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31.《韓非子.五蠹》:「今有不才之子,父母怒之弗為改,鄉人譙之弗為動,師長教之弗為變。夫以父母之愛,鄉人之行,師長之智,三美加焉,而終不動其脛毛。州部之吏,操官兵、推公法而求索姦人,然後恐懼,變其節,易其行矣。故父母之愛不足以教子,必待州部之嚴刑者,民固驕於愛、聽於威矣。」以下相關說明,正確的選項是:
(A)「不才之子」的「不才」與〈臺灣通史序〉「不佞之幟」的「不佞」用法相同
(B) 不才之子對於父母、鄉人、師長的規勸充耳不聞
(C)「變其節」是指無法堅守志節
(D)「不才之子」改變的主因是感受到父母的愛 Ⓔ韓非若生於當代,會支持 「人本論」的看法,即是:尊重個人,個人都有其存在的價值,且個體的主觀經驗應被尊重。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適中0.666667
統計:A(1),B(16),C(2),D(1),E(0)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