓氏、衣服、語言都「棄胡就漢」,積極推行漢化政策的少數民族及其政權是:(A) 鮮卑-北魏 (B) 沙陀-後晉 (C) 蒙古-元朝 (D) 滿洲-
- 下列何者不適合用來描述唐代的歷史特色?(A) 華夷一家 (B) 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 (C) 重文輕武,強幹弱枝。 (D)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 五代至兩宋期間,北方少數民族政權如遼、西夏、金、元等陸續崛興,其施政共同之處為:(A) 都曾模仿漢字創造本族的文字。 (B) 都以儒家經典為教化根本,並舉辦科舉考試。 (C) 都將人民分為不同
- 隋唐與明末清初的中西文化交流,有何共同之處?(A) 均允許外來宗教傳入。 (B) 均以商人和留學生為媒介。 (C) 均因士大夫的排斥而中斷。 (D) 西方文化皆由東南沿海地區傳入並逐漸向內地傳
- 下列何者不是 明清時代社會經濟發展的狀況?(A) 為紓解人口壓力,採取了移民墾荒和推廣新作物的措施。 (B) 明末以降,美洲白銀已逐漸成為主要的通行貨幣。 (C) 清代的經濟發展更甚於明代,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