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1.扁鵲過齊,齊桓侯客之。入朝見,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將深。」桓侯曰:「寡人無疾。」扁鵲出,桓侯謂左右曰:「醫之好利也,欲以不疾者為功。」後五日,扁鵲復見,曰:「君有疾,在血脈;不治,恐深。」桓侯曰:「寡人無疾。」扁鵲出,桓侯不悅。後五日,扁鵲復見,曰:「君有疾,在腸胃間;不治,將深。」桓侯不應。扁鵲出,桓侯不悅。後五日,扁鵲復見,望見桓侯而退走。桓侯使人問其故。扁鵲曰:「疾之居腠理也,湯熨之所及也;在血脈,鍼石之所及也;其在腸胃,酒醪之所及也;其在骨髓,雖司命無奈之何。今在骨髓,臣是以無請也。」後五日,桓侯體病,使人召扁鵲;扁鵲已逃去。桓侯遂死。(《史記•扁鵲列傳》) 試問桓侯為何不信自己有疾?
(A) 身邊左右、醫官告誡桓侯勿輕信扁鵲。
(B) 桓侯本身先入為主的認為扁鵲欲欺無病為有病,以顯示自己醫術高明。
(C) 因桓侯不喜扁鵲危言聳聽,故產生反抗心理。
(D) 因扁鵲未曾遵守四診原則,僅就望診便妄言桓侯有疾,不夠嚴謹。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簡單0.762136
統計:A(11),B(157),C(24),D(7),E(0)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