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9-20 題為題組,請閱讀下文之後,回答問題:曾子寢疾,病。樂正子春坐於牀下,曾元、曾申坐於足,童子隅坐而執燭。童子曰:「華而睆!大夫之簀與?」子春曰:「止!」曾子聞之,瞿然曰:「呼!」曰:「華而睆!大夫之簀與?」曾子曰:「然,斯季孫之賜也,我未之能易也。元,起易簀!」曾元曰:「夫子之病革矣,不可以變,幸而至於旦,請敬易之。」曾子曰:「爾之愛我也不如彼。君子之愛人也以德,細人之愛人也以姑息。吾何求哉?吾得正而斃焉,斯已矣。」舉扶而易之,反席未安而沒。
19. 文中的「瞿然、易、幸、反」四個字、詞,各與下列選項相同的詞比較,意義不同的是:
(A)及試,吏呼名,至史公,公「瞿然」注視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B)然吾嘗聞風俗與化移「易」,吾惡知其今不異於古所云邪 (韓愈〈送董邵南序〉)
(C)彼亦不甚逐也。計之詳矣,「幸」無疑焉 (杜光庭〈虬髯客傳〉)
(D)願君顧先王之宗廟,姑「反」國統萬人乎? (《戰國策‧馮諼客孟嘗君》)
19. 文中的「瞿然、易、幸、反」四個字、詞,各與下列選項相同的詞比較,意義不同的是:
(A)及試,吏呼名,至史公,公「瞿然」注視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B)然吾嘗聞風俗與化移「易」,吾惡知其今不異於古所云邪 (韓愈〈送董邵南序〉)
(C)彼亦不甚逐也。計之詳矣,「幸」無疑焉 (杜光庭〈虬髯客傳〉)
(D)願君顧先王之宗廟,姑「反」國統萬人乎? (《戰國策‧馮諼客孟嘗君》)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非常困難0
統計:A(1),B(0),C(0),D(0),E(0)
內容推薦
- 日本文藝理論家廚川白村曾說:「文學是苦悶的象徵。」因為經歷了人生的困頓低潮,反而能激發出文學創作的巔峰。下列作品與作者經歷之關係,敘述錯誤的選項是:(A)屈原因正道直行,竭忠事君,然卻信而見疑,忠
- 在〈大同與小康〉一文中,孔子描述了「大同世界」政治、社會、經濟等各方面的情形,下列說明何者正確?(A)君位:世及以為禮(B)社會:選賢與能,講信修睦(C)政治:刑仁講讓,示民有常(D)經濟:貨惡其
- 就下列字詞之比較,選出字義不同之組別: (A)恥「之」於人大矣/「之」祭者乞其餘 (B)「施施」從外來/「施施」而行 (C)「由」君子觀之/其橫逆「由」是 (D)法家「拂」士/行「拂」亂其所為
- 有關逯耀東〈出門訪古早〉一文的敘述,何者正確?(A)文中敘貢丸的源流傳承,目的在說明飲食可使人「退藏於密」,心境清閒(B)題目「訪古早」的「古早」二字是指古早味的鄉土小吃,亦是作者探訪過去的飲食
- 10 負「隅」頑抗:
- 1 無俟姦人「構陷」:
- 閱讀下文,並依序為□□處選擇恰當的詞語。你說你好比禪房內一名晚誦的老僧,柴扉不掩,房門虛設,空盪盪一屋月光,參「□□」字公案。那群山盜野賊闖了幾回空門,硬是不信老僧你一無所有。今夜又攀牆而來──
- 晚唐 五代以至宋朝,詞壇上名家輩出,各自形成不同風格,影響詞壇發展,歷來詞家多所評論。下列各詞評家對於詞人風格成就之評論與作家配對正確者為(A)王國維《人間詞話》:「尼采謂:『一切文學,余愛以血書
- 右圖顯示某一帝國的發祥與擴張,它應是下列何者?(A)鄂圖曼帝國 (B)阿拔斯王朝(C)拜占庭帝國(D)塞爾柱土耳其
- 孔子曾說:「《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可知熟讀《詩經》不僅有助於情感抒發、人際相處、觀察時政,還能增進生物學相關知識。下列詩句中何者可以說明《
內容推薦
- 在〈大同與小康〉一文中,孔子流露出對大同世界的嚮往之情,以下有關儒家學派及其思想之說明,何者有誤?(A)《禮記.經解》:「孔子曰:『入其國,其教可知也。其為人也,溫柔敦厚,禮教也;廣博易良,樂教也
- 吳小衛為了紓解讀書的壓力,於是重拾童年的樂趣,開始沉迷於遊戲王卡的戰鬥中。一日突發奇想將《笑傲文學史》中所讀到的宋代文學家製作成遊戲卡,希望藉由遊戲對戰加深對作家生平與文學風格的瞭解,但製作過
- 【題組】關於上文所述文意,正確的選項是:(A)以童子的幼稚不知禮,來映襯曾子之至死守禮(B)子春曰:「止!」:表示樂正子春禁止童子接觸曾子之簀(C)「爾之愛我也不如彼」,其中的「爾、彼」,依序
- 下列何者是孔子用以稱讚顏淵「好學」?(A)不遷怒,不貳過 (B)不在其位,不謀其政(C)貧而無諂,富而無驕 (D)衣敝縕袍,與衣狐貉者立,而不恥
- 〈大同與小康〉一文中,提出了「大同」與「小康」兩種政治型態的不同。以下何者符合大同世界的敘述?(A)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B)大人世及以為禮。城郭溝池以為固,禮義以為紀(C)禹、湯、文、武
- 下列選項中,屬於孔子對士與君子的看法,「正確」的選項有幾?(甲)子曰:「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 (乙)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鬥;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色;及其老也
- 下列關於成語的正確用字,「完全無誤」的選項有:(甲)米珠薪貴 (乙)鍾鳴鼎食 (丙)杯水車薪 (丁)始作甬者 (戊) 破斧沉舟(己)偃苗助長 (庚)明察秋亳 (辛)懸梁刺骨 (A)一項 (B)二項
- 席慕蓉以青春為題,寫下傷春的感懷。在古典詩歌中以青春傷逝的主題亦屢屢可見。下列詩詞,何者最不近似? (A)摽有梅,其實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摽有梅,其實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傾筐塈(音ㄐˋ
- 下列「 」內的用字都有「轉品」的現象,請寫出其詞性轉變「正確」者:(A)人不相「非」:名詞轉品為動詞 (B)孔子「鄙」其小器:名詞轉品為動詞 (C)「遠」罪豐家:形容詞轉品為動詞 (D)舉家「
- 5 「凌霄」之姿:
- 關於《夢溪筆談》一書的敘述,何者正確?(A)用筆記形式撰寫,是沈括擔任校書郎時所撰寫(B)本書與明代 宋祁所著的《天工開物》同為中國科技方面的鉅著(C)在〈磁石指南〉一文中,說明磁針的各種裝置方
- 下列關於孟子選一文內容的闡述,下列說明何者正確? (A)「是故所欲有甚於生者,所惡有甚於死者」謂惻隱之心,人皆有之 (B)「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於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故患有所不辟也」意謂:
- 以下文句中「 」的詞性,「先動詞,後名詞」的選項是:(A)於是齊侯以晏子之「觴」而「觴」桓子(B)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C)是不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挾泰
- 以下有關宋代話本的介紹,哪些敘述正確? (A)「說話」 早在魏晉南北朝已成為說故事行業的代稱 (B)「話本」 是說話人用口語記錄的故事底本 (C)「平話」 是長篇故事中只說不唱的話本 (D) 話
- 下列選項「 」中修辭的說明,完全正確的是:(A)「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回文(B)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
- 「時間」是中國文學作品中普遍而重要的主題,作者往往藉著鮮明的時間意識表答他對生命的感懷。下列詩句中,屬於這種表現的選項是: (A) 從來繫日乏長繩,水去雲回恨不勝 (B)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
- 下列文句與〈發現事理的樂趣〉所呈顯的道理可相輔相成的選項是:(A)原子彈的研發就像其他類似的研究計畫,當你決意要做,為求成功,你就會持續做下去/擇善固執之(B)美不只存在眼睛看得見的形相、色澤
- 有關曹丕〈典論論文〉所陳述的文章觀點,何者正確?(A)認為文章寫作的基本道理相同,而文體作法各異,主張奏議宜理,書論宜實,銘誄尚麗,詩賦欲雅(B)認為文章創作與作家才情相關,各有風貌,而透過父兄
- 下列選項中關於各家思想的說明,何者正確?(A)農家:提倡絕聖棄智、君民並耕(B)儒家:主張尊王賤霸、愛無等差(C)法家:強調化性起偽、循名責實(D)道家:崇尚虛靜恬淡、小國寡民。
- 《孫子兵法》一書中分析了戰爭形勢,並探討作戰的策略與方式,被推崇為「武經」。以下關於《孫子兵法》一書內容的敘述,何者正確?(A)「怒可復喜也,慍可復悅也;亡國不可復存也,死者不可復生也。故明主慎
- 4 「輾轉」不可見:
- 3 吾諸兒「碌碌」:
- 2 「叨叨絮絮」地說:
- 7 四望「皎然」:
- 公共電視台連續劇「人間四月天」有許多經典對白,請根據對白內容與作者背景,判斷所言「正確」者:(A)「我不許你未來,我許你整個人,你擁有我的靈魂,就擁有了我的一切,我沒有別的再可以給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