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甄歷史專業
- 有關馬雅人及其文化,下列何者敘述有誤?(A) 是多神信仰的民族 (B) 數學是十進位法 (C) 馬雅文化涵蓋地區包括中美洲一帶 (D) 馬雅人曾建立螺狀天文臺
- 下列何者不是近代西方啟蒙運動的思想人物?(A) 培根(Bacon) (B) 洛克(Locke) (C) 孟德斯鳩(Montesquieu) (D) 伏爾泰(Voltaire)
- 「鼎湖當日棄人間,破敵收京下玉關;慟哭六軍俱縞素,衝冠一怒為紅顏。」關於此首〈圓圓曲〉之述,何者有誤?(A) 「鼎湖當日棄人間」是指崇禎皇帝之逝 (B) 「破敵收京下玉關」是指吳三桂引清兵入關打
- 下列何人是以世界第一部茶葉專著《茶經》而聞名於世者?(A) 神農氏 (B) 陸羽 (C) 李時珍 (D) 王禎
- 明代科舉制度有何重要改變?(A) 取消殿試 (B) 創設彌封之法 (C) 商人子弟可以應試 (D) 創立謄錄制度
- 工業革命之後歐洲國家為加速工業發展,首先著重哪一方面的基礎建設?(A) 輪船製造 (B) 飛機製造 (C) 鐵路修築 (D) 運河開鑿
- 「地球村」概念之提出,與下列何種事業之發展有關?(A) 資訊事務 (B) 教育事業 (C) 貿易事業 (D) 旅遊事業
- 「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此語體現著哪一位史家之歷史哲學思想?(A) 章學誠 (B) 鄭樵 (C) 杜佑 (D) 司馬遷
- 梁啟超認為科舉雖是「先民千年前之大發明」,但卻是「所試之科不足致用」。下列何者是其所謂的「不足致用」科目?(A) 算學 (B) 四書五經 (C) 醫學 (D) 刑律
- 下列史事之敘述,何者錯誤?(A) 西羅馬帝國亡於西元476年 (B) 中古歐洲社會主要以工商業貿易為主 (C) 西羅馬帝國滅亡後羅馬教會出面維持社會秩序 (D) 中古歐洲社會貴族或騎士以打仗為
- 關於臺南縣之鄉土地名,何者敘述正確?(A) 大目降是指今新營 (B) 海墘營是指今左鎮 (C) 店仔口是指今鹽水 (D) 哆囉嘓(哆咯嘓、倒洛嘓)是指今東山
- 下列史事之敘述,何者錯誤(A) 八田與一被譽為嘉南大圳之父 (B) 西來庵事件發生於1915年(大正4年) (C) 臺灣建省首任巡撫是沈葆楨 (D) 清初因移墾政策導致臺灣社會男女人口比例失衡
- 下列哪一族於 2007年1月17日,爭取正名成功,正式成為臺灣原住民族群中的第13個族群?(A) 西拉雅族(Siraya) (B) 太魯閣族(Taroko、Truku) (C) 撒奇萊雅族(S
- 下列哪一敘述有誤?(A) 大埔鄉位於嘉義縣,中埔鄉也位於嘉義縣 (B) 鹽埔鄉位於彰化縣,埔鹽鄉位於屏東縣 (C) 八堡圳原名施厝圳,因引水灌溉彰化縣八堡農田而得名 (D) 臺灣民謠〈關子嶺之
- 臺南縣目前共轄有幾個鄉鎮市?(A) 28個 (B) 29個 (C) 30個 (D) 31個
- 明成祖朱棣由於種種因素派遣鄭和出海宣揚國威,亦熱絡了國際貿易市場,此後雖一度實施海禁,中國已是世界貿易的要角,以下敘述何者錯誤?(A) 鄭和船隊為當時世界最大,航線遠達非洲,甚至有可能比哥倫布
- 講究「理性」的阿波羅哥哥,在20世紀遭受俊美率性的戴奧尼斯弟弟挑戰,酒神性格(Dionysian spirit)的思潮及理論紛紛站上歷史舞台。請問是哪兩個思潮的爭論?(A) 文藝復興與科
- 一位文人以廉潔著名,卻能購買蘇州近郊上田一千畝以養贍族人,名為「義莊」,其原因在於?(A) 政府積極開墾南方,給予官吏購買田地的優惠 (B) 官員有占田的特權 (C) 書中自有黃金屋,官吏待遇
- 一位女王在位期間,國勢達到顛峰,所生子女與歐洲各國王室聯姻,有「歐洲祖母」之稱,不僅在歐洲各國有影響力,更擴及海外,她是?(A) 維多利亞女王 (B) 凱撒琳大帝 (C) 伊利莎白一世 (D)
- 春秋戰國百家爭鳴,堪稱中國思想史最為輝煌燦爛時期,他認為天下大治的前提是既不損己為人,又不損人為己,「人人不損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也。」孟子指其為「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這樣的「為我」
- 南京條約是中國近代史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十餘年後英法兩國再次來犯,請問下列選項何者為是?(A) 首次遭遇英國戰爭失利後,清朝有志之士即醞釀自強運動 (B) 南京條約為咸豐皇帝簽署;兩次中英法條約
- 某一時期的政府規定人民以白銀繳納田賦,民間多繳交零碎銀兩,地方州縣藉口熔煉銀塊會有損失,亦需鑑定成色,額外徵收錢稅為手續費,造成稅目繁重,不僅加重人民負擔,也敗壞吏治,因此皇帝提出哪項解決之道
- 長安的張富貴是家財萬貫的商人,大宅深院,衣食無缺,政府卻規定他只能穿著布衣,出門還不准乘車。幾百年後,出身杭州同樣是商人的李萬利,卻能在各地經商,住宿當地會館,如果想考科舉,可就近在經商地應考
- 近代史上,西方與中國的初期接觸,發生過幾次禮儀之爭,分別與「祭拜」、「朝拜」有關,兩種性質的爭執點比較如下,何者為真?(A) 西方主角為利瑪竇、阿美士德、郎世寧等人 (B) 明神宗、清順治、清
- 繁華的佛羅倫斯發生一場瘟疫,七位女性和三位男性到郊區別墅躲避瘟疫,除了唱歌跳舞之外,大家決定每人每天講一個故事來渡過酷熱的日子,針對這些故事及當時背景,以下何者為非?(A) 為方言文學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