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 法務部訂定發布的人口販運被害人鑑別原則,主要在鑑別被害人的部分為何?
(A)被害人親屬關係
(B)疑似被害情形
(C)被害人教育程度
(D)被害人職業專長
(A)被害人親屬關係
(B)疑似被害情形
(C)被害人教育程度
(D)被害人職業專長
參考答案
無參考答案
內容推薦
- 38 某大學生生涯團體,招募十二位成員,在第一次及第二次聚會時,各有三位不同的成員,因為其他事件「必須」參加而請假。此時領導者何種反應最為適當?(A)同理大學生忙碌的生活,表達只需事先請假,並私下詢問
- 36 帶領老人團體時,下列做法何者正確?(A)即使無法為成員解決困擾,也要接納成員在團體裡一直抱怨(B)儘可能鼓勵成員在團體聚會時,深入探索與其強烈情緒有關的事情(C)讓退化性的老人和高功能的老人一起
- 35 在社區辦理離婚者心理復原團體,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領導者必須對男性或女性在離婚後所產生的失落與哀傷有清楚的了解,而且也不會害怕成員出現痛苦的情緒(B)使用理情行為治療來駁斥離婚者的一些信念,
- 34 在存在主義治療取向注重的主要議題中,不包括下列何者?(A)死亡 (B)自由 (C)責任 (D)失落
- 33 關於帶領現實治療團體的敘述,下列何者最不適當?(A)給予教導,也會適時的幽默解嘲(B)在團體內不可以批評、責備和抱怨(C)團體互動主要在幫助成員檢視失敗經驗的惡性循環(D)要求成員為自己的改變負
- 32 下列關於心理劇的敘述,何者最為正確?(A)由心理學家編劇展現個人內在心理動力樣貌(B)由成員自導自演個人成長故事,以促進自我了解(C)由心理劇導演協助成員自發演出,以促進內心衝突探索與解決(D)
- 31 關於焦點解決治療團體的結構化程度與責任分配,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領導者讓團體從問題的「焦點」移到「解決」(B)領導者與成員創造一個共同合作的夥伴關係(C)成員循著解決的路徑而非問題的軌道進行
- 30 結構性團體會事先設計各單元的活動,下列何者是最適當的設計原則?(A)每單元要設計有趣好玩的暖身活動(B)每單元要設計多元且豐富的活動(C)配合單元目標,設計可以觸動個案內在議題的活動(D)每單元
- 28 關於亂倫倖存者的治療,下列描述何者正確?(A)多數遭受亂倫的倖存者,會因在團體中揭露家庭秘密而遭受到指責,故不建議以團體方式進行治療(B)由於遭受亂倫經驗的特殊性,研究結果發現對於倖存者而言,個
- 29 當代學者提出人際取向的團體治療,採取複合(complex)的模式。下列何者不是其所強調的特點?(A)矯正性情緒經驗 (B)會運用很多專業術語(C)治療師同時是參與者和觀察者 (D)團體如同社會的
內容推薦
- 39 下列何者不是青少年諮商團體的優點?(A)團體提供青少年一個可以被傾聽及與同儕互動的場所(B)團體提供青少年可以實驗真實世界與檢測個人限制的安全場所(C)團體提供異於教室的情境,青少年可以不受限地
- 40 當諮商心理師要帶領低結構的父母親職支持性團體,下列敘述何者最適當?(A)不需要事前的準備(B)比帶領教育訓練團體需要更多的帶領技巧與經驗(C)不需要明確的團體目標及方法(D)不需要團體活動設計
- 【題組】3 承上題,若研究者假設:不同年齡者,會透過宗教信仰的影響,進而影響其投票行為。在此假設中的「宗教信仰」,其性質係屬於下列何種變項? (A)外衍變項 (B)依變項 (C)中介變項 (D)調節變
- 5 研究者試圖尋找變項間的因果關係,下列何種研究設計最能夠確立因果關係?(A)內容分析設計 (B)古典實驗設計 (C)非實驗設計 (D)準實驗設計
- 4 針對理論和研究的關係,下列有關演繹與歸納的說法何者錯誤?(A)理論演繹出假設,假設衍生出實證觀察和資料收集 (B)透過實證資料收集與分析,可歸納出一些通則 (C)演繹與歸納在研究歷程當中形成一個持
- 6 確認兩變項因果關係的條件之一是發生的時間順序,已知變項 X 發生的時間在先,變項 Y 發生於後,下列敘述何者最正確? (A)變項 Y 並非變項 X 的因 (B)變項 X 並非變項 Y 的因 (C)
- 7 在說明變項間因果關係的檢測結果時,必須考量那二種效度?(A)內在效度與外在效度 (B)內容效度與效標關聯效度 (C)同時效度與預測效度 (D)聚合效度與區別效度
- 8 一位研究者想探討大學生與中學生對於性別偏見是否存有差異,研究者在定義「性別偏見」時,採用的方法是進行直接觀察,記錄大學生與中學生在互動過程中對於性別議題的陳述、對話與反 應,並根據紀錄作為對「性別
- 9 在量化研究中經常會提出研究架構,且會以箭頭(→)來說明各變項(variable)間的關係假設。若 A 變項在→的右邊時,則 A 變項不可能屬於下列何種變項性質? (A)自變項 (B)依變項 (C)
- 10 某社工員針對自己機構舉辦之照顧者支持團體進行一項評估研究,該社工先了解方案理論,其中認為「分享照顧經驗有助心理健康」,由此推導出「常參加支持團體分享活動的照顧者,心理健 康狀況較佳」的假設,這是
- 11 對一個概念進行操作化找出操作性定義時,下列方法何者錯誤?(A)從既有的測量量表中獲得 (B)藉由觀察、訪談的資料歸納而獲得 (C)從理論、文獻中演繹而獲得 (D)從常識中獲得
- 14 下列何者不是了解問卷量表信度的方式?(A)找一群人填寫一次,過段時間再填一次,比較兩次分數 (B)將量表分成兩半,找人填寫,比較兩邊的分數 (C)邀請專家審查,看看問卷內容是否包含此概念各重要層
- 12 某位研究者想了解社工員開案時的會談取向對於案主的影響。該研究者收集了 30 個開案會談錄音,轉成逐字稿,並依理論架構界定出五大類別,然後將這些會談分類。再請另外兩位研究者針 對這 30 個開案會
- 13 有關「隨機誤差」之敘述,下列何者錯誤?(A)指測量結果和欲測量的事物間有差異,且每次差異方向不一致 (B)提升測量工具信度可以減少隨機誤差 (C)社會期望會造成隨機誤差 (D)如果樣本較大,隨機
- 15 有關抽樣架構(sampling frame)之敘述,下列何者錯誤?(A)是被選取的研究元素名單 (B)抽樣架構中所有的元素都具有相同的代表性 (C)抽樣架構是進行隨機抽樣時重要的工具 (D)抽樣
- 18 欲透過面訪法收集資料,下列注意事項何者錯誤?(A)訪員須熟悉問卷內容 (B)應觀察受訪者的非語言訊息 (C)如果受訪者回答不清楚,不能追問 (D)最好以受訪者慣用的語言進行訪問
- 16 下列何者抽樣方法的抽樣結果代表性,最容易受到抽樣架構元素週期性排列之影響?(A)系統抽樣(systematic sampling) (B)叢集抽樣(cluster sampling) (C)配額
- 一、過去數十年有關團體工作倫理行為的探討遍及各類團體與情境,其中涉及領導者與成員之間的關係議題,亦如在個別諮商時受到同等重視。試申述團體帶領中可能發展的不同關係型態?並舉例說明何謂「利用性的雙重關係」
- 17 有關個別訪談和焦點團體之差異,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焦點團體當中受訪者彼此互動可激盪出意見 (B)個別訪談須使用結構式訪談,焦點團體則採非結構式 (C)同樣的訪談時間,焦點團體可以收集到較多人
- 21 雙盲實驗(double-blind experiment)有助於控制下列何者?(A)研究者的期待 (B)安慰劑的效果 (C)實驗對象的流失 (D)統計迴歸的威脅
- 1 外國人士李大衛因曾在臺非法工作,內政部移民署業於民國 107 年 12 月 31 日強制其出國,並禁止其入國。李大衛禁止入國期間,最長應至何時為止? (A)民國 108 年 12 月 30 日 (
- 19 下列何者不是提升郵寄問卷回覆率的適當做法?(A)附上清楚懇切的說明信 (B)為追求研究的完整性,要儘量包含開放性的問題 (C)附上回郵信封讓民眾可以不費力地寄回問卷 (D)寄發追蹤信鼓勵受訪者回
- 22 在實驗設計前進行隨機分配,不能排除下列那一項威脅?(A)成熟 (B)自暴自棄 (C)統計迴歸 (D)樣本偏誤
- 20 有關實驗設計外在效度的判準,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實驗結果能不能推論到母群體 (B)實驗結果能不能複製 (C)實驗結果能不能推論日常生活 (D)實驗結果有沒有受到霍桑效應的影響
- 23 針對「請問你國中是否曾經作弊?」這個問項的陳述,下列何者正確?(A)此題目適合放在問卷開頭 (B) 30 歲者會比 20 歲者回答更為精確 (C)問題缺乏明確時間框架 (D)答案容易受社會期許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