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一、 文 章 解 讀 文 章 解 讀 ( 占 9 分 ) 閱 讀 框 線 內 朱 光 潛 〈 對 於 一 棵 古 松 的 三 種 態 度 〉 中 的 一 段 文 字 後 , 回 答 問 題 : (一 ) 作 者 指 出 木 商 、 植 物 學 家 和 畫 家 「 知 覺 」 同 一 棵 古 松 有 三 種 不 同 的 反 應 態 度 ,這 三 種 態 度 各 有 優 劣 嗎 ? 以 你 對 本 段 引 文 的 理 解 , 請 加 以 闡 述 說 明 。 (二 ) 閱 讀 了 作 者 這 一 段 文 字 後 , 依 據 它 的 意 旨 ,請 你 重 新 給 它 訂 個 題 目 , 並 簡 要 說明 你 的 理 由 。 答 案 必 須 標 明 (一 )(二 )分 列 書 寫。(一 )、(二 )合 計 文 長 限 150字 — 200字( 約 7行 — 9行 )。 假如你是一位木商,我是一位植物學家,另外一位朋友是畫家,三人同時來看這棵古松。我們三人可以說同時都「知覺」到這一棵樹,可是三人所「知覺」到的卻是三種不同的東西。你脫離不了你木商的心習,於是所知覺到的只是一棵做某事用值幾多錢的木料。我也脫離不了我植物學家的心習,於是所知覺到的只是一棵葉為針狀、果為球狀、四季常青的顯花植物。我們的朋友——畫家——什麼事都不管,只管審美,他所知覺到的只是一棵蒼翠、勁拔的古樹。我們三人的反應態度也不一致。你心裡盤算它是宜於架屋或是製器,思量怎樣去買它,砍它,運它。我把它歸到某類某科裡去,注意它和其它松樹的異點,思量它何以活得這樣老。我們的朋友卻不這樣東想西想,只在聚精會神地觀賞它的蒼翠的顏色,它的盤屈如龍蛇的線紋以及那一股昂然高舉、不受屈撓的氣概。 由此可知這棵古松並不是一件固定的東西,它的形象隨觀者的性格和情趣而變化。各人所見到的古松形象都是各人自己性格和情趣的返照。古松的形象一半是天生的,一半也是人為的。極平常的知覺都帶有幾分創造性;極客觀的東西之中都有幾分主觀的成分。
參考答案
無參考答案
內容推薦
- 二 、 文 章 分 析 文 章 分 析 ( 占 1 8 分 )閱 讀 框 線 內 文 章 後 , 回 答 問 題 :(一 ) 客 所 以 有 「 而 今 安 在 哉 」 的 感 歎 , 是 因 何 而
- 以下有關校園性平會的工作內容,何者為非?(A)推動社區有關性別平等之家庭教育與社會教育。(B)研發並推廣性別平等教育之課程、教學及評量。(C)性侵害犯罪事件通報。(D)統整學校各單位資源,擬定
-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作業處理的流程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接案後,在多久時間內處理完畢?(A)20天 (B)一個月 (C)兩個月 (D)三個月
- 按皮亞傑( J. Piaget )的「認知發展論」,人類的認知發展可分為四個階段,包括:(a)感覺動作期,(b)前運思期,(c)形式運思期,(d)具體運思期;這四個時期的正確排序為何?(A) a
- 按奧蘇貝爾( D. P. Ausubel )的「意義學習論」,結合舊概念與新概念而利於學習的教學步驟,稱之為何?(A)前導組織 (B)串聯組織 (C)銜接組織 (D)引導組織
- 外來的訊息經由感覺受納器接收,而極短暫地保留在記憶的儲存器中,這是何種類型的記憶?(A)感官記憶 (B)短期記憶 (C)運作記憶 (D)長期記憶
- 運用行為改變技術處理學生的行為問題,是屬於何種理論取向?(A)行為主義取向 (B)人本主義取向 (C)折衷主義取向 (D)以上皆非
- 人本主義心理學所提倡的各種教育改革方案中,最具特色的是開放教室的教學設計,關於「開放教室的教學設計」,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學生主導自己的學習(B)採固定課本式教材(C)採無隔間之開放教室(D
- 按馬斯洛( A. H. Maslow )的「需求層次論」,人類的多種需求,可依其性質分為七個層次,包括:(a)生理需求,(b)美的需求,(c)自我實現的需求,(d)知的需求,(e)愛與隸屬的需求
- 柏恩斯坦( B. Bernstein )曾研究不同社會階層的語言類型,發現中上階層的家庭,較重視子女語言的表達及抽象觀念的認識,他們的語言,屬於何種類型?(A)精密型( elaborated c
內容推薦
- 下列有關「直接教學法」的敘述,何者較不正確?(A)以學生為中心(B)強調練習與實作(C) 採取即時回應策略(D)行為分析理論為其主要依據
- 「轉銜計畫」主要是針對以下哪項需求設計內容?(A)升學或就業資訊(B)學生所需要的福利資源(C)學生在下一學習或工作階段所需要的能力(D)以上皆是
- 下列那一項有關「個別化教育計畫(IEP)」的描述不正確?(A)學校應對每位身心障礙學生擬定 IEP(B)IEP 應於開學後一個月內訂定完成(C)應屆畢業學生之 IEP 內容應包含轉銜服務項目第 6 頁
- 陳老師調整他的教學以因應班上所有學生的需求與學習型態,這種作法與下列何者有關?(A)多層次教學(multitiered instruction, MI)(B)區分性教學(differentiated
- 張生在班上常出現攻擊同學的行為,下述何種措施/策略較適於處理此一狀況?(A)區分性教學(differential instruction, DI)(B)介入反應模式(response to inter
- 對於傾向於圖像式思考的學生,教師提供較多圖像式的教材內容,這是屬於何種調整方式?(A) 學習內容 (B)學習歷程 (C)學習環境 (D)評量方式
- 下列哪一位台灣前輩藝術家非出身於中部? (A)李石樵 (B)陳慧坤 (C)廖繼春 (D)林之助
- 中世紀歐洲的教育思潮,最重視何種哲學觀?(A)人文主義(B)基督教神學(C)理性主義(D)自然主義。
- 量的研究的哲學根據是:(A)現象學 (B)邏輯實證論 (C)女性主義 (D)實驗主義.
- 理性主義的教學方法是(A)啟發教學(B)練習教學(C)欣賞教學(D)編序教學。
- 康德對於行為的善惡判斷相當重視:(A)行為結果(B)行為歷程(C)行為動機(D)動機與結果兼顧。
- 深信教育效能的是(A)人文主義(B)存在主義(C)經驗主義(D)理想主義。
- 認為「教育自身並沒有什麼目的,只有人、父母 教師才有目的」是那位教育學者的看法?(A)史賓塞(H . Spencer) (B)杜威(J . Dewey)(B)凱欣斯泰納(G . Kerschenste
- 美國學者布魯姆(B . Bloom)將教學目標分為那三大領域?(A)主學習、副學習、附學習 (B)記憶、理解、應用(C)德、智、群 (D)認知、情意、技能。
- 主張教育目的是使兒童固有本能能充分自由地自然發展的西方教育思想家是:(A)赫爾巴特(J . Herbart) (B)洛克((J . Locke)(C)盧梭(J . Rousseau) (D)蒙泰恩(M
- 下列那一項不適用於學障生的補救教學?(A) 行為改變技術(B) 多感官的教室佈置(C) 培養自我監控的習性(D) 運用視聽媒體來呈現教學資料
- 下列各項聽覺障礙學習輔具在課堂上的使用方式,那一項是恰當的?(A) 以障礙程度70 分貝以上的學生定為提供個人調頻系統的使用對象(B) 教師將調頻系統的麥克風垂掛於胸前或繫於腰際(C) 以聲音放
- 下列對於各程度聽覺障礙學童的口語能力描述,那一項是不正確的?(A) 先天性全聾的學生, 若無口語訓練或相關介入,不會有口語(B) 聽力損失在70-90 分貝的學童以裸耳完全聽不到一般正常音量的對
- 下列哪一組身心障礙組合最常伴隨語言障礙?(A) 聽覺障礙、嚴重情緒障礙、腦性麻痺(B) 智能障礙、學習障礙、聽覺障礙(C) 視覺障礙、自閉症、腦性麻痺(D) 注意力缺陷過動異常、自閉症、視覺障礙
- 下列學童在課堂上的四項表現甲、乙、丙、丁, 那些較可能需要特殊教育團隊的介入?甲. 口語表達上,無法分清 /ㄓㄔㄕ/ 和 /ㄗㄘㄙ/ 以及 /ㄣ/和/ㄥ/乙. 朗讀課文時,經常在不適當的文字間斷
- 不同的試題適用於評量不同層面的語言能力。請選出下列敘述中一項正確的歸類?(A) 語用題:「媽媽說: “小明該洗澡了”。 小明洗澡了嗎?」(B) 構詞題:「“廚房裡有白色的大的九個茶杯”。這句話怪
- 下列對於弱視(amblyopia)的相關敘述,那一項是不正確的?(A) 此類視障學生常有在眼前搖手擦眼等行為徵候(B) 無法靠眼鏡矯正視力(C) 單眼弱視常見於幼兒期即出現的斜視學生(D) 教室
- 下列對於情緒行為障礙學生的輔導,那一項是基本要件?(A) 了解與接納(B) 錯誤價值的澄清(C) 正向行為的增強(D) 協助認清其情感的真實面
- 一般公文蓋用機關印信之位置,以在何處之空白處用印為原則?(A)末頁右側偏上方(B)首頁左側偏上方(C)首頁右側偏上方(D)末頁左側偏上方。
- 依國有公用財產管理手冊規定,各機關每年度至少實施財產管理檢核幾次?(A)一次(B)二次(C)三次(D)四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