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倘若哲學的「我從那裡來?」得不著一個答案,它還有什麼值得提出的呢?我還是先前那個平庸無奇的說法:它使我們在迷失中不斷提出問題。迷失,這是我給我自己的一項功課;它的用意是:即使答案永不出現,我仍然要換一個方式繼續追問下去。同樣地,我也希望你在得到一個看來確鑿不移、果真就是答案的東西的時候,容有片刻的迷失。那樣,我才敢於和你說說我、我的父親、我父親的父親⋯⋯所曾經以為確鑿不移的東西。(張大春《聆聽父親.我從那裡來》)
29、本文主要訴說的對象是:
(A)自己的小孩
(B)自己的孫子
(C)自己的父親
(D)自己的祖父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簡單0.82971
統計:A(687),B(12),C(73),D(31),E(0)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