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2.宋朝沈括《夢溪筆談》曾介紹了「畢昇發明的活字版」,其大意如下:「宋朝人畢昇大約在西元1045發明了膠泥活字印刷術,用以取代雕版印刷術。爾後約400年左右,西元1440年歐洲才發展出類似的活字版工藝。步驟為:一、製造活字首先用膠、泥融合,製成一個個小方塊,在小方塊上刻出所需要的字體,經火燒後使其變堅固,就成了一個個的活字泥。再將製成之活字按韻排列存放,以便排版時使用。二、排版在鐵板上鋪松脂、蠟與紙灰的混合材料;排好一整版活字後,將鐵板加熱,使鐵板與松脂融合讓活字粘於鐵板上,再用平版壓平整,乾後活字就固定於版上了。三、印刷在完成的版面上上墨,印到紙張上。印完後,再將鐵板以火燃燒,將松脂融化,取回活字放回原處,以便下次使用。」關於此段記錄,以下敘述,何者錯誤?
(A)在畢昇之前,使用的是雕版印刷。
(B)膠泥製作成方塊;在方塊上刻字;以火燒烤字塊,使之變硬。
(C)硬字塊放在鐵板上,一一上墨,把紙張鋪上去,以平的版子壓著開始印刷。
(D)是宋代的沈括,為畢昇的工藝留下了紀錄。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簡單0.75
統計:A(1),B(0),C(6),D(1),E(0)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