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42 「朔風蕭條白雲飛,胡笳哀極邊氣寒。」共運用了那些感官描寫?
(A)嗅覺、觸覺、視覺
(B)視覺、聽覺、觸覺
(C)視覺、味覺、聽覺
(D)觸覺、聽覺、嗅覺
(A)嗅覺、觸覺、視覺
(B)視覺、聽覺、觸覺
(C)視覺、味覺、聽覺
(D)觸覺、聽覺、嗅覺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非常簡單0.950453
統計:A(88),B(3357),C(40),D(47),E(0)
內容推薦
- 33 《荀子.勸學篇》云:「君子曰:學不可以已。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出之於水,而寒於水。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其曲中規,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
- 41 古典詩歌常藉時空的變化,寄寓內心的感慨。下列選項,何者未使用此一表現手法?(A)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B)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C)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裡人 (D)花
- 23 歐陽修〈醉翁亭記〉曰:「環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邪也。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於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回路轉,有亭翼然臨於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誰?山之僧智
- 32 不塗脂粉的男人的臉,也有「捲簾」一格,外面擺著一副面孔,在適當的時候呱嗒一聲如簾子一般捲起,另露出一副面孔。「傑克博士與海德先生」(Dr. Jekyll and Mr. Hyde)那不是寓言。誤
- 22 「楚人有賣其珠于鄭者,為木蘭之櫃,薰以桂椒,綴以珠玉,飾以玫瑰,輯以羽翠。鄭人買其櫝而還其珠。」(《韓非子.外儲說左上》)文中楚人的作法,下列成語何者最為貼切?(A)踵事增華 (B)文過是非 (
- 31 做為一位科學人,雖然沒能直接參與科學家在實驗室或田野研究的操作,但在閱讀科學家對他們研究的解說時,也一樣經歷了好奇、認清問題及求解答的歷程,然後對科學家所設想的研究方式,也常常會拍案嘆奇,有一種
- 21 閱讀下文後,回答下列問題:公孫弘起家徒步,為丞相,故人高賀從之。弘食以脫粟飯,覆以布被。賀怨曰:「何用故人富貴為?脫粟布被,我自有之。」弘大慚。賀告人曰:「公孫弘內服貂蟬,外衣麻枲,內廚五鼎,外
- 20 下列敦煌歌辭〈報慈母十恩德〉,何者描寫母親臨產受苦?(A)檯舉近三年,血成白乳與兒餐。猶恐更饑寒,聞啼哭,坐不安,腸肚萬計難翻。任他笙歌百千般,偷眼豈須看(B)說著鼻頭酸,阿娘腹肚似刀剜。寸寸斷
- 下列選項中的詩句,何者使用「擬人」修辭技巧?(A)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B)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C)風鳴兩岸葉,月照一孤舟 (D)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 19 下列有關書信常識的敘述,何者正確?(A)古人常在箋文中使用「抬頭」來表示尊敬,現代人寫信已經不用(B)信封上收信人的稱呼,如「先生」或「小姐」應縮小側書,以表示恭敬(C)書信內文的提稱語是請求受
內容推薦
- 鴝鵒之鳥,出於南方。南人羅而調其舌,久之,能效人言。但能效數聲而止,終日所唱,惟數聲也。蟬鳴於庭,鳥聞而笑之。蟬謂之曰:「子能人言,甚善。然子所言者,未嘗言也。曷若我自鳴其意哉!」鳥俯首而慚,終身不復
- 25 「欲人勿聞,莫若勿言;欲人勿知,莫若勿為。欲湯之滄,一人炊之,百人揚之,無益也,不如絕薪止火而已。」(枚乘〈上書諫吳王〉)下列那一句成語與此段文意最不適切?(A)揚湯止沸 (B)釜底抽薪 (C)
- 43 吳晟〈成長〉:「在沒有掌聲的環境中/默默成長的孩子/長大後,才不會使盡手段搶鏡頭/不習慣遭受冷落/ 在沒有玩具的環境中/辛勤地成長的孩子/長大後,才不會將別人/也當做自己的玩具/ 在沒有粉飾的環
- 2根據本文,支公那項舉動可看出他真正好鶴?(A)鎩其翮,勿使飛去 (B)飼以佳肴,常常賞玩(C)待翮長成,置使飛去 (D)見鶴不飛,而心生懊悔
- 35 下列那一選項,最不適合用來形容蟬對鴝鵒所說的一番話?(A)當頭棒喝 (B)暮鼓晨鐘 (C)義方之訓 (D)醍醐灌頂
- 26 荀子〈不苟篇〉云:「君子治治,非治亂也。曷謂邪?曰:禮義之謂治,非禮義之謂亂也。故君子者,治禮義者也。」依本文所述,下列選項何者錯誤?(A)文中的「治治」,兩字同音也同義 (B)本文所謂的亂,指
- 44 王國維曾摘取三組詞句:甲、「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乙、「眾裡尋他千百度,回頭驀見,那人正在燈火闌珊處」;丙、「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並將之解讀為「成大事業、大學問」
- 3《漢書.藝文志》:「陰陽家者流,蓋出於羲和之官。敬順昊天,歷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時,此其所長也。及拘者為之,則牽於禁忌,泥於小數,舍人事而任鬼神。」可知「陰陽家」之專長為:(A)氣象學 (B)天文學
- 2「日常生活中每逢節慶喜筵,必□□□□,盡興而後歸;無論新知或舊雨,洗塵送行免不了觴至傾杯;騷人墨客在面對山川日月時,詠志賦詩,也少不了要把盞臨風,蘊藉風流一番。」(焦桐《暴食江湖》) 文中□□□□的
- 36 下列選項,何者最貼近本文主旨?(A)闡述能夠自我反省,才能改正前愆 (B)勸人不可驕矜自滿,以免貽笑大方(C)諷刺當時抄襲模仿者,不自覺慚愧 (D)指善於模仿與表現自我,同樣可貴
- 27 下列《大學》文句,何者論及處事須分輕重、循序漸進之理?(A)君子有諸己而後求諸人,無諸己而後非諸人(B)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C)為人子,止於孝;為人父,止於慈;與國人交,止於
- 45 「外婆的肩上常挑著水桶/髮髻盛開茉莉花/從背後也看得到笑容/彷彿又是一個薄霧如夢的清晨/我的童年跟蹤花香/花香尾隨她走到菜園/ 我常常用思念來耕種/畫面上破損的菜園/那株外婆手植的茉莉花/被光陰
- 4歐陽修在〈相州晝錦堂記〉文中讚頌韓琦不以衣錦晝行為榮:「所謂將相而富貴,皆公所宜素有,非如窮阨之人,僥倖得志於一時,出於庸夫愚婦之不意,以驚駭而夸耀之也。然則高牙大纛,不足為公榮;桓圭袞冕,不足為公
- 3祝賀學校的校慶,花籃上的題辭,那一個最不適合?(A)弦歌不輟 (B)卓育菁莪 (C)時雨春風 (D)輝增彩帨
- 林黛玉便知是那十二個女孩子演習戲文呢。……唱道是:「原來奼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黛玉聽了,倒也十分感慨纏綿,便止住步側耳細聽,又聽唱道是:「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聽了這兩句,
- 28 呂蒙正相公不喜記人過。初參知政事,入朝堂,有朝士於簾內指之曰:「是小子亦參政邪?」蒙正佯為不聞而過之。其同列怒,令詰其官位、姓名,蒙正遽止之。罷朝,同列猶不能平,悔不窮問。蒙正曰:「一知其姓名,
- 46 關於公文用語,下列選項何者正確?(A)「搜集」為公文中應採用的法律統一用字(B)「儘量」、「徹底」也是公文中應採用的法律統一用字(C)內政部發文國防部時,發文者第二次提及受文者時,可稱之「大部」
- 5莊子釣於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願以境內累矣!」莊子持竿不顧曰:「吾聞楚有神龜,死已三千歲矣;王巾笥而藏之廟堂之上。此龜者,寧其死為留骨而貴乎?寧其生而曳尾於塗中乎?」二大夫曰:「寧生而曳
- 4「昔者有饋生魚於鄭子產,子產使校人畜之池。校人烹之,反命曰:『始舍之,圉圉焉;少則洋洋焉,攸然而逝。』子產曰:『得其所哉!得其所哉!』校人出,曰:『孰謂子產智?予既烹而食之,曰:「得其所哉!得其所哉
- 38 林黛玉這種種的情緒翻騰,其共同的心理基礎,最符合的選項是:(A)對於青春美好易逝的感傷 (B)對於人間男女情愛的嚮往(C)對於人生短暫無常的感慨 (D)對於自身孤單無依的悲嘆
- 29 哀公問曰:「何為則民服?」孔子對曰:「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根據此說,孔子認為國君欲得民心,應做到:(A)賞善罰惡 (B)選賢舉能 (C)雨露均霑 (D)苦民所苦
- 47 關於「法律統一用字」的規範,下列敘述錯誤的選項是:(A)公布、頒布:「布」字不用「佈」 (B)部分、身分:「分」字不用「份」(C)佔有、獨佔:「佔」字不用「占」 (D)電表、水表:「表」字不用「
- 6史記伯夷列傳:「伯夷、叔齊雖賢,得夫子而名益彰。」先秦各家多有對伯夷的評論,下列何者反映出法家的立場?(A)伯夷目不視惡色,耳不聽惡聲,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治則進,亂則退(B)伯夷死名於首陽之下
- 5「郗太尉在京口,遣門生與王丞相書,求女婿。丞相語郗信:『君往東廂,任意選之。』門生歸,白郗曰:『王家諸郎,亦皆可嘉,聞來覓婿,咸自矜持;唯有一郎,在東牀上坦腹臥,如不聞。』郗公云:『正此好!』訪之,
- 39 「薰穴歌豳協孟冬,衣裳嚙敝復穿墉。肥甘盜去猶他顧,忌器權將小忿容。」此詩所詠者為何?(A)鼠 (B)貓 (C)猴 (D)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