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648.下列何罪不處罰預備犯?
(A)殺人罪
(B)放火罪
(C)擄人勒贖罪
(D)強盜罪
(E)搶奪罪
(A)殺人罪
(B)放火罪
(C)擄人勒贖罪
(D)強盜罪
(E)搶奪罪
參考答案
答案:E
難度:非常困難0
統計:A(0),B(1),C(0),D(0),E(0)
內容推薦
- 下列何者非屬必要共犯之犯罪類型? (A)刑法第一百三十七條之妨害考試罪(B)刑法第二百三十七條之重婚罪(C)刑法第二百三十九條之通姦罪(D)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之賭博罪
- 12如果我國立法者制定出如右的條文:「以不正方法侵害他人利益者,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此顯然係與「法治國家」之何項原則相抵觸?(A)法律保留原則(B)明確性原則(C)禁止溯及既往原則(D)比例原
- 12某甲涉嫌犯罪,於警詢中自白,並經承辦司法警察官記載於警詢筆錄中;惟其自白犯罪之內容,經查證認與事實不符。關於某甲自白不實並經記載於警詢筆錄部分,依實務見解,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某甲成立
- 12告訴乃論之罪,六個月的告訴期間,應自何時起算?(A)被害人知悉犯罪 行為及行為人時(B)犯罪行為完成時(C)被害人發覺犯罪行為時(D)偵查機關知悉犯罪行為及行為人時 165
- 12甲以FM2之藥劑將乙女迷昏,而加以性交,甲應論以:(A)普通強制性交罪 (B)加重強制性交罪(C)乘機性交罪(D)詐術性交罪
- 12我國刑法結果加重犯之本質,係綜合下列何種組合之構成要件的犯罪類型:(A)故意與過失(B)故意與故意(C)過失與過失(D)以上皆非
- 下列何者非刑法上之主刑?(A)死刑(B)拘役(C)褫奪公權(D)罰金
- 11竊賊甲以行竊之意思接近財物,並進而物色財物時,因聽聞警車聲,疑已行跡敗露,乃速離去,其竊盜行為屬: (A)障礙未遂 (B)中止未遂 (C)不能未遂 (D)預備之不罰行為 151
- 11警察甲巡邏途中,遇惡犬猛撲其身,甲出於不得已而將其射殺,甲應論以: (A)業務上之正當行為,不罰 (B)正當防衛,不罰 (C)緊急避難,不罰 (D)毀損罪
- 11行為人利用電腦網路散布電腦病毒程式,致數人之電腦檔案因而受損,應依下列何罪處斷? (A)第三百五十二條之毀損文書罪 (B)第三百五十八條之入侵電腦罪 (C)第三百五十九條之變更或刪除他人電磁
內容推薦
- 16關於刑法第二百二十二條加重強制性交罪,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係侵害個人法益 (B)須三人以上共同犯之者,方構成本罪 (C)須攜帶兇器犯之者 (D)須對未滿十六歲之男女犯之者.
- 20關於刑之酌科及加減,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刑法第五十九條之酌量減輕其刑,必於犯罪之情狀,在主觀上足以引起一般同情 (B)第五十八條所稱因犯罪所得之利益,包括犯罪行為後所可能得到之利益 (
- 學者聖吉(P. Senge)在學習型組織一書中提到「煮蛙的譬喻」,用來說明組織的學習障礙,此一譬喻意指為何? (A)組織之所以失敗,肇因於專注個別的事件 (B)組織之所以失敗,肇因於不知適應漸進的改變
- 0有些病毒(Virus)與寄主的關係被稱為主奴關係,這是由於病毒 (A)能以蛋白質外鞘控制寄主 (B)能以酵素控制寄主 (C)能以核酸控制寄主 (D)能以分泌物控制寄主。
- 0若環境中水分與營養供應不缺,溫度適宜,且又能將其產生之毒素隨時清除,則細菌的分裂增殖可以 (A)分裂至某一定次數後停止 (B)無限制的分裂下去 (C)每次分裂所需的時間愈來愈短 (D)以上皆非
- 0引起白喉的細菌內,常有噬菌體存在而不致被破壞,此乃因為 (A)白喉菌可以控制噬菌體的活動 (B)噬菌體DNA的複製與白喉菌的分裂同時發生 (C)此噬菌體無致病力 (D)該噬菌體為白喉菌所吞食。
- 2人類的膽汁含有膽鹽,能將脂肪變成脂肪小球,此作用稱為 (A)乳化 (B)消化 (C)溶解 (D)分解。
- 2人體消化系統所分泌的消化液中,不含消化酵素的是 (A)胰液 (B)膽汁 (C)胃液 (D)腸液。
- 300.小腸絨毛內的微血管無法吸收下列那種養分? (A)葡萄糖 (B)胺基酸 (C)大部分的脂肪酸.甘油 (D)鹽類。
- 便條較不正式,所以不適用於:(A)同事 (B)深交的朋友 (C)下屬 (D)長輩
- 下列何者不是便條的異名:(A)小札 (B)短箋 (C)書牘 (D)短書
- 古書中的「刺」、「謁」,即今日的:(A)書信 (B)便條 (C)名片 (D)啟事
- 以名片作便條使用,若正文寫在背面,署名可以何者代替?(A)名正具 (B)踵謝 (C)不具名 (D)知名不具
- 依下列敘述何者不是「認識自己」的定義?(A)應該要強化自己的優點,增加自己的自信心(B)無法改變的弱點, 應該學習去接納它(C)沒有不能克服的弱點(D)一味執著於不能改變的事實,可能會妨礙自我潛能
- 探討中國古代的傳說和神話,有什麼歷史意義呢? (A)可了解中國人的幻想能力 (B)可知道中國歷史中盡是一些荒誕不經的內容 (C)可證明我們都是伏義與女媧的後代 (D)其中保留了若干遠古歷史的痕
- 商代中央政府官職中的「小耤臣」係擔任那方面的工作? (A)管理羌奴 (B)農業事務 (C)祭祀占卜和文字記錄 (D)負責邊地防衛。
- 「黃河是中國文明的母親」這句話如今需要修正。因為考古學家發現,中原地區的史前聚落,多在黃河支流附近。因此我們可以推測中國史前人類選擇居住的條件是什麼? (A)住大河兩側,以便灌溉 (B)選近水
- 依考古資料,中國何時開始進入青銅器時代? (A)大坌坑文化 (B)龍山文化 (C)夏朝 (D)商朝前期。
- 從考古挖掘看,史前中國文明發展的情形,下列哪一項說明是正確的? (A)源起中原、北方,再由此擴散至四方 (B)長期以來一直是東西兩個文明並立 (C)同時分區發展 (D)西來說為事實。
- 堯舜禪讓之舉,今人應如何解讀? (A)是堯舜崇聖偉大的特殊表現 (B)是中國王朝形成初期傳位之常制 (C)是部落聯盟推舉共主之痕跡 (D)是游群穴居時代常見之舉。
- 目前世界最早稻米栽培紀錄出現於那一文化? (A)龍山文化 (B)河姆渡文化 (C)良渚文化 (D)半坡村文化。
- 啟伐有扈代、后羿代夏反映哪一歷史現象? (A)外患嚴重 (B)部落爭戰連連 (C)中原、長江長期處於對立 (D)世襲制的挑戰仍大。
- 黃帝、堯、舜約當考古的哪一時期? (A)山頂洞人時期 (B)龍山文化時期 (C)二里頭文化時期 (D)仰韶文化時期。
- 在文字記載出現之前,人類已經歷漫長的文化演進過程。考古學者觀察其間的變化,運用那類發掘到的資料,作為分期的標準? (A)發掘出的人類遺骸 (B)人類使用的工具 (C)遺址中動植物殘留 (D)遺
- 我們今日對於井田制度的了解,下列何者「錯誤」? (A)不一定拘泥於九百畝,公田也未必一定在中間 (B)定期重新分配份地,以求力役生產的平均 (C)為了增加生產,每戶農民土地分配可能有多寡之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