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3.日治時期,總督府有意改善臺灣人的「陋習」,建立現代化的社會。但 1930 年,蔣渭水還曾打電報向國際聯盟抗議總督府「不人道」。請問:他抗議的應該是下列哪一項政策?
(A)特許吸食鴉片
(B)國語運動
(C)強制斷髮
(D)設置法院。
(A)特許吸食鴉片
(B)國語運動
(C)強制斷髮
(D)設置法院。
參考答案
無參考答案
內容推薦
- 高雄美濃客家庄的王爺爺拿著一張 95 年泛黃的照片告訴孫子說:「這是爺爺小學時念的學校。」請問:王爺爺就讀的應該是下列哪一所學校?【題組】承上題,當時之所以有不同類型的教育場所,是因為
- 民國 70 年代以後,臺灣各界要求平反二二八事件的呼聲日益高漲,因此臺灣政府與人民採取了哪些措施,希望能弭平此一事件留下的傷痕?(甲)展開賠償工作(乙)建立二二八紀念碑(丙)政府為當年處置失當公
- 「他的名聲響遍全歐洲,因為那裏製造的毛紡織品實在太出色了。由於毛紡織品的需求如此之大,所以在十二世紀時,整個地區成了一個紡織匠和漂染匠的國家。請問:這個地方位於下圖的何處? (A)甲(B)乙(
- 這所學校的創校紀念碑首二句為「吾臺人初無中學,有則自本校始。」意謂此校是臺灣第一所專為培育臺籍學子所設立的中學。請問:這所學校最可能位於下圖中的何處?【題組】承上題,此校由有「臺灣議會之父
- 資料一:「凡在我們寬大統治下的人民,都該繼續崇奉聖彼得傳授給我們羅馬人的宗教……我們命令,凡信奉這道理的應有『公教基督教』之稱;其他眾人,依我們的判斷,我們命令應以『異教者』之汙名來稱呼他們;…
- 這所學校的創校紀念碑首二句為「吾臺人初無中學,有則自本校始。」意謂此校是臺灣第一所專為培育臺籍學子所設立的中學。請問:這所學校最可能位於下圖中的何處? (A)甲 (B)乙 (C)丙 (D)丁。
- 何種顏色表示禁制或警告,用於禁制或一般警告標誌之邊線、斜線或底色:(A)綠色 (B)紅色 (C)藍色 (D)橙色。
- 梅花形之交通標誌用於 (A)國道路線編號(B)省道路線編號(C)縣道路線編號 (D)鄉道路線編號標誌。
- 依「道路交通標誌標線號誌設置規則」規定,路面邊線係用以指示路肩或路面外側邊緣之界線,其線型為 (A)白實線且線寬為 10公分 (B)白虛線且線寬為 10 公分 (C)白實線且線寬為 15 公分
- 汽缸總排氣量 550 立方公分以上之大型重型機車行駛高速公路及快速公路時,其輪胎紋深度規定任一點不得少於多少? (A)1 公釐 (B)2 公釐 (C)5 公釐 (D)2 公釐。
內容推薦
- 民國 49 年《自由中國》雜誌的創辦人,反對蔣中正三度連任總統,決定籌組『中國民主黨』,因而被臺灣警備總司令部以「涉嫌叛亂」為由,拘捕下獄十年。請問:此創辨人為誰?(A)施明德 (B)雷震 (C
- 資料一:「有海上船隊往來於紅海、印度洋,以至於中國唐宋時代的東南貿易,和地中海的商路相銜接,成為控制當時東西貿易的主角。」資料二:「他們為了貿易方便,首先發明支票、提貨單和信用狀,並成立股份有限
- 1231年,教宗下了一到諭令:○○有內部自治的權利,自由講學、遊學的權利,獨立審判權、賦稅與兵役的豁免權等。由自己決定領導和管理方式。」請問:此到諭令是頒布給哪個組織?(A)教堂(B)大學(C)
- 1295年某民族信仰伊斯蘭教後,他們支持伊斯蘭教的文藝和學術……其征服行動實際上幫助了中東搖搖欲墜的文明,並為它注入新生命。他們……在貿易和文化方面,都有正面的影響。他們敞開大門,歡迎歐洲全新而
- 同學們正在討論印度教與伊斯蘭教的差異—甲生:印度教是一種多神教;伊斯蘭教是一神教;乙生:印度教的廟宇建築融合了希臘、羅馬、拜占庭和波斯的建築要素;而伊斯蘭的清真寺則以阿拉伯傳統建築為基本要素;丙
- 中古時代,伊斯蘭帝國或政權經常出現政治分裂或衝突不斷上演的現象。請問:造成此一現象的重要因素為何?(A)對《古蘭經》教義詮釋不同(B)對征服地區的統治政策(C)土地分封制度的實施(D)哈里發繼承
- 「吳哥窟」建築群是由六百多座大小建築所構成,其風格深受哪一文化(或宗教)的影響?(A)基督教(B)伊斯蘭教(C)當地傳統宗教信仰(D)印度教
- 下列各反應中所預期的主要產物何者正確?(A) (B) (C) (D) (E)
- 「他」試圖以個人的生活樹立一個恪遵宗教信條的榜樣,並將教義用於帝國事務。因此,他幾乎是唯一將宗教理想注入治國之道,卻不是神權統治者。他禁止無益的殺生,為平民建立醫院,為旅客建立休息場所,對貧民施
- 資料一:「早期的歐洲學者相信伊斯蘭教的傳播是透過刀劍實現的,被征服的民族要麼選擇信仰要麼選擇死亡。現在明顯的是,盡管武力傳教在穆斯林國家不是沒有,但實際上是很少的……確實許多對伊斯蘭教的信仰都是
- 「他們把他看成是瘋子、惹人討厭、不值得憐憫,就決定要殺死他。穆罕默德聽到他們的陰謀,便在深夜決心離開麥加,於西元622年遷徙眾人移居麥加北方二百哩的新根據地,這件伊斯蘭教史上的大事,稱為『黑嗤拉
- 古波斯人及羅馬人對統治者表示敬意時,往往親吻其腳部或足印,稱為吻足禮。後來有人自認是使徒彼得的繼承人,也享有吻足禮特權,凡是授予大主教職位、為皇帝加冕、接待諸侯時,都應行吻足禮。他也可以廢止任何
- 一幅畫作描繪某地羊毛市集的景象:各地來的商人熙來攘往,好不熱鬧,主教在廣場上為市民祝福,羊毛商人把貨品陳列攤位上,供人選購,還有幾個攤位專門提供兌換貨幣的服務。這種景象最早可能出現於 (A)一世
- 一座教堂,原本建築在羅馬神廟的遺址上,八世紀時,改建成清真寺;十三世紀時,又改為羅馬教會的主教座堂;十六世紀時,重新修建。這座教堂因經歷不同的歷史發展,被聯合國列為世界遺產。這座教堂最可能位在
- 公元前第6世紀,印度發生宗教改革,出現一個新的宗教。他們繼承傳統的「業」與「輪迴」思想,反對殺生,主張極端苦行,反對暴力,認為即使犧牲生命,也不應訴諸暴力。這個宗教傳播的區域以印度為主,甚少傳至
- 史家討論政治領袖亞歷山大時,有不同的看法:甲:亞歷山大的成就非凡,奠定了日後羅馬帝國統治與基督教傳播的基礎。乙:亞歷山大野心勃勃,所到之處,攻城略地,屠殺守軍,將婦孺轉賣為奴。我們應當如何認識這
- 印度孔雀王朝的阿育王在位初期多次征戰,擴張版圖。但公元前261年他的人生有了重大的轉變:征服東部沿海的羯陵迦王國時,因目睹該地有15萬人被強制擄走,10萬人死於戰場,還有許多人稍後死去,阿育王決
- 羅馬共和時代不斷擴張而帶來許多問題。當時有位作家描述:「羅馬人將征服來的土地部分劃為公地,分配給沒有土地和貧苦的公民,收取少量租金。但有錢人以較高租金承租,剝奪較窮者的機會……又以假名等手法將土
- 13世紀以後,東南亞島嶼地區的人民,經由阿拉伯人、波斯人與印度人的媒介,逐漸接受了伊斯蘭信仰。阿拉伯人、波斯人與印度人等最主要是以何種方式傳播伊斯蘭教? (A)透過貿易接觸 (B)藉由軍事征服
- 8世紀時,拜占庭帝國內部發生「聖像崇拜」的爭議,支持和反對崇拜聖像者各持立場,雙方相持不下。以下是兩種觀點:甲:「我們供奉聖像,讓人民可以透過聖像學習基督教精神,並且激發他們的宗教熱情。」乙:「
- 史家評論某地區的文化成就:「他們深以自己能傳承古希臘為榮,作家們以典雅的古希臘語寫作。當西歐正沉淪於黑暗時代時,他們繼續維持一個有教養、博學的社會,產生許多著名的歷史和神學著作,以及一種優美的書
- 「日治時期,□為了提升臺灣文化及加強社會觀念,因而發行了如附圖的報紙,用以宣傳理念。」上文缺空中應是指下列何者? (A)臺灣議會 (B)臺灣地方自治聯盟(C)臺灣民眾黨 (D)臺灣文化協會。
- 學者指出:在這個地區,隨著商人的通商貿易,傳入了印度的宗教文化,此區出現許多與印度相仿的廟宇與神祇。本地統治階級在該區印度化過程中也扮演重要角色,他們聘請婆羅門擔任顧問,引入印度的儀式、習俗與相
- 下圖甲、乙、丙、丁四個區域,何者既屬古代迦太基,又為當代「茉莉花革命」的起源之地? (A)甲 (B)乙 (C)丙 (D)丁。
- 臺灣在民國 85 年舉辦哪次選舉後,雖然歷經中共的飛彈恐嚇,但是卻使得世界各國紛紛讚揚臺灣的民主成就,當時的總統甚至被提名諾貝爾和平獎?(A)總統直接民選 (B)全面改選中央民意代表(C)省長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