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 請回答 35-36 題:由於國家認同的根本歧異,執政黨與反對黨在兩岸關係議題上,總是陷入衝突對立,近日政府推動與中國簽署「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即再次引發兩黨對決。國民黨的基本思維是:兩岸經貿關係的增進,與台灣在全球自由貿易潮流中的競爭力,乃緊密結合,而且不涉及主權或政治談判。民進黨的基本思維是:過度依賴大陸市場即「親中」,將邁向終極統一,是主權淪喪,而且中國的政治意圖明顯。若雙方堅持立場,公民投票恐將成為對決的最後手段。 ◎ 總統馬英九強調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勢在必行,且利大於弊;至於民進黨要求 ECFA 交付公投,總統表示反對,主張涉及主權議題才須公投,公投不宜太氾濫。對於民進黨批評 ECFA 是賣身契,一旦簽了就會邁向終極統一,馬總統也提出反駁,總統說,ECFA 內容不會有任何條款說是一國兩制。馬總統表示,ECFA 現在只是一個概略名稱,將來還要經過雙方共同協商決定,也要在國內經過相當程序的討論。【2009/05/29 聯合晚報】 ◎ 民進黨全力推動 ECFA 公投,黨主席蔡英文駁斥說,東協加一非台灣主要競爭者,東協加三「還在天上」,政府卻以這兩個不存在的理由指簽 ECFA 有急迫感,如果不是「胡六點」框架,不知總統決策基礎為何?若與中國簽 ECFA 有好處,為什麼韓國還在考慮要不要和中國簽?政府一頭熱要和中國簽 ECFA,將導致談判人員無籌碼可用,讓中國予取予求。【2009/06/29 聯合報】
35. 目前政府將堆動與中國簽署「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馬總統認為勢在必行、利大於弊;執政者若只有考慮國際經貿的背景因素,能支持政府決定此政策的理由中,以下選項何者較不可能?
(A) 中國整合東南亞國協,將成立自由貿易區
(B) 因應全球經濟不景氣,實行經貿保護主義
(C) 符合自由貿易潮流,有利提升台灣競爭力
(D) WTO 眾多會員國與中國簽署自由貿易協定。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適中0.5
統計:A(0),B(0),C(0),D(0),E(0)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