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一、现代文阅读(9分,第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诗经》原来是诗,不是“经”,这在咱们今天是很明确的。但在封建社会里,诗三百篇却被尊为“经”,统治阶级拿它来做封建教化的工具。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诗三百篇是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这些乐歌一方面用于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当作仪式的一部分或娱乐宾主的节目。另一方面则用于政治、外交及其他社会生活,当作表情达意的工具,其作用和平常的语言差不多,当然它更加曲折动人。例如周代有一种“献诗陈志”的做法,当一些人看到国君或者同僚做了什么好事或坏事,就做一首诗献给他们,达到颂美或者讽谏的目的。还有人由于个人遭受冤屈或不幸,也往往通过诗来发泄和申诉。应该说明,“献诗陈志”是要通过乐工的演唱来献给君上或同僚的,所以卿士“献诗”宗和“替献曲”或“睃贼”、“曚诵”并提。在人民群众的生活里,诗歌也常用于表情达意,例如《诗经•邶风•新台》和《诗经•泰风•黄鸟》等,都是针对具体的现实问题而发的。古代史传中还有一些不在三百篇之内的“徒歌”,例如《左传•宣公二年》记载宋国将军华元被郑国人提了去,后来逃回来,人民讥笑这位败军之将,做了一个歌儿对他唱。这样的歌,从性质上说和“献诗陈志”没有什么区别。不过士大夫献诗,是特地做了给乐工唱的;庶人的作品则先是在社会上流传,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才配上乐曲,达到统治阶级的耳中。在外交宴会等场合,宾主各方往往通过“贼诗”来表达愿望和态度。“贼诗”时点出现成的诗篇,叫乐工们演唱,通过诗歌的问答,了解彼此的立场,这就叫“贼诗言志”。这种“贼诗”往往不管原作本身的内容和意义,仅仅是把贼诗者的观点和愿望寄托在诗中某几句之上,来作比喻成暗示,所以是一种典型的断章取义。《左传•寰公二十六年》记晋侯为了卫国一个叛臣的缘故,把卫侯羁押起来,齐侯和郑伯到晋国去说情,郑国的子展就贼《诗经•郑风•将仲子》一诗。《将仲子》本来是一首爱情诗,这当中有“人之多言,亦可畏也”的话,是说女的爱着男的,又怕旁人说闲话;子展却借用来说,晋侯纵然有理由,但“人言可畏”,别人看来总是为一个叛臣。诗三百篇到了孔子的时代 ,由于新声代替古乐,造成了诗与乐的分家,诗也就由乐歌逐渐变为纯粹的语文言文艺术 了,“赋诗”“献曲”也不大见到了。诗三百篇 在社会上的实际 用途缩小了,封建士大夫就逐渐把诗的意义 和封建教化的原则联系起来。比如公孙丑问,《伐檀》诗中,为什么君子不耕而食 ?孟子回答 道:“国群用了他,就得到安富尊荣;子弟信从他,就学会孝悌忠信。君子不劳而食,还有谁比他功劳更大呢?”封建统治阶级就是这样“以意逆志”,最后把诗尊为“经”。直到五四运动以后,这部伟大的诗集才冲开了各种乌烟瘴气,在思想和艺术 上放射出夺目的光辉。(摘编自中华书局“知识丛书”金开诚《诗经》)
1.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中的作品原来是普通的诗歌 ,并没有深刻 的含意,但是封建统治阶级却把它尊为经典,用它来做封建教化的工具。
(B) 在春秋中叶以前,诗三百篇 曾经作为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成为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的一部分仪式或娱乐宾主的节目。
(C)所“献诗陈志”,一种情况 是指卿士通过贡献诗歌,向国君或同僚陈述自己的心意,以达到 俊美 或者讽谏的目的。
(D)在古籍记载中,卿士“献诗”经常和“瞽献曲”“矇诵”等一志出现 ,是因为勐士做诗以后,总是通过乐工的演唱来呈献。
1.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中的作品原来是普通的诗歌 ,并没有深刻 的含意,但是封建统治阶级却把它尊为经典,用它来做封建教化的工具。
(B) 在春秋中叶以前,诗三百篇 曾经作为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成为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的一部分仪式或娱乐宾主的节目。
(C)所“献诗陈志”,一种情况 是指卿士通过贡献诗歌,向国君或同僚陈述自己的心意,以达到 俊美 或者讽谏的目的。
(D)在古籍记载中,卿士“献诗”经常和“瞽献曲”“矇诵”等一志出现 ,是因为勐士做诗以后,总是通过乐工的演唱来呈献。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適中0.5
統計:A(0),B(0),C(0),D(0),E(0)
內容推薦
- 試說明下列行為法律上效力如何?十八歲青年向廠商批貨並擺地攤販售商品。未滿十六歲人經法定代理人同意訂立遺囑。未成年人結婚後婚姻被撤銷,嗣後又結婚。脫法行為。一般債權經過十五年後,債權
- 33 一個群體在某智力測驗得分之原始分數平均數為 15 分,標準差為 4 分。小明在此智力測驗得分原始分數為 20 分。試問其T分數,最接近下列那一項?(A)61(B)63(C)65(D)67
- 下列何種敘述在測驗結果解釋時是最合宜的?(A)這個結果顯示你適合從事社會服務工作,這對你比較好(B)和別人比起來,你的分數是低了些,不過只是參考而已(C)你的興趣較接近一些在商業界工作的人,不像
- 3 項目特徵曲線代表:(A)受試者答對的反應(B)受試者在口頭反應與紙筆測驗上的表現特徵(C)紙筆測驗與電腦施測的表現特徵(D)受試者正確反應的機率圖
- 24 測驗題目在取樣測試後會計算鑑別度指數,用以判定題目的區辨性能。下列幾個計算方法那一個是不正確的?(A)高分組通過率與低分組通過率的差(B)題目得分的兩兩相關係數之平均(C)題目得分與測驗總分的點
- 40諮商所使用的一些評量程序或工具較難達到標準化測驗的要求,因此諮商心理師可以運用下列何種方法讓諮商的評量更有信度和效度?(A)將評量工具事先標準化,如建立信度、效度等(B)評量的程序符合標準化要求(
- 32 將個人的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分數表達出來,特別適用在測驗組合結果的呈現。請問是下列那一種表達方式?(A)長條圖(B)折線圖(C)側面圖(D)盒形圖
- 30 短期諮商(Brief Counseling)的技術中,有時會請案主對自己的喜好、個性或價值等,從1至10的數目中選出代表自己的狀況或適合度的數目,這是:(A)行為觀察(B)投射技術(C)傳記測量
- 2 通用性向測驗的計分、解釋與應用係採用:(A)切截分數(B)年級常模(C)評量中心(D)效度概化
- 23 在效度研究中有時會借用因素分析來了解測驗的內部結構。它與下列何種效度證據關係最密切?(A)內容效度(B)效標關聯效度(C)構念效度(D)表面效度
內容推薦
- 26 諮商研究者編製共依附量表,用以測量個人共依附傾向的程度。此外,研究者以精神科醫師診斷個人共依附傾向。以 量表分數與精神科醫生診斷結果之間的關聯性做為效度證據是下列那一種證據?(A)表面關聯效度(
- 4 某電視製作人在看過張先生以前導演過的幾部電視劇樣本後,決定聘請張先生開拍新的電視劇。請問該製作人作此決定是依據:(A)檔案評量(B)行為評量(C)個案研究評量(D)晤談
- 35 某心理學家編製一新智力測驗,聲稱採用學業成績做為效標,並計算智力測驗得分與學業成績之間的相關係數,做為效標關聯效度。有人質疑這樣的做法,不應叫做效標關聯效度。以下那一個選項是最可能的原因?(A)
- 5 信度所關切的是那一種誤差?(A)偏誤(B)恆定誤差(C)統計誤差(D)隨機誤差
- 36 在測驗或量表的發展過程中,常邀請專家對測驗題目進行審查與評估。此類方法所蒐集資料,用來檢驗測驗的有效性 。它是屬於下列那一種證據?(A)表面效度(B)內容效度(C)效標關聯效度(D)構念效度
- 6 某高階長官堅持甄選飛行員時只要問一個問題:「你曾否飛過自製的模型機」。如果真的就用這種方法選拔飛行員,則可推知該人事測驗:(A)依據因素分析法(B)依據非正式的效標(C)因係非正式的測驗而無效度(
- 7 根據測驗結果將應徵者分發於不同工作崗位上,此種方式稱為:(A)分類(B)篩選(C)安置(D)甄選
- 8 評估電腦化測驗的效度宜採用:(A)外在效標(B)受試回饋(C)實作評量研究(D)以上皆是
- 17 許多施用於身心障礙者的測驗並無直接適用的常模,在這種情況下,使用者應:(A)注意施測與結果的解釋(B)連繫測驗專家徵詢專業意見(C)避免使用該測驗而以晤談代之(D)以上皆非
- 9 下述何者非電腦輔助測驗的缺點:(A)效度問題(B)電腦題庫可能被侵入(C)受試者無法與施測者見面(D)受試者使用電腦的嫻熟程度有別
- 18 下列有關圖畫式創造力測驗的敘述何者正確?(A)圖畫種類愈多,表示其變通性愈大(B)畫圖速度愈快,表示其流暢性愈高(C)圖畫愈複雜,表示其獨創力愈高(D)內容愈和一般人不同,表示其開放性愈大
- 27 下列有關測驗信度的敘述,何者正確?(A)信度很少全有或全無(B)同一測驗對不同施測對象的信度不同(C)信度是指測量結果不受測量誤差影響的程度(D)以上皆是
- 10 下列何者主張興趣量表亦可視同性格測驗?(A) J. L. Holland(B) D. N. Jackson(C) G. F. Kuder(D) E. K. Strong, Jr.
- 19 何種情況宜使用個別測驗?(A)在團體測驗上得分偏低者(B)先前所作團體測驗的效度偏低(C)團體測驗得分與其他資料有相當大的差距(D)以上皆是
- 37 電腦化測驗與傳統心理測驗相同之處是:(A)題目型態(B)題目內容(C)受試者作答態度(D)以上皆是
- 28 α係數是指:(A)所有可能的誤差變異(B)所有變異的標準差(C)以各種折半法求得之相關係數的平均(D)以上皆是
- 11 有人主張使用人格測驗評量創造力,最主要的原因是:(A)人格測驗即創造力測驗(B)創造力高的人具有獨特的個性,可由人格測驗中發現(C)現有的創造力測驗無法評量真正的創造力(D)人格測驗較創造力測驗
- 20 相對於傳統人格測驗的評量方法,行為評量法視人格構念為:(A)特定行為組型的摘述(B)反應持久潛在的特質或狀態(C)可作為改變目標的行為(D)以上皆是
- 38 評量的基本假定是:(A)各種誤差來源是評量過程的一部分(B)電腦測驗比傳統紙筆測驗要好(C)單一資料來源勝於多重資料來源(D)多重資料來源複雜,較難統整
- 7 有關警察服制之規定,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警察制服分為禮服、常服及便服三種(B)警察制服及應配戴之標識,由各級警察機關統籌製發(C)警察機關管理之駐衛警察,其服式、標識由各管理之警察機關定之(D
- 29 下述何者可反應編製測驗時對文化課題的敏覺:(A)專家小組審閱題目檢查有否歧視的題目(B)信度分析考驗測驗分數是否因施測方式之不同而有顯著差異(C)效度分析考驗測驗分數是否因施測方式之不同而有顯著
- 12 職業興趣測驗比較適合預測:(A)成功(B)失敗(C)地位(D)滿意度
- 21 「必要時得以母語施測」的觀點是根據那一種評量取向?(A)多元評量(B)動態評量(C)互動式評量(D)最少限制評量
- 39 編製測驗過程中進行項目分析,目的在:(A)提供測驗的信度資料(B)提供測驗的效度資料(C)反應受試者的能力水準(D)提供測驗題目的有效性資料
- 8 根據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588號解釋,行政執行處依行政執行法派員執行拘提時,該執行員係屬下列何種意義之警察?(A)實定法意義之警察(B)實質意義之警察(C)狹義之警察(D)形式意義之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