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4. 王 國 維 《 人 間 詞 話 》:「 古 今 之 成 大 事 業 、 大 學 問 者 , 必 經 過 三 種 之 境 界 :『 昨夜 西 風 凋 碧 樹 , 獨 上 高 樓 , 望 盡 天 涯 路 』, 此 第 一 境 也 (即追尋目標的孤獨與悵惘 )。『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 此 第 二 境 也 。 (追尋理想,遇到 磨難 , 無怨無悔 )。『 眾裏尋他千百度,回頭驀見,那人正在,燈火闌珊處 』, 此第三境也 (努力追尋中,驚見目標就在不遠之處 )。 」 此處的 「 境 界 」 猶 言 「 階段 」。他 分 別 摘 錄 晏 殊、柳 永、辛 棄 疾 三 人 之 詞 句 連 綴 而 成 的 人 生 成 功 三 部 曲 。由 此 來 看,下 列 何 者 正 確 ?
(A) 古 詩 十 九 首《 行 行 重 行 行 》屬 於 第 一 個 境 界
(B)陶潛飲酒詩 之 五 屬 於 第二個 境 界 。
(C)范 仲 淹 〈 蘇 幕 遮 〉「 范仲淹碧雲天,黃葉地 , 秋 色 連 波 , 波 上 寒 煙 翠 。 山 映 斜 陽 天 接 水 , 芳 草 無 情 , 更 在 斜 陽 外 。 黯 鄉魂 , 追 旅 思 , 夜 夜 除 非 , 好 夢 留 人 睡 。 明 月 樓 高 休 獨 倚 , 酒 入 愁 腸 , 化 作 相 思淚 。 」 屬於第三個境界
(D)「 盡 日 尋 春 不 見 春 , 芒 鞋 踏 遍 隴 頭 雲 。 歸來笑拈梅 花 嗅 , 春 在 枝 頭 已 十 分 。 」 屬 於 第 三 境
(E)李 清 照 .〈 醉 花 陰 〉「 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消金獸 。 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 。 東 籬 把 酒 黃 昏 後 ,有暗香盈袖 。 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 」 屬於第三境 。
(A) 古 詩 十 九 首《 行 行 重 行 行 》屬 於 第 一 個 境 界
(B)陶潛飲酒詩 之 五 屬 於 第二個 境 界 。
(C)范 仲 淹 〈 蘇 幕 遮 〉「 范仲淹碧雲天,黃葉地 , 秋 色 連 波 , 波 上 寒 煙 翠 。 山 映 斜 陽 天 接 水 , 芳 草 無 情 , 更 在 斜 陽 外 。 黯 鄉魂 , 追 旅 思 , 夜 夜 除 非 , 好 夢 留 人 睡 。 明 月 樓 高 休 獨 倚 , 酒 入 愁 腸 , 化 作 相 思淚 。 」 屬於第三個境界
(D)「 盡 日 尋 春 不 見 春 , 芒 鞋 踏 遍 隴 頭 雲 。 歸來笑拈梅 花 嗅 , 春 在 枝 頭 已 十 分 。 」 屬 於 第 三 境
(E)李 清 照 .〈 醉 花 陰 〉「 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消金獸 。 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 。 東 籬 把 酒 黃 昏 後 ,有暗香盈袖 。 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 」 屬於第三境 。
參考答案
答案:D[無官方正解]
難度:適中0.52
統計:A(1),B(5),C(1),D(13),E(4)
內容推薦
- 陶淵明流傳至今的作品有詩一百二十餘首,另有文、賦等十餘篇。田 園 生 活 是陶詩的重要題材,因此後來人們將他稱作(甲 )。 因 當 時 政 治 黑 暗 , 一 心 歸 隱 ,要 脫 離 塵 網
- 「述賓詞組」是由兩個部分組成,前一部份描述動作行為,後一部份指明動作行為支配的對象。例如:再別康橋、問候天空。以下屬於「述賓詞組」的選項是:(A)目眥盡裂 (B)封閉宮室 (C)鳥跡古篆 (D
- 下列式子哪些是正確的?(A) 1 -1 + 1 -1 + 1 -1 +…+ ( -1)n -1 + … = 0(B) 1 - (C) 1 - 2 + 4 - 8 + 16 - 32 +…+ (
- 請依下列各組人物的關係,選出正確的書信用法:(A)李夫人於信中提到自己的哥哥李廣利,可使用「家兄」(B)陳第寫給沈有容,提稱語可使用「麾下」(C)王粲寫信給曹操,提稱語可用「鈞鑒」(D)班固在
- 0〈馮諼客孟嘗君〉:「梁王虛上位,以故相為上將軍,遣使者,黃金千斤,車百乘,往聘孟嘗君。」意謂 (A)梁王謙虛讓出君位,以顯使、重幣往聘孟嘗君 (B)梁王上位虛空,以故相、上將軍、重幣往聘孟嘗君
- 以下詩句、曲文所涉及之女子,依其年代排序,何者 正 確 ?甲、天妒佳偶,只橫刀一分/就把美滿截成兩半/一半歸戰前,一半給戰後/亦如 金 兵劈大宋 的江山/成 南 宋 與 北 宋 ,即使 岳 飛
- 下列成語及人物相關典故配對完全正確的選項是:(A)接淅而行、席不暇暖、摩頂放踵:孔子(B)破釜沈舟、沐猴而觀、四面楚歌:項羽(C)驢鳴送葬、窮途末路、倒屐相迎:王粲(D)孺子可教、借箸代籌、運
- 閱讀蒲松齡的作品〈口技〉,敘述正確的選項是:「村中來一女子,年二十有四五。攜一藥囊,售其醫。有問病者,女不能自為方,俟暮夜問諸神。晚潔斗室,閉置其中。眾遶門窗,傾耳寂聽,但竊竊語,莫敢咳。……頃
- 〈客從遠方來〉一詩中,哪兩句用了諧音與諧義的雙關,來表達婦人希望夫妻間能永不分離?
- 請選出形、音、義皆正 確 無誤者:(A)「醯」酸而蜹聚焉 /ㄒㄧ/醋 (B)行「衢」道者不至 /ㄐㄩˋ/四通八達之大道(C)夜「縋」而出 /ㄓㄨㄟ/旋繩而下 (D)「嬴」糧而景從 /ㄧㄥˊ/擔
內容推薦
- 荀 子 勸 學 :「 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 句中「金」字代指刀劍,是屬「以材料或工具代替事物」之借代用法,下列何者亦屬之?(A)私 家 收 拾,半 付「 祝 融 」 (B)為「 肥 甘 」
- 民國時期曾流傳一首歌曲:「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那裡有森林煤礦,還有那滿山遍野的大豆高粱。...從那個悲慘的時候,脫離了我的家鄉,拋棄那無盡的寶藏,流浪!流浪!整日在關內流浪!」請問這首歌的背
- 0馮諼三歌「長鋏歸來乎!」可見其 (A)用行舍藏 (B)貧乏不能自存 (C)貪婪無能 (D)恃才求用。
- 0〈指喻〉:「昔之天下,有如君之盛壯無疾者乎?愛天下者,有如君之愛身者乎?」其主旨在言 (A)鄭君雖能善保其身,卻未必能謹慎治國 (B)鄭君能憂以天下,樂以天下 (C)勉天下人愛護身體 (D)天
- 凡要說的有兩個以上的事物,這些事物又有大小輕重等比例,比 例 又有一定秩序 , 於是說話行文時,依序層層遞進,這種修辭技巧稱之為 「 層 遞 」。 下列選項中,何者亦運用 「 層 遞 」 修辭
- 0「這次出差,楊先生□□□□的前往,不知是否有內情?」空格中最適宜填入 (A)班荊道故 (B)毛遂自薦 (C)含情眽眽 (D)遁世逃名。
- 二、 題組式單選題 (共 27 題,每題 2 分,54 %)※花田國 2001∼2006 年的國民所得統計如下表,試回答下列各題:【題組】花田國哪一年的經濟成長率最高? (A) 2002 (B
- 文學不僅是現實世界的反映,也是歷史長河的重溫。縱 觀 中 國 文 學 史,復 古 思潮 波 瀾 不 息 , 詠 史 懷 舊 不 絕 於 耳 。 自 班 固 的〈 詠 史 詩 〉首 次 將「 詠
- 請 選出下列各項中,錯別字 最 多 者 :(A)她和一般身處邊緣的原住民老人一樣,安祥寧靜,對這忙祿,瞬習萬變的世界視若無堵,彷彿活在歷史之外。(B)她這一生該當波瀾壯闊,多彩多姿,但一直到
- 蒲松齡〈勞山道士〉是一篇構思奇幻、寓意深刻的小說,作者以活潑的故事情節、完整的人物形象來寄寓諷刺。請問下列各選項中的敘述,何者正確? (A)末段異史氏之言運用《左傳》和《戰國策》典故,擴大諷諭
- 下列有關國學常識的敘述,何者 正 確 ? (A)《 昭 明 文 選 》 原 名 《 文 選 》, 南 朝梁昭明太子蕭統所著,選錄秦漢至齊梁之古文名篇 (B) 《昭明文選》 是 中 國現存的最早
- 關於龍應台〈在迷宮中仰望星斗〉一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政治家跟政客之間有一個非常非常重大的差別,這個差別,就是人文知識的有與無。(B)本文中以「文」、「史」、「哲」三個大方向來界定「人文」
- 在中國文學史上,魏晉南北朝三百餘年是一個醞釀變革的時期,以下有關魏晉南北朝的文學成就,敘述正確的選項是:(A)曹丕《典論.論文》開創文學批評的風氣,其後的劉勰《文心雕龍》和鍾嶸《詩品》則是有系
- 下列有關詩、詞、曲之比較,何者敘述 正 確 ?(A)三者皆可稱「樂府」(B)三者皆韻文,而詞又稱長短句,曲又稱詞餘(C)西廂記 本於鶯鶯傳 ,二者皆敘述 張 生 、 鶯 鶯 、 紅 娘故事之戲
- 燭之武退秦師 文中「以亂易整,不武」之「易」字,其意與下列何者不 相 同 ?(A)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誰以「易」之 (B)賢賢「易」色(C)喪,與其「易」也,寧戚 (D)世「易」時移,變法宜矣
- 古典小說中,作者往往藉作品中人物的生動話語以洞幽燭微,或闡述其創作旨趣。以下皆出自宋代以後的著名小說,敘述正確的選項為何? (甲)「自幼曾攻經史,成長亦有權謀,恰如猛虎臥荒丘,潛伏爪牙忍受。不幸
- 荀 子 於勸學 中,多舉具體事例以說明環境對學習的重要,下列何者為 正 面(好環境)事例?(A)蒙鳩繫巢 (B)射 干 生 於 高 山,臨 百 仞 之 淵 (C)蓬生麻中 (D)白沙在涅 (E)
- (甲) 氣焰□天 (乙)□蕕同器 (丙)醉□□ (丁)煙□鴨翅 (戊)建□立功(己) 蘭□桂馥。以上缺空處,依序應填入:(A)熏/薰/醺醺/燻/勳/薰(B)燻/薰/燻燻/醺/熏/壎(C)醺/燻/
- 關於下列作者之介紹,何者說明正確? (A) 瘂弦:以一部詩集而長年享有盛名,寫詩的時期集中於民國四十三年至五十四年之間。其詩具有中國南方的小調風味,能掌握人物特質,呈現戲劇效果,意象獨特 (B)
- 燭之武退秦師 文中, 燭之武 說 秦 伯 之言,何者乃就「歷史教訓」而發?(A)若 舍 鄭 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B)焉用亡 鄭 以陪鄰?鄰之厚,君之薄也。(C)夫 晉
- 在李白的〈長干行〉一詩中,從哪四句可知女子初嫁時的嬌羞?
- 0古人為文常存在因果、假設、比較等關係。以下各文句所表現的關係前後不相同的選項是 (A)酒非內法,果、肴非遠方珍異,食非多品,器皿非滿案,不敢會賓友/一旦異於今日,家人習奢已久,不能頓儉,必致失
- 孫中山在創立興中會時,曾提出「驅除韃虜,恢復中華」的口號,請問這一口號的思想淵源可能來自於?(A)在香港求學時,受馬克斯主義影響 (B)對於威爾遜所提「民族自決」深有所感(C)受梁啟超「新民叢
- 關於〈登樓賦〉之內容,下列敘述正確的選項是:(A)本文沿襲漢賦鋪張的傳統寫法,辭藻華麗,筆勢誇張(B)本篇雖為駢賦,但仍有未押韻之處(C)元代鄭光祖以此為題材寫了一齣雜劇《王粲登樓》(D)文中
- 中國傳統文化中,常對地位低下或性格褊狹之人有輕蔑的稱呼。下列「」字詞屬於這種輕蔑用語的選項是:(A)「小蹄子」們,還不攙起來,只站著笑(B)莊家那廝無禮,要綁縛「洒家」(C)唉!「豎子」不足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