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57. 眼鏡片鍍上多層膜主要目的是
(A)增加硬度
(B)增加折射率
(C)美觀
(D)減少反射率。
(A)增加硬度
(B)增加折射率
(C)美觀
(D)減少反射率。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簡單0.870968
統計:A(0),B(4),C(0),D(27),E(0)
內容推薦
- 微細之辨別力在那一種光線之下最佳 (A)黃色光(B)白色光(C)紅色光(D)藍色光。
- 定量粗脂肪時,可使用的溶劑為(A)苯(B)丙酮(C)乙醚(D)任何溶劑均可。
- 蛋白質的定量是利用試料中的(A)碳量(B)氫量(C)氧量(D)氮量 來計算。
- 直徑為 56mm 而且必須在 180°子午線上偏心 5mm 的眼鏡片,則該鏡片相當於何種未偏心之鏡片直徑? (A)51mm(B)56mm(C)61mm(D)66mm。
- 鏡片之鍍膜(Coating)是用氟化鎂鍍於鏡片表面,其厚度應為 (A)白光波長的二分之一(B)黃色光波長的二分之一(C)綠光波長的四分之一(D)白光波長的四分之一。
- 對透鏡光軸上之二點,光線若通過其中一點時會聚焦於另一點,此二點稱為 (A)共軛(B)互補(C)互相(D)互助。
- 色感乃是由 (A)水晶體(B)鞏膜(C)視網膜(D)角膜 負責。
- 當樣品含氮量多少時,即可使用凱氏定氮法加以定量(A)1 毫克以下(B)1~5 毫克(C)5~10 毫克(D)10 毫克以上。
- 使用硝酸銀滴定法定量含鹽量時,樣品溶液的 pH 值應(A)調整至酸性(B)調整至中性(C)調整至鹼性(D)不必調整。
- 通常柳橙汁的酸度是以(A)檸檬酸(B)乳酸(C)醋酸(D)磷酸 來表示。
內容推薦
- 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凸透鏡可成實像(B)凸透鏡可成虛像(C)凹透鏡可成實像(D)凹透鏡可成虛像。
- 平行於稜鏡底部之光線通過稜鏡後會偏向 (A)頂端(B)底部(C)其偏向角等於頂角(D)不會偏向。
- 通常醋的酸度是以(A)檸檬酸(B)乳酸(C)醋酸(D)磷酸 來表示。
- 凸透鏡由原位置向下移動時產生 (A)基底朝上之稜鏡作用(B)焦距變短(C)焦距變長(D)基底朝下之稜鏡作用。
- 做粗蛋白定量時,各類食品其氮係數大約在(A)3~5(B)5~7(C)7~9(D)1~3。
- 使用常壓乾燥法測定水份時,烘箱的溫度一般約在(A)80~90℃(B)90~100℃(C)100~110℃(D)110~120℃。
- 透明介質之折射率等於光在真空之速率與何者之比? (A)該介質之折射率(B)光折射入介質後之速率(C)光在真空的速率(D)光離開介質之速率。
- 通常牛奶的酸度是以(A)檸檬酸(B)乳酸(C)醋酸(D)磷酸 來表示。
- 下列那一條件存在時,透鏡不容易產生色差 (A)軸偏心(B)透鏡傾斜過度(C)存在色散現象(D)變為針孔。
- 在有光線的地方看鏡子能看到自己是由於光的什麼現象 (A)反射(B)折射(C)繞射(D)散射。
- 利用紅外線水分計測定的樣品其水分含量通常在(A)10%(B)20%(C)30%(D)不限。
- 光在針孔照相機孔口周圍彎曲之現象是 (A)反射(B)折射(C)色散(D)繞射。
- 使白光分散為各組色光之原理為 (A)繞射或折射(B)反射(C)漫射(D)吸收。
- 當鏡片做好記號預備切邊時,通常要把鏡片按照病人之瞳孔距離來移中心點,其理由是 (A)避免產生稜鏡作用(B)為美觀需要(C)減少鏡片反光(D)避免鼻側之鏡片邊過厚。
- 下列樣品中,何者必需用減壓乾燥方法以定量其水份?(A)肉類(B)麵粉(C)蔬菜(D)人造奶油。
- 以氫氧化鈉來測定食品的酸度時,常用的指示劑為(A)酚 (B)甲基紅(C)甲基橙(D)石蕊。
- 鏡片鍍膜(Coating)乃是由下列那一種作用來達到其目的 (A)折射作用(B)反射作用及干涉作用(C)繞射作用(D)干涉作用。
- 光線照射在眼鏡片之表面時,光線會 (A)全部折射(B)部份被反射,其餘則折射(C)部份被吸收,其餘折射(D)部份吸收,部份反射,部份折射。
- 定量樣品的粗脂肪含量時使用乙醚做為溶劑的理由因為它的(A)沸點較低(B)對脂肪的萃取效果最佳(C)安全性較高(D)價格便宜。
- 平面鏡之成像是 (A)倒立(B)原物體之一半(C)位於鏡後,其與鏡面之距離等於物體與鏡面之距離(D)原物體之二倍之像。
- 水分高之樣品,為了儘量避免保存期間發生發酵或腐敗,最好貯存於(A)冷藏狀態(B)冷凍狀態(C)室溫狀態(D)無溫度限制。
- 所有色光在真空中速率一樣,但在那一種情形下則不同 (A)被凸面鏡反射回真空後(B)在較密的介質中(C)被平面鏡反射回真空後(D)被凹面鏡反射回真空後。
- 下列何者礦物質可使用白金絲行燄色反應檢出?(A)鈦(B)鈉(C)鎂(D)鐵。
- 使用蒸餾法測定水分含量時,使用的溶劑其比重應比水(A)高(B)低(C)儘可能接近(D)不受限制。
- 波峰與波峰之間的距離叫做 (A)波前(B)波束(C)波長(D)波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