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1.關於孔子、孟子、荀子之思想比較,說明正確的是:故□者,政事之紀也;詩者,中聲之所止也;○者,法之大分,類之綱紀也。故學至乎禮而止矣。夫是之謂道德之極。禮之敬文也,☆之中和也,詩、書之博也,春秋之微也,在天地之間者畢矣。君子之學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體,形乎動靜。端而言,蝡而動,一可以為法則。小人之學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間則四寸,曷足以美七尺之軀哉!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君子之學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學也以為禽犢。故不問而告謂之傲,問一而告二謂之囋。傲、非也,囋、非也;君子如嚮矣。(荀子〈勸學〉七、八段)
(A)在天道觀方面,三人皆以為「天」是與個人心性修養相呼應的道德天
(B)在人性論方面,孔孟皆主張性善,而主張「其善者偽也」的荀子,則成為法家創始者
(C)在禮治方面,孔子側重闡揚「禮」的內在精神,而荀子重視「禮制」的引導、約束力
(D)在政治思想方面,孔、孟傾向以德化民,孟子較明確提出「法後王」之說。而荀子則是主           張「法先王」,期望建立一個客觀的制度化社會

參考答案

答案:C[無官方正解]
難度:適中0.5
統計:A(0),B(0),C(0),D(0),E(0)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