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艾斯納(E. W. Eisner)所提出的「表意目標」具有什麼特質?
(A)確定學習結果
(B)指出學生的工作或項目
(C)確定學生所經歷的情景
(D)指出學習活動應展示的行為
(A)確定學習結果
(B)指出學生的工作或項目
(C)確定學生所經歷的情景
(D)指出學習活動應展示的行為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適中0.595706
統計:A(155),B(223),C(3580),D(1338),E(0)
內容推薦
- 陳老師在設計「生命週期」課程時,關注學科知識結構的「概念結構」,並配合學生的「認知結構」,讓學生學習探究逐漸加深加廣的複雜概念。請問何老師的課程設計屬於下列哪一種?(A)潛在課程 (B)經驗課
- 家長們鑑於孩子的考試壓力太大,希望學校能發展多面向的課程與教學活動,並透過多元方式評量學習成果,同時也要求教育當局「教育鬆綁」。依謝富勒(I.Scheffler)的觀點,「教育鬆綁」屬於哪一種性質的語
- 教師在撰寫教學設計中所列舉的「行為目標」,不具備下列什麼功能?(A)準備功能 (B)測驗功能 (C)診斷功能 (D)選擇功能
- 下列何者不是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之政策目標?(A)消除明星高中 (B)提升國民素質 (C)縮小教育落差(D)引導學生適性發展。
- 法國社會思想家布迪爾(P. Bourdieu)認為導致勞動階級兒童學習失敗率較高的最重要因素是下列哪一項?(A)社會資本 (B)經濟資本 (C)文化資本 (D)象徵資本
- 王老師對於下列有關「操作制約」的了解和敘述,何者錯誤?(A)包含刺激弱化(消弱)的概念 (B)重視個體對刺激物的辨別(C)藉由運用增強物以改變個案行為 (D)反應者的行為是一種嘗試錯誤的行為
- 依據「性別平等教育法」之規定,國民中小學每學期應實施性別平等教育相關課程或活動至少幾小時?(A)二小時 (B)四小時 (C)六小時 (D)八小時
- 教師為了引起小朋友的注意力而說起學校附近一間空屋的鬼故事傳說。依據皮德斯(R. Peters)的理論,教師這項教學行為不符合教育活動的哪一個規準?(A)自願性 (B)認知性 (C)程序性 (D)價值性
- 葉老師在充實學生的事實知識後,透過引導學生列舉(listing),進而歸類(grouping),然後再予以分類(categorizing)或標識(labeling)。下列何者最能反映此思考教學
- 下列哪一項想法誤解了「認知學徒制」(cognitive apprenticeship)的意義?(A)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教師應予適當的協助(B)當學生逐漸精熟之後,教師應減少支持(C)認知學徒
內容推薦
- 請從下列四組選項中,選出具有擴散性質的問題。(A)你可以修改這個電腦程式嗎? (B)從新聞報導中你知道了些什麼?(C)可不可以告訴我們地球暖化的情形? (D)灰姑娘會遇上仙女嗎?
- 傳統上,3R 常被視為基礎教育的核心目標。下列何者為3R?(A)reading, writing, arithmetic (B)reading, writing, reviewing(C)re
- 教師對學生說:「你們要認真地把單字寫整齊,不然我讓你們重寫。」這句話是應用了哪一種行為制約理論?(A)負增強 (B)正增強 (C)消退 (D)懲罰
- 下列哪一種哲學取向,嘗試釐清教育論述中的曖昧語言和錯誤邏輯,以澄清教育語言?(A)規約的哲學 (B)思辨的哲學 (C)批判的哲學 (D)分析的哲學
- 下列哪一位學者倡導「課程即研究假設」的觀點?(A)泰勒(R. Tyler) (B)史北克(M. Skilbeck) (C)史登豪斯(L. Stenhouse) (D)華克(D. Walker)
- 依據Stufflebeam(1983)所主張的「CIPP」評鑑模式,第一個「P」代表什麼意思?(A)投入評鑑 (B)過程評鑑 (C)結果評鑑 (D)背景評鑑
- 當小朋友都很專心聽教師說故事時,小一就會發出怪聲音,如果教師越注意他、越制止他,他發出怪聲的頻率就越高。這時候教師較適合用下列哪種方法來協助小一改善此行為?(A)消弱法(extinction)
- 皮亞傑(J. Piaget)的認知發展理論,所受到的主要批評為何?(A)難以解釋認知結構中量的改變 (B)低估青少年期的形式運思能力(C)低估兒童期的認知思維能力 (D)將認知發展階段的順序倒
- 列對九年一貫課程的述敘,何者是正確的?(A)培養學生七大基本能力 (B)將學科統整為十大領域(C)基本教學節數佔80%,彈性教學節數佔20% (D)以課程標準取代課程綱要
- 林教授上教育思潮課時有關教育思想家的主張之敘述,何者正確?(A)盧梭(J. -J. Rousseau)強調教育的目的在於批判意識的發展(B)馬瑞坦(J. Maritain)認為教育的主要目標在
- 維高斯基(Vygotsky)認為學習需要經過一種立基於社會文化情境的中介(Mediated)歷程,而他認為最重要的中介物是什麼?(A)圖表 (B)數字 (C)形式 (D)語言
- 林老師想要促進學生之間面對面的接觸及溝通互動,則林老師應該要採用下列哪一種教學方法比較適當?(A)小組討論 (B)個別教學 (C)講述教學 (D)協同教學
- 小明在閱讀教科書時,能夠了解那些段落是自己較不容易學習的部份,進而用較多的時間去反覆閱讀。上述行為說明小明具備下列何種能力?(A)後設認知(metacognition) (B)分散練習(dis
- 多數教師常用的「代幣酬賞制」,是應用了何種學派的理論?(A)工具制約理論 (B)古典制約理論 (C)社會學習理論 (D)認知學習理論
- 下列哪一位社會學者曾將社會比擬為有機體,為了適應環境而經歷了由簡單到複雜的演化過程?(A)馬克思(K. Marx) (B)斯賓賽(H. Spencer) (C)孔德(A. Comte) (D)
- 關於廣域課程設計的描述,下列何者是錯誤的?(A)可應用模組或彈性課表 (B)亦可稱為科際整合設計(C)使學生得到整合的知識概念 (D)讓學生領會不同學科內容之間的關聯
- 曾老師想要透過發現式學習發揮最大之功效則曾教師在教學歷程中應把握哪些原則1)安排適當情境 2)可提出爭議性問題 3)經常指名優秀學生回應作為示範 4)提供方向或線索以引導學生發現知識(A) 1
- 江老師想要了解新班級的學生,他將學生的家庭社經地位、過去學業成就等因素,先擱置一旁,純粹以自己的覺察與省思去理解學生,這是基於哪一學派的主張?(A)進步主義 (B)存在主義 (C)永恆主義 (
- 「編序教學法」的理論基礎是什麼?(A)認知心理學 (B)人本心理學 (C)社會心理學 (D)行為主義
- 下列何者不屬於「量化研究」的哲學背景?(A)經驗主義 (B)科學主義 (C)現象學 (D)實證論
- 關於知識/權力的論述,下列哪一項描述不是傅柯的觀點?(A)知識是內在理性的展現(B)知識是一種權力論述(C)教育決策是在社會關係中運作(D)教育決策不能決定何謂真理知識
- 吳老師想要使用主題網發展主題活動,於選擇主題後,接下來的步驟是什麼?(A)寫下目標→寫下概念→寫下活動→畫主題網 (B)寫下概念→寫下活動→畫主題網→寫下目標(C)畫主題網→寫下目標→寫下概念
- 下列各表述句中,哪一句具備「有效讚美」的原則?(A)小明做到了,你也做到了,不錯。 (B)你能達到老師的要求,很棒。(C)你比上次進步了10 分,很好。 (D)你這次表現做得很好。
- 依蓋聶(Gagne)的學習階層理論,哪一種學習層次最高?(A)訊號學習 (B)概念學習 (C)問題解決 (D)原則學習
- 請從下列問題選出屬於布盧姆(Bloom)分類法中「理解」層次的問題:(A)誰可以在這篇文章中找到「擬人法」的例子? (B)張愛玲是一位偉大的作家嗎?(C)台灣處於地震帶,如果遇到地震你會如何處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