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30 閱讀下列甲、乙兩則評論,回答下列問題:(甲)「以子長、孟堅之識,為船山、亭林之文,敘述隋代以至甲午千餘年間之事,綱舉目張,鉅細靡遺,且包藏人類生存為歷史進化重心之奧義。」(張繼)(乙)「成長於窮苦農家,因此他的小說離不開臺灣農村的景觀。除去他的前輩作家鍾鐵民之外,他可以說是泥土味最重的農民作家。早期小說多有試探性的嘗試,把觸鬚伸到各階層民眾生活裡去,有時也表現出頹喪的歐美現代小說風格。從一九七一年所寫的〈跛腳天助和他的牛〉開始,堅定地捨棄現代主義的殘渣,走向描寫扎根於農村困苦的現實,而有劃時代的佳作出現。〈散戲〉發表於一九七八年,曾獲聯合報小說獎。〈散戲〉一作最能代表洪醒夫卓拔的小說技巧,把人生的真實和舞臺的人生溶化在同一個層次,正確地剖析臺灣社會從農業轉移到工業過程中,農村疲憊的現實。」(葉石濤)
(A)甲所評論的是《臺灣通史》;乙所評論的是洪醒夫
(B)甲讚美該書具有如史記、漢書的史識,且像兩位清初大思想家的文筆
(C)乙說明了該作者創作風格的變化,且讚美其關懷的主題能延伸至社會各階層
(D)甲提及了人類進化的原因;乙則說出了創新技巧的重要性
(E)甲、乙皆提及作家創作的時代背景,也說明其寫作的用心。第 9 頁,共 10 頁

參考答案

答案:A,B
難度:非常困難0
統計:A(0),B(0),C(0),D(0),E(0)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