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31. 下列何種警察職權之行使,須經警察機關主管長官指定或同意始得為之?
(A) 扣留危險物品
(B) 對酒醉者實施管束
(C) 對治安顧慮人口定期實施查訪
(D) 遴選第三人秘密蒐集特定人相關資料
(A) 扣留危險物品
(B) 對酒醉者實施管束
(C) 對治安顧慮人口定期實施查訪
(D) 遴選第三人秘密蒐集特定人相關資料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非常簡單0.972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
內容推薦
- 依「警察職權行使法」第 11 條,警察為防止犯罪,認有必要,得經由下列何者之書面同意後,依法進行監視以蒐集治安資料?(A) 警政署長 (B) 警察局長 (C) 警察分局長 (D) 分駐派出所長
- 依「警察職權行使法」之規定,下列關於扣留之敘述,何者正確?(A) 扣留期間逾六個月,即應予變賣(B) 保管扣留物所費過鉅時,得予變賣(C) 扣留物有腐壞之虞者,應即銷毀之(D) 因扣留物之所有
- 關於「警察職權行使法」所規定之損失補償程序,下列敘述何者有誤?(A) 損失補償,以金錢補償為原則,回復原狀為例外(B) 人民有可歸責之事由時,法院得減免其金額(C) 對於警察機關所為損失補償之
- 於公共場所或合法進入之場所之前提下,下列何者(人)尚未構成警察依「警察職權行使法」查證其身分的要件?(A) 有事實足認為防止他人身體之具體危害,有查證其身分之必要者(B) 滯留於應有停留許可之
- 依「警察職權行使法」,下列敘述何者有誤?(A) 警察行使職權,不得逾越所欲達成執行目的之必要限度(B) 警察行使職權,應以對人民權益侵害最少之適當方法為之(C) 警察行使職權而不告知其事由者,
- 依「警察職權行使法」及其相關規定,下列何者非得指定身分查證路段的「警察機關主管長官」?(A) 縣警察局副局長 (B) 直轄市警察局督察長(C) 縣警察局婦幼警察隊隊長 (D) 直轄市警察局保安
- 依警械使用條例之規定,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 使用警械時,須對空鳴槍表明身分(B) 警察協助偵查犯罪,執行扣押措施須以強制力實施時,限用警棍制止(C) 警察人員遇警械使用條例第 4 條第 1
- 警察人員依警械使用條例規定使用警械,因而致第三人受傷,應由各該級政府支付醫療費。下列何者為該「第三人」?(A) 現行共同犯罪者之其中一人 (B) 掩護犯嫌脫逃之屋主(C) 遭歹徒挾持之人 (D
- 下列何者非警察人員執行職務,依法得使用警棍制止之原因?(A) 依法令執行職務遭受脅迫時 (B) 指揮交通遭受拒絕時(C) 執行拘提須以強制力執行時 (D) 協助偵查犯罪須以強制力執行時
- 依據「警械許可定製售賣持有管理辦法」,關於保全公司購置警械之規定,下列何者有誤?(A) 得申請購置之警械種類包括警棍、電氣警棍(棒)(電擊器)、防暴網(B) 購置後不得轉讓或借與他人使用,並由
內容推薦
- 「18 歲以上人違法從事性交易」,依社維法規定,由何機關裁罰?(A) 警察機關 (B) 地方法院簡易庭 (C) 地方法院普通庭 (D) 地方法院刑事庭
- 「在公眾得出入之場所,意圖媒合性交易而拉客」,依社維法規定,其法定罰為:(A) 處拘留或罰鍰 (B) 專處拘留 (C) 專處罰鍰 (D) 處拘留併處罰鍰
- 依社會秩序維護法關於事務管轄區分之規定,下列何者為簡易庭裁定之案件?(A) 畜養危險動物,影響鄰居安全者(B) 於發生災變之際,停聚圍觀,妨礙救助或處理,不聽禁止者(C) 於公共場所或公眾得出
- 依社會秩序維護法等相關規定,下列何種案件屬地方法院簡易庭專屬管轄之案件?(A) 社會秩序維護法關於拘留執行之案件 (B) 不服簡易庭之裁定提起抗告之案件(C) 核駁被處罰人申請分期繳納罰鍰之案
- 關於第一線執法之警察人員,啟動干預程序所依據之法令規定,下列相關敘述何者有誤?(A) 依社會秩序維護法,強制現行違序人到場時,在特定條件下,得使用警銬(B) 依警察職權行使法,管束人民時,在特
- 下列何者為現行有效之法規(法律、命令或行政規則)?(A) 內政部警政署刑事警察局組織條例 (B) 留置室設置管理辦法(C) 警察機關辦理社會秩序維護法案件應注意事項 (D) 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
- 法律對第一線執法者有概括授權之規定者,下列何者不屬之(何者無概括授權之規定)?(A) 警察職權行使法之管束措施啟動要件 (B) 警械使用條例之使用警棍指揮時機(C) 行政執行法之直接強制方法
- 下列何種法律明文授權特定之廣義警察機關得於行使特定職權時,準用警察職權行使法相關規定?(A) 入出國及移民法 (B) 水土保持法 (C) 水利法 (D) 環境影響評估法
- 下列「 」中的字,何者讀音與其他三者不同? (A)嗟!來「食」 (B)以待餓者而「食」之 (C)終不「食」而死 (D)其謝也可「食」。
- 爆竹煙火管理條例第 24 條第 1 項規定:「未經許可擅自製造爆竹煙火,處負責人及實際負責執行業務之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併科新臺幣三十萬元以上三百萬元以下罰金。」本項規定應歸類為下列何者的範
- 據報載,我國籍某醫師在菲律賓,殺害並肢解分屍其菲籍妻子。問:若其返國,我國法院也得依法追訴處罰其行為,此係因為我國刑法「兼採何種原則」之結果?(A)屬地原則(B)屬人原則(C)保護原則(D)世界原
- 下列何種犯罪是屬於「目的犯」的類型?(A)殺人罪(B)強制性交罪(C)毀損罪(D)竊盜罪。
- 射擊課時,靶場指揮官下達「開始射擊」口令,甲以眼睛餘光注意到乙尚在靶位附近,但對槍法頗有自信之甲仍毅然開槍,心想「不可能會倒楣打中乙」 。偏偏事與願違,子彈命中乙,乙送醫不治。問:甲應論以何罪?(
- 甲持刀殺乙,乙受傷就醫,由於醫師手術失誤,乙因而死亡。問:甲所為應如何處斷?(A)過失致死罪(B)傷害致死罪(C)殺人未遂罪(D)殺人既遂罪。
- 乘客甲為趕時間,沿路一直催促計程車司機乙開快一點,導致乙超速車禍而撞死行人丙。甲應論以: (A)業務過失致死罪(B)普通過失致死罪(C)殺人罪(D)無罪。
- 甲欲射殺乙,因槍法不準,致擊斃坐在乙身旁之丙。依實務見解,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本例為打擊錯誤之類型,甲應論以殺人未遂與過失致死罪,兩罪想像競合(B)本例為打擊錯誤之類型,甲應論以殺人既遂罪(C
- 我國實務(最高法院 74 年台上 4225 號判例),對於擅用他人一張空白信紙的被告,不認為犯罪,其依據為 (A)欠缺不法意識 (B)欠缺實質的違法性(C)欠缺期待可能性(D)欠缺主觀犯意。
- 甲受到無主的流浪犬攻擊,情急之下,不得已撿拾地上木棍將之擊斃。甲無罪的理由乃因為(A)構成要件不該當,不為罪(B)正當防衛,阻卻違法(C)緊急避難,阻卻違法(D)欠缺期待可能性而不罰。
- 甲乙相約談判,對峙中,甲突見乙伸手入褲袋狀似拔槍,甲認為乙想持槍殺害自己,於是迅速拔槍朝乙要害射擊,乙因而不治死亡。事後證明,乙當時只是抓癢,褲袋內並無任何槍枝。問:依實務見解,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 甲想置乙於死卻沒有膽量,故意喝酒壯膽後殺害乙,經鑑定結果,甲殺乙當時已欠缺行為的辨識能力與控制能力。依原因自由行為原理,甲應論以(A)殺人既遂罪 (B)殺人既遂罪,但得減輕其刑(C)過失致死罪(
- 我司法實務(24 年上字第 4974 號判例)認為:「犯人自行隱蔽,在刑法上既非處罰之行為,則教唆他人頂替自己以便隱蔽,當然亦在不罰之例」 。此是主張何種刑法理論的結果?(A)信賴保護原則(B)
- 甲殺乙,於乙尚未死前心生悔悟,將乙送醫救治,但乙終因失血過多身亡。甲之行為應成立:(A)殺人之障礙未遂罪 (B)殺人之中止未遂罪 (C)殺人之不能未遂罪(D)殺人既遂罪。
- 甲意圖散布於眾,傳述他人「未婚生子」之事,甲應論以何罪?(A)妨害自由罪(B)誹謗罪(C)公然侮辱罪(D)妨害信用罪。
- 甲乙兩女本是好友,後因故交惡。甲某日私自進入乙宅裝設針孔攝影機,拍到乙私密畫面,擬伺機公布,使乙身敗名裂。問甲成立何罪?(A)只論以侵入住宅罪(B)只論以妨害秘密(竊錄)罪(C)侵入住宅罪、妨害
- 甲為殺害幼童乙,乃誘引乙觸摸高壓電線,導致乙被電死,甲應論以:(A)殺人罪之幫助犯(B)殺人罪之間接正犯(C)殺人罪之教唆犯(D)無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