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4. 我國法律中,對於違法持有刀械彈藥之不法行為,在《刑法》第187條有公共危險罪專章作出規範,在《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又有重複之規定,則逕行適用《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請問:應該如何解釋這種情況?
(A)公法優於私法
(B)特別法優於普通法
(C)條例位階高於《刑法》
(D)《刑法》罰則不夠周全。
(A)公法優於私法
(B)特別法優於普通法
(C)條例位階高於《刑法》
(D)《刑法》罰則不夠周全。
參考答案
答案:B[無官方正解]
難度:簡單0.888889
統計:A(1),B(8),C(0),D(0),E(0)
內容推薦
- ※所謂正當性(legitimacy)是指國家的權力行使是否被人民視為合理。例如:為了抵禦外敵入侵,國家徵調人民服役,被視為正當且合理。但如果只是為了滿足統治者的野心,便發動戰爭,徵召人民入伍,並提高徵
- 小馬主張「惡法非法論」,何者是他的理念? (A)強調正義與個人基本權利的不可侵犯 (B)強調秩序對社會的功能 (C)強調執法與守法的重要性 (D)修改法律是結束惡法的手段。
- 高中生活適應的問題主要包括下列何者?(甲)情感生活的穩定;(乙)學業適應問題;(丙)師生互動問題;(丁)同儕人際關係問題;(戊)常規適應問題。以上正確的是: (A)甲乙丙 (B)乙丙丁戊 (C)
- 台灣與巴布亞紐幾內亞建交金援 3,000 萬美金,遭兩名台籍外交掮客侵吞案持續升高,雖然全案已經進入司法程序,但前行政院副院長邱義仁和前外交部長黃志芳,都在 2008 年 5 月 6 日宣佈辭職
- 【題組】(56)若業者要續提行政訴訟,下列條件何者為非? (A)不服訴願結果 (B)訴願機關3個月內不回覆 (C)應向高等行政法院提出 (D)提出前須先申請審查。______
- 「它的內容層次比法律規範的更高、更理想,也更不容易達成,但卻是人生的首要價值。」請問:「它」是指下列何者? (A)風俗習慣 (B)道德 (C)宗教戒律 (D)憲法。
- 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個人適應並改善環境的能力,教育的內涵應包括公民素養,而公民素養為公民參與公共生活的基礎,現在社會的公民素養需要注意下列哪些?(甲)落實法治觀念;(乙)重視公德與公義;(丙)強調溝
- 【題組】(54)承上一題,若甲、乙雙方和解條件未談攏,雙方進入訴訟程序後,在法官面前達成和解條件,乙願賠償甲的醫藥費等損害時,就稱為: (A)刑法上的和解 (B)訴訟外的和解 (C)民法上的和解 (D
- 【題組】從前任總統所涉及案件之司法程序關之,有關刑事訴訟與法院管轄權的規範,以下敘述何者正確?甲、地方法院以法官 3 人組成合議庭為審理原則;乙、因涉嫌犯罪地點在台北,故台北地方法院為本案管轄
- 下列有關政務官及事務官之敘述,何者正確? (甲)政務官:政黨政治的理念,須經執政黨同意提請任命,屬政治性任命人員,負責政策之制訂,因此必須隨政黨政治之更替而進退;(乙)事務官:由考試院對外公開考
內容推薦
- 個人願意尊重群體中陌生第三人的尊嚴與權利的態度稱之為何? (A)認同感 (B)公德心 (C)同理心 (D)正義感。
- 關於現代法律的定義,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法律是人類社會生活規範之一種 (B)是由國家所制定的行為規範 (C)以國家強制力為其實現的手段 (D)與道德為一體兩面,其內涵與道德完全相同。
- 警察若為辦案需要,進行必要的搜索與監聽,須按一定的程序先申請搜索票和監聽票。這種作法是落實法治的何種精神? (A)依法執行職務,確保人民基本權利 (B)政治責任的承擔,對於政策的負責 (C)國
- 下列哪一種權利最能說明「人民是頭家」的意涵? (A)受益權 (B)平等權 (C)自由權 (D)參政權。
- 民主憲政國家的政府機關,其運作必須受到憲法拘束,即政府權力的行使應循法律規範,此為遵守何種原則? (A)權力分立 (B)釋憲 (C)法治 (D)直接民權。
- 下列何者是行政機關適用法律的原則? (A)依法獨立審判 (B)不告不理 (C)積極依法行政 (D)只能依據法律不能制頒命令。
- 民國70年代政府開放辦報、組黨,這些政策與我國《憲法》規定的哪些人民基本權利相關?(甲)言論自由;(乙)出版自由;(丙)請願自由;(丁)集會結社自由;(戊)祕密通訊自由 (A)甲乙丁 (B)甲
- 以下關於比例原則之敘述,何者錯誤? (A)在《憲法》及《行政程序法》上均有規定 (B)比例原則之適用領域,並不包括給付行政 (C)主要內容包括目的、手段及利益均衡 (D)《行政程序法》第7條為
- 下圖為 年臺灣主要貿易對象示意圖。請回答下列問題:【題組】(1)由圖中可看出近幾年臺灣對中國與香港的貿易呈現何種現象? (A)臺幣升值 (B)貿易順差 (C)貿易負債 (D)貿易逆差。
- 我國《憲法》中未明文規定,依司法院大法官解釋,仍屬人民之基本權利者為何? (A)參政權 (B)工作權 (C)人身自由 (D)資訊隱私權。
- 依據行政程序法之規定,行政機關於作成限制或剝奪人民自由或權利之行政處分前,當事人可享有之程序上的權利有哪些?(甲)陳述意見的權利;(乙)訴願權;(丙)聽證權;(丁)閱覽卷宗權。以上正確的是:
- 下列何種情況之下,我們才可以斷言被告確實有犯罪的事實,可以將其視為罪犯? (A)被告被檢察官起訴時 (B)被告經法院三審定讞,判刑確定時 (C)被告遭地方法院判刑,但被告仍願意再行上訴 (D)
- 當我們向建設公司購買一棟新建好的房屋時,契約上的賣方是一家公司;當我們向銀行貸款時,借貸金錢給我們的,也不是某個特定的人,而是這家銀行。上述的例子正說明哪一事實? (A)法律上的權利主體只限於
- 依司法院大法官解釋,憲法上之法律保留原則不僅規範國家與人民之關係,亦涉及何者間之權限分配? (A)行政、立法兩權 (B)司法、行政兩權 (C)立法、司法兩權 (D)監察、立法兩權。
- 行政機關為了執行各項公務必須做成諸多行政行為。請問:下列何者是我國在《行政程序法》中所規定的行政行為?(甲)法規命令;(乙)行政指導;(丙)行政處分;(丁)行政契約;(戊)訴願。以上正確的是:
- 大雄涉嫌向路人潑灑硫酸,造成數名路人嚴重灼傷,大雄後來被認定行為當時心神喪失。關於大雄的刑事責任,下列敘述何者正確?(甲)大雄為限制責任能力人,合乎減刑條件;(乙)大雄為無責任能力人,不能科處
- 原住民學生升學優待辦法規定,如果取得了原住民文化及語言能力證明者,享有總分加分35%的優待,自99學年度招生考試起,如未取得證明者,加分比率將逐年遞減5%,並減至10%為止。」請問原住民學生升學
- ( )假設以2006年為基期,某國2007年的物價指數為120,2008年的物價指數為150。若該國在2007年時的GNP為600億,2008年的GNP為810億,則2006年的實質所得比2007
- 依據《憲法》第23條之規定,足以作為限制人民自由權利的理由,並不包含下列哪一種原因? (A)為了防止妨礙他人自由 (B)為了維持社會秩序 (C)為了鞏固國家權力 (D)為了增進公共利益。
- 由於《民法》所規定的是私人相互間的權利義務關係,因此權利主體、權利客體是民法中很重要的兩個概念。權利客體指的是下列何者? (A)有形的物或無體物 (B)年滿20歲的人民 (C)自然人或法人 (
- 有一句法諺:「無法律則無犯罪,亦無刑罰。」最能突顯出下列何者的意涵? (A)不知者無罪 (B)罪刑法定主義 (C)溯及既往 (D)類推解釋。
- ( )當國家公布比預期高的失業率以後,該國股市或是經濟成長數字就會頓時下滑,請問這是因為下列哪一個因素可能造成經濟循環趨緩? (A)廠商願意投入市場的資金變少 (B)家戶願意消費的意願提高 (C)
- 依我國《民法》規定,遺產繼承人,除配偶外,其繼承之順位依序為何? (A)直系血親卑親屬→父母→兄弟姊妹→祖父母 (B)祖父母→父母→兄弟姊妹→直系血親卑親屬 (C)直系血親卑親屬→祖父母→父母
- 「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這種想法並不符合真正的自由,即使憲法賦予人民各種自由,在一定情況下,仍須受到限制,這些限制包括:(甲)為增進公共利益;(乙)為防止妨礙他人自由;(丙)為發展國家經
- 甲童6歲,向乙購買電動玩具,價金1,000元,該買賣契約: (A)無效 (B)效力未定,須視乙之父母是否同意 (C)乙之父母得撤銷之 (D)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