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0. 下列何種魚類較適合做為生魚片的食材?
(A)河流出海口的魚
(B)箱網魚
(C)近海魚
(D)深海魚 。
(A)河流出海口的魚
(B)箱網魚
(C)近海魚
(D)深海魚 。
參考答案
無參考答案
內容推薦
- 防止病媒侵入設施,係以適當且有形的 方式 以防範病媒侵入之裝置。(A)殺蟲劑 (B)滅蚊燈 (C)捕蠅紙 (D)隔離
- 冷凍食品應保存之溫度是在 (A)4℃ (B)0℃ (C)-5℃ (D)-18℃ 以下。
- 避免購買具有土味的淡水魚,其分辨方法可由 (A)魚鰓的黏膜細胞 (B)魚身 (C)魚鰭 (D)魚尾 所散發的味道得知。
- 要選擇新鮮的蝦應選下列何者? (A)頭部已帶有黑色的 (B)頭部脫落的 (C)蝦身堅硬的 (D)蝦身柔軟的 。
- 選購蛤蜊應選外殼 (A)緊閉 (B)微開 (C)張開 (D)粗糙 者。
- 10廚房工作人員對各種調味料桶之清理,應如何處置? (A)不必清理 (B)三天清理一次 (C)一星期清理一次 (D)每天清理 。
- 廚房裡設置一間廁所 (A)使用方便 (B)節省時間 (C)增加效率 (D)是違法的 。
- 100. 豬油加醬油拌飯美味可口,但因豬油含有較高的飽和脂肪酸,下列何種族群應減少食用? (A)少年 (B)青年 (C)壯年 (D)慢性病患者 。
- 餐廳廁所應標示下列何種字樣? (A)如廁後應洗手 (B)請上前一步 (C)觀瀑台(D)聽雨軒 。
- 經長時間油炸食物的油必須 (A)不用理它繼續使用 (B)過濾殘渣 (C)放愈久愈香(D)廢棄 。
內容推薦
- 三槽式餐具洗滌方法,其第二槽必須有 (A)流動充足之自來水 (B)滿槽的自來水 (C)添加有消毒水之自來水 (D)添加清潔劑之洗滌水 。
- 蛋置放於冰箱中應 (A)鈍端朝上 (B)鈍端朝下 (C)尖端朝上 (D)橫放 。
- 有關急速冷凍的敘述下列何者不正確? (A)可保持食物組織 (B)有較差的殺菌力 (C)有較強的殺菌力 (D)可保持食物風味 。
- 以漂白水消毒屬於何種殺菌、消毒方法? (A)物理性 (B)化學性 (C)生物性 (D)自然性 。
- 下列敘述何者為新鮮魚類的特徵? (A)魚鰓成灰褐色 (B)魚眼混濁突出 (C)魚鱗脫落 (D)肉質堅挺有彈性 。
- 下列哪種食物之儲存方法是正確的? (A)將水果放於冰箱之冷凍層 (B)將油脂放於火爐邊 (C)將鮮奶置於室溫 (D)將蔬菜放於冰箱之冷藏層 。
- 螃蟹最肥美之季節為 (A)春 (B)夏 (C)秋 (D)冬 季。
- 廚師常以何種部位來辨別母蟹? (A)螯 (B)臍 (C)蟹殼花紋 (D)肥瘦 。
- 下列有關餐飲食品之敘述何者錯誤? (A)應以新鮮為主 (B)減少食品添加物的使用量 (C)增加油脂使用量,以提高美味 (D)以原味烹調為主 。
- 魚漿為了立即取用,應暫時放在 (A)冷凍庫 (B)冷藏庫 (C)乾貨庫房 (D)保溫箱中。
- 「紅燒下巴」的下巴是指 (A)豬頭 (B)舌頭 (C)魚頭 (D)猴頭菇 。
- 製作「紅燒下巴」時常選用 (A)黃魚頭 (B)鮸魚頭 (C)鯧魚頭 (D)草魚頭 。
- 下列哪個比例尺所涵蓋的範圍較大,但地圖資料內容則較為簡略?(A)1:1,000 (B)1:10,000 (C)1:100,000 (D)1:1,000,000。
- 冷凍櫃的溫度應保持在 (A)-18℃以下 (B)-4℃以下 (C)0℃以下 (D)4℃以下 。
- 大部分的調味料均含有較高之 故應減少食用量。(A)鈉鹽 (B)鈣鹽 (C)鎂鹽 (D)鉀鹽
- 食品之熱藏(高溫貯存)溫度應保持在多少℃? (A)30℃以上 (B)40℃以上(C)50℃以上 (D)60℃以上 。
- 一般作為「紅燒划水」的材料,是使用草魚的 (A)頭部 (B)背部 (C)腹部 (D)尾部 。
- 一年12班教室後方貼有四張A3大小的地圖。請問:哪張地圖的比例尺最大?(A)北興國中校園平面圖 (B)嘉義市街道圖 (C)臺灣縣市圖 (D)世界地形圖。
- 無機污垢物的去除宜以 洗潔劑為主。(A)酸性 (B)中性 (C)鹼性 (D)鹹性
- 鹽醃的水產品或肉類 (A)不必冷藏 (B)必須冷藏 (C)必須冷凍 (D)包裝好就好 。
- 炸豬排時宜使用豬的 (A)後腿肉 (B)前腿肉 (C)里肌肉 (D)五花肉 。
- 正常的新鮮肉類色澤為 (A)鮮紅色 (B)暗紅色 (C)灰紅色 (D)褐色 。
- 「此行政區東瀕太平洋,且有北回歸線通過。」上述是哪個縣市的地理特色?(A)宜蘭縣 (B)嘉義縣 (C)花蓮縣 (D)屏東縣。
- 下列果汁罐頭何者因具較低的安全性,應特別注意符合食品良好衛生規範準則之低酸性罐頭相關規定? (A)楊桃 (B)鳳梨 (C)葡萄柚 (D)木瓜 。
- 食補的廣告中,下列何者字眼未涉及療效? (A)補腎 (B)保肝 (C)消渴 (D)生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