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30.「頂下郊拼」歷史簡介:起自咸豐三年(1853),延續到咸豐九年(1859),蔓延艋舺一帶的大械鬥。下郊同安人與頂郊三邑(晉江、惠安、南安)人為爭奪商業地盤,爆發械鬥。同安大敗,背負城隍神像落荒而逃,至大稻埕再建新聚落,因禍得福,得近河港之利以發展貿易,後來竟取代了艋舺。大稻程郊商,也合作募資建成霞海城隍廟,為同安藉移民的精神信仰,以凝聚同安人對大稻埕地區的向心力。以下對這段歷史簡介的解讀,何者與史實不符合?
(A)「頂下郊拼」期間,中國也爆發生太平天國之亂,台地治安也受影響
(B)台灣的城隍信仰,與宋代以來莆田湄洲島城隍祭祀活動頗有淵源關係
(C)清末開港通商,讓敗退大稻程的同安人因近河之利,能大振商務貿易
(D)大稻程郊商合作募資建成霞海城隍廟,他們並不包含在台的外國商人 

參考答案

答案:[無官方正解]
難度:非常困難0
統計:A(0),B(0),C(0),D(0),E(0)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