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0.古書裡的語詞,經歷時間的變化,有時會產生詞義擴大的現象。如《論語.子罕》:「鳳鳥不至,『河』不出圖,吾已矣夫。」文中的「河」原專指「黃河」,後來則擴大為泛指所有的河流,如「井水不犯河水」。下列各組文句「」中的語詞,依前後次序,也具有詞義由小而擴大現象的選項是:
(A)(項)籍與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B)《說文》:「瓦」,土器已燒之總名/各人自掃門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C)誰云江水廣,一葦可以「航」/ 現今「航」海、「航」空科技發達,使得人們在交通上節省了不少時間
(D)蔡邕《獨斷》:「朕」,我也。古代尊卑共之,貴賤不嫌/《史記.秦始皇本紀》:臣等昧死上尊號,王為泰皇,命為制,令為詔,天子自稱曰「朕」
(E)《爾雅》:穀不熟為饑,蔬不熟為饉,果不熟為「荒」/儘管現代科學昌明,一旦遭遇糧荒、水荒、石油荒等各種災「荒」,也未必能應付裕如

參考答案

答案:A,C,E
難度:困難0.25
統計:A(3),B(4),C(4),D(0),E(7)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ㄎㄎㄎ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