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三)彤彤:  前天,我的一個朋友告訴我一件關於他孫子的有趣的事情。我聽了覺得很有意思,所以也說給你聽聽。  我朋友的孫子是個國中生,很愛看電視連續劇,每天晚上八點鐘一到,他就會「咚咚咚咚」地從二樓樓梯走下來,端端正正地坐在客廳的電視機前面,靜靜地欣賞連續劇,直到播映完了才離去。可是說也奇怪,他的功課好得很,每次成績單發下來,他的成績都在班上的前段。我的朋友說,孫子的祕密只有他知道。原來他的孫子每天放學回家,第一件事就是走進自己的房間,關起門來靜靜地做功課,直到母親喊他下來吃飯。那時候他作業已經寫完,下來吃過飯後,又回到房間裡去看課外書,等到八點鐘的鬧鐘響了,他就出現在電視機前面。我的朋友說:「我這個孫子做事很有規畫。這是他的長處。」  做功課,寫作業,也是一種「做事」,換句話說,那是學生該做的事。既然是做事,就要有規畫。不懂得規畫的學生,通常都是想起一件做一件。雖然這也是「做」,但是因為沒有規畫,很可能會把不重要的事拿起來先做,甚至把可以安排在星期六、星期天做的作業也拿出來做,卻把明天一定要交的作業放在一邊,或者根本忘得乾乾淨淨。  「規畫」有幾個步驟。第一個步驟是「檢視」,就是通盤的檢查,看看今天要寫的作業一共有多少,是兩項,是三項,是四項,一樣一樣記下來。這樣,就知道今天的作業究竟是多少,有沒有漏掉。能夠做到這個步驟,就不會誤事,不會糊裡糊塗地以為今天可以大玩一場。  第二個步驟是「排序」,把該做的事情安排個先後。有的人喜歡把最容易的排在前面,有的人喜歡把最容易的排在最後。明天一定要交的,一定要排在最前面,可以安排在另一天做的,排列在後面。  第三個步驟,就是靜下心來,好好去做。  對自己要做的事情有完整的了解,並且能根據事情的輕重緩急安排一個先後,這就是「規畫」。  把寫作業看成一種學習活動,並且懂得好好規畫,就不會有人老是催他「去寫作業」,不會有人老是問他「功課寫了沒有」。想做一個快樂的學生並不難,你說對嗎?    祝你健康快樂!外公(林良爺爺的30封信)
8. 作者朋友的孫子喜歡看電視,但功課又很好的原因為何?
(A)除了連續劇之外,也會看益智節目增長見識
(B)強迫自己將全部的功課做完後才可看電視
(C)將做功課與看電視等事情規畫先後順序
(D)規定自己每天都要閱讀一定數量的書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適中0.5
統計:A(0),B(0),C(0),D(0),E(0)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