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有一則關於父親求學的故事,我想對父親最是刻骨銘心,恐怕影響了他的一生。父親五歲在家鄉山尾村就讀私塾,後來鄰村六塘圩成立了一間新式小學,師資較佳,父親的滿叔志業公便帶領父親到六塘父親的八舅父馬小甫家,希望八舅公能幫助父親進六塘小學。八舅公家開當鋪,是個嫌貧愛富的人,他指著父親對滿叔公說道:「還讀什麼書?去當學徒算了!」這句話對小小年紀的父親,恐怕已造成「心靈創傷」(trauma)。父親本來天資聰敏過人,從小就心比天高,這口氣大概是難以下嚥的。後來得滿叔公之助,父親入學後,便拚命念書,發憤圖強,雖然他日後成為軍事家,但他一生總把教育放在第一位。在家裡,逼我們讀書,絕不鬆手,在前線打仗,打電話回來給母親,第一件事問起的,就是我們在校的成績。大概父親生怕我們會變成「紈袴子弟」,這是他最憎惡的一類人,所以我們的學業,他抓得緊緊的。到今天,我的哥哥姊姊談起父親在飯桌上考問他們的算術「九九表」還心有餘悸,大家的結論是,父親自己小時讀書吃足苦頭,所以有「補償心理」。  ……  從前在桂林,父親難得從前線回來。每次回來,便會帶我們下鄉到山尾村去探望祖母,當然也會去祭拜榕華公的陵墓。那時候年紀小,五、六歲,但有些事卻記得清清楚楚。比如說,到山尾村的路上,在車中父親一路教我們兄弟姊妹合唱___作詞的那首〈滿江紅〉。那恐怕是他唯一會唱的歌吧,他唱起來,帶著些廣西土腔,但唱得慷慨激昂,唱到最後「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他的聲音高亢,頗為悲壯。很多年後,我才體會過來,那時正值抗戰,烽火連城,日本人侵占了中國大片土地。___興復宋室,還我河山的壯志,亦正是父親當年抵禦外侮,捍衛國土的激烈懷抱。日後我每逢聽到〈滿江紅〉這首歌,心中總有一種說不出的感動。(節錄自白先勇〈少小離家老大回—我的尋根記〉)
36. ( )文中作者父親最憎惡的一類人就是「紈袴子弟」,下列詞語意義,與「紈袴子弟」意義相近的選項是: 
(A)不具之人 
(B)膏梁子弟 
(C)故家子弟 
(D)土豪劣紳。

參考答案

答案:A,B,D
難度:適中0.5
統計:A(0),B(0),C(0),D(0),E(0)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