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6. 下列何種課程設計模式最能突顯「情境模式」的特色?
(A)以學校所處的社區文化作為課程設計的參考
(B)以教育部頒布的課程綱要進行課程目標規劃
(C)以虛擬實境的方式進行課程設計與教學創新
(D)以學生學習歷程和教師專業思考作為課程設計焦點
(A)以學校所處的社區文化作為課程設計的參考
(B)以教育部頒布的課程綱要進行課程目標規劃
(C)以虛擬實境的方式進行課程設計與教學創新
(D)以學生學習歷程和教師專業思考作為課程設計焦點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簡單0.743375
統計:A(1066),B(17),C(152),D(199),E(0)
內容推薦
- 王老師教「認識社區」單元時,把學生五人編成一組,將教材內容分成休閒、文化、商業、機構、人口五個主題。各組分配到相同主題的同學組成專家小組,一起進行資料的蒐集與研讀。之後,學生再回到原來的小組,
- 下列詞語中,字音完全正確的是哪一個選項?(A)悼亡:ㄉㄧㄠˋ ㄨㄤˊ (B)慧黠:ㄏㄨㄟˋ ㄐㄧㄝˊ(C)緋紅:ㄈㄟˇ ㄏㄨㄥˊ (D)饕餮:ㄊㄠ ㄊㄧㄝˋ
- 下列何者屬於價值判斷的問題?(A)安樂死應該合法化嗎?(B)孤兒院都收留哪些類型的兒童?(C)為什麼夏天台北盆地不但炎熱又經常下雨?(D)有些人不喜歡搭飛機是因為飛機可能失事嗎?
- 某次期末考,班上 50 位學生中,除了兩位得分很低,絕大多數學生都很接近滿分。這一種成績分布型態屬於下列何者?(A)正偏態 (B)負偏態 (C)常態分配 (D)雙峰分配
- 麗麗老師進行教學時,讓原住民學童從快失傳的手工藝、家家戶戶會做的醃魚、老祖母的織布中,發現科學概念。這種作法屬於下列哪一種教學取向?(A)直接教學 (B)間接教學(C)文化回應教學 (D)連結式
- 下列敘述何者符合文化回應教學法之原理?(A)教學目標主要在提升弱勢族群之學習成就(B)教學目標主要在批判社會中主流文化之價值(C)不同文化背景的學生,不能在同一組進行學習(D)教師應認知學生的
- 若有兩款光碟機分別標示為 40x 與 20x,此標示主要指的是下列哪一項差異?(A) 光碟尺寸大小,40x 為 20x 之兩倍 (B) 光碟重量,40x 為 20x 之兩倍(C) 資料存取速度
- 實作評量常會因為評分者誤差而影響其信度與效度。下列哪一項不是評分者誤差的來源?(A)教師為了方便,僅以一次評量結果充當學生的整體學習成就(B)教師無法評量學生在真實情境下應用知識與技能的能力(
- 關於課程設計情境模式的敘述,下列何者為非?(A)重視課程設計的脈絡分析(B)目標是動態的,可不斷修正(C)強調課程發展的價值性與實用性(D)採事先設定之直線進程,順序是固定的
- 有關課程發展情境模式的描述,下列何者正確?(A)須事先考量社會文化的脈絡 (B)須事先設定評量的標準(C)須事先考量目標的優先性 (D)須事先陳述學習結果
內容推薦
- 下列文句「 」內的成語,使用最為適當的是哪一個選項?(A)今日分手各奔西東,他日重逢,不論「乘車戴笠」,仍是相知好友(B)走在五光十色,車水馬龍的街頭,使人感到「人心惶惶」,茫茫無依(C)不先整
- 小雄是一位個性害羞的男生,講話聲調比較細柔,動作舉止也較為「女性化」,班上有些同學會笑他「娘娘腔」或「不男不女」。對於這些學生的不當行為,教師應如何進行輔導?(10 分)
- 下列何者屬於「我―訊息」(I-message)?(A)你總是缺交作業,屢勸不聽,我不知道該怎麼辦!(B)你經常缺交作業,我沒有辦法了解你的學習情形,讓我很困擾!(C)你怎麼又缺交作業了!這次又是
- 下列有關訊息處理理論中「編碼」過程的陳述,何者錯誤?(A)編碼是記憶術的一種策略(B)編碼是一種將訊息意義化的過程(C)編碼是學生自行擬題、解題的過程(D)編碼可將短期記憶轉化為長期記憶
- 下列何者較符合形成性評量的性質?(A)教師上數學課前,先讓學生做個小測驗,了解學生的程度(B)教師在講解兩遍數學解題方式後,進行小測驗,了解學生的學習情形(C)教師上了一學期的數學後,進行測驗
- LCD 顯示器的規格決定其品質,下列哪一項關於「規格與品質關係」的描述最恰當?(A) 亮度愈低愈好 (B) 螢幕尺寸愈小愈好(C) 對比愈低愈好 (D) 反應時間愈快愈好
- 請說明合作學習教學法的意義(5 分),並比較合作學習小組與傳統學習小組之間的差異(至少五項,5 分)。
- 相較而言,下列敘述何者最接近「教師即研究者」的理念?(A)甲老師積極參加各項研習,充分展現研究的精神(B)乙老師正在進修碩士學位,充實有關研究的能力(C)丙老師改善各種教材教法,提升教學品質與
- 下列有關建構主義教學觀點的敘述,何者正確?(A)教師的角色是知識的傳授者(B)教師不必有教學計畫和準備(C)學生的社會互動可增進學習(D)學習是刺激與反應之間的連結
- 「多學科課程」及「科際整合課程」為主題統整課程的兩種型態。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前者以學科知能的學習為主,後者則不重視學科知能(B)前者不同科目並列且有明顯界線,後者則已打破科目界線(C)前
- 試問二進位數字 01011010 轉為十六進位數字的結果為下列何者?(A) 49 (B) 5A (C) 60 (D) 6B
- 面對十二年國教的實施,當前教師所應承擔的課程角色已有別於過去。請提出四項 教師應有的新角色,並加以說明之。(10 分)
- 教師觀察小明上課時坐不住,每隔不到 10 分鐘就會離開座位。有一節課,小明專注地坐在位子上寫作業超過 10 分鐘,教師見狀給予口頭稱讚。此作法屬於下列何者?(A)行為塑造法 (B)行為契約制(
- 下列有關選擇題和申論題的敘述,何者最適切?(A)選擇題對知識評量的客觀性較佳(B)選擇題易測量高層次的能力(C)申論題內容取樣的代表性較佳(D)申論題評分者一致性較高
- 劉老師在批改一份自然科高層次推理能力之實作型試題(分數介於 0~6)時,對學生錯別字、文法、標點等錯誤斟酌小扣 1 分,以提醒學生注意表達與溝通。劉老師的作法對測驗結果的何項特質影響最大?(A
- 「管理控制滑鼠、鍵盤、印表機等輸入輸出設備,讓使用者能方便操作」是作業系統的哪一項功能?(A) 效能監督 (B) 記憶體管理 (C) 週邊設備管理 (D) 使用者介面管理
- 一、論文(七十分)爭千秋之名,謀萬民之利
- 下列何者不屬於實作評量?(A)英文課老師採口試方式評量學生的口說能力(B)家政課老師請學生上台示範製作麵包的流程(C)服務學習課程要求學生參與社區服務並製作學習檔案(D)體育課老師設計 50
- 林老師在教完某單元後,將教學內容分成五部分,分別設計闖關遊戲,若學生答對第一個關卡的問題,便可獲得獎卡,並進行到下一關,若失敗則須重來。每次闖關失敗重新闖關前,學生有五分鐘時間可以回到座位複習
- 下列有關稱謂用語,哪一個選項有誤?(A)稱自己已歿的父親為「先考」 (B)稱他人父子為「賢喬梓」(C)稱自己教導的學生為「受業」 (D)稱世交晚輩為「世兄」
- 承第24題,試問那些方塊扮演供應能量者角色?(A) (X3,X5) (B) (X1,X3,X5) (C) (X4,X5) (D) (X4,X3,X5)
- 蔡老師在偏遠地區的學校任教,準備高年級的社會領域課程時,發現課本中所舉的實例,如捷運或銀行,都是任教學校社區所缺乏的。因此,蔡老師使用網路資源輔助學生了解課本的實例。蔡老師的課程實施觀點為下列
- 如圖(十五)所示之電路,方塊內電路僅含線性電阻,Ii為流經某一電阻Ri之電流且μ=1。表一為不同VS1及VS2狀況下所測得之Ii及Vout 值,試求狀況四之Vout =? (A) 17/13
- 左圖所示換向閥,中位流路模式名稱為 (A)中位開路型(B)中位串聯型(C)中位閉路型(D)中位入口閉路型。
- 「須」與「需」是兩個意義不盡相同的同音字,一般人在使用時經常混淆。下列語詞「須」、「需」二字使用正確的是哪一個選項?(A)供「須」失調 (B)不時之「需」 (C)急「須」徵才 (D)生活「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