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不知為了什麼,多年來我每興起出遊之念,最先想到的,常是京都。到了京都,我總是反覆的在那十幾二十處地方遊繞,並且我總是在門外張望,我總是在牆外佇足,我幾乎要稱自己是京都的門外漢了。有時我站在華燈初上的某處京都屋簷下,看著簷外的小雨,突然間,這種向晚不晚、最難將息的青灰色調,聞得到一種既親切卻又遙遠的愁傷,這種愁傷,彷彿來自三十年前或五百年前曾在這裡住過之人的心底深處。  我去京都,為了「作湖山一日主人,歷唐宋百年過客」(引濟南北極閣對聯)。是的,為了沾染一襲其他地方久已消失的唐宋氛韻。唐詩「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景象,中國也只少數古寺得有,京都卻在所多見。杜牧「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在今日,惟京都可以寫照。                                節選自舒國治〈門外漢的京都〉
8.根據上文所述,請問下列何者正確?  
(A)作者遊覽京都次數已多達十幾、二十次  
(B)京都古寺大多可令人感受到唐宋氛圍
(C)作者對京都一無所知,故自稱為「門外漢」
(D)杜牧「南朝四百八十寺」詩句,即描寫京都風貌。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適中0.5
統計:A(0),B(0),C(0),D(0),E(0)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