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5—6 為題組,閱讀下列文句後回答問題:「唱起唐山謠,眼淚親像大雨澇;唐山過臺灣,血汗粒粒像飯丸。」這是三百年前的臺灣俗諺。三百年了,我們這些後輩子孫,端著可樂咖啡,坐在沙發椅上,遙控著彩色電視機,顯然已經無法去想像那遙遠的年代裡,祖先們是如何的辛勤操勞;書冊所能告訴我們的,只有一些片斷的印象,渡大海,入荒陬、篳路藍縷以啟山林……,但是,真正能令我們心神震顫的,卻不在於史書中的描述,而在於老人家口中說出的古老諺語,在於民間流傳的福州三把刀,在於古廟中的唐山神像,在鄉下那種丟棄一粒米就要受責打的習俗上,也在於像〈薪傳〉這樣的舞蹈中。(阿盛〈唱起唐山謠〉)
5.下列「 」中詞語的說明何者正確?
(A)「雨澇」:音ㄩˇㄌㄠˋ,大雨聚集成災
(B)「荒陬」:音ㄏㄨㄤㄑㄩˇ,荒遠偏僻之地
(C)「篳路」:音ㄅㄧˋㄌㄨˋ,指祖先開發土地、鋪設新路
(D)「藍縷」:音ㄌㄢˊㄌㄩˇ,指祖先穿著藍色的粗布衣
5.下列「 」中詞語的說明何者正確?
(A)「雨澇」:音ㄩˇㄌㄠˋ,大雨聚集成災
(B)「荒陬」:音ㄏㄨㄤㄑㄩˇ,荒遠偏僻之地
(C)「篳路」:音ㄅㄧˋㄌㄨˋ,指祖先開發土地、鋪設新路
(D)「藍縷」:音ㄌㄢˊㄌㄩˇ,指祖先穿著藍色的粗布衣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適中0.5
統計:A(1),B(3),C(7),D(2),E(0)
內容推薦
- 這些年石油及原物料價格不斷上漲,導致物價飛漲、不少人縮衣節食。回顧中國歷史上,宋代儒者曾積極籌建哪些型態的組織,解決經濟困難並互助合作?(A)鄉黨(約) (B)義莊 (C)宗族 (D)行會 (E
- 「內丹派」在南宋時期興起,有取代「金丹派」之勢──對於這個轉變現象,下列哪一項解釋是正確的?(A)吐納、練氣以健身的理論及技術,在這時期出現(B)鍊丹有劇毒的事實,到此時期逐漸被認知、接受(C)
- 〈漸〉一文中提及,使人生圓滑進行的微妙要素,莫如「漸」。從下列哪一首詩可感覺到「漸」的作用?(A)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B)風雨潛修求絕業,乾坤倒挽看兒曹。赤嵌潮水頻來往
- 日治時代漢人的武裝抗日運動,在哪一件事情之後結束,改以文化思想啟蒙的路線? (A)霧社事件 (B)鐵國山抗日事件 (C)余清芳事件 (D)苗栗事件。
- 已知三階方陣A、B、C及零矩陣O,下列那些是恆成立的?(A)若AB=O,則A=O或B=O (B)(AB)C=A(BC) (C)(A+B)2=A2+2AB+B2(D)(A+B)C=AC+BC (E)
- 下列哪些現象可以視為「禮教吃人」的情況?(A)割股療親 (B)貞節牌坊 (C)寡婦再嫁 (D)纏成蓮花小腳 (E)婚姻憑媒妁之言
- 關於道教的形成與發展,學者的研究大多分幾個階段來觀察,道教團體因應不同時代環境,必須提升其教義理論、調整其傳教組織及策略,以吸收信眾並與其他宗教競爭。試問:道教領袖與政治勢力結合以壓制佛教,而引
- 下列「 」內的詞語,何者不是自謙之詞?(A)效「犬馬」之勞 (B)此則「不佞」之幟也(C)庶竭「駑鈍」之才 (D)世界棒球經典賽慘遭敗北,球員神情「狼狽」
- 日本人治臺時期,曾經在何時進行大規模的「舊慣」調查,使臺灣可以課稅的土地增加了70%? (A)1895年日本接收臺灣的初期 (B)1905~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戰 (C)內地延長主義時期 (D
- 日本治理臺灣時期,曾經將臺灣的統治區分為三個等級,依照治安的穩定與否分為: 一等地危險地區:即所謂的「山澤」地區,治安最不穩定的山間地帶,由憲兵及軍隊共同防守。二等地不穩定地區:抵抗較少的中間地
內容推薦
- 清末以降,以儒家為主的傳統教育制度在面對政治社會變遷時有何發展?(A)對外戰敗迫使改革,例如設立同文館,是中國最早的新式學堂(B)京師大學堂設立於自強運動期間,是近代中國大學教育的開端(C)清末
- 【題組】由高雄市的氣候水平衡圖可得出何種結論?(A)終年缺水 (B)終年剩水 (C)10 月~4 月為缺水期 (D)10 月~12 月因須耗用土壤水而導致植物枯死
- 【題組】關於此文文意的敘述何者有誤?(A)作者由實物的觀察、古老的口傳,感受到祖先開疆闢土,以啟山林的艱苦(B)暗責現代青年,在優裕的生活條件下卻耽於逸樂,數典忘祖(C)作者將先人篳路藍縷的艱辛,
- 請看這個宗教故事:有一天,他打坐入定,忽然天地晦冥,眼前一將軍騎白馬、持大刀,奔騰怒吼:「還我頭來!」來者生前光明磊落,卻被誆設圈套,遂致戰死被斬首,懷恨的靈魂化為厲鬼,已經死了幾百年,卻一勁要
- 北宋以來,新儒學面臨了兩大挑戰:一是理論的突破,二是將儒學傳播到平民社會。請問:【題組】(1)針對第一項挑戰,宋儒如何因應?4%
- 下列哪個選項的詩句充滿濃厚的鄉愁?(A)秋風一夜起狂飆,颶母西來怒氣驕(B)何似排雲驅萬馬,乍疑傳箭落雙鵰(C)暫將一葦向東溟,來往隨波總未寧(D)忽見遊雲歸別塢,又看飛雁落前汀
- 【題組】(2)朱熹與王陽明各自採行何種辦法,向庶民傳播儒學?4%
- 丘逢甲〈離臺詩〉:「宰相有權能割地,孤臣無力可回天。扁舟去作鴟夷子,回首河山意黯然。」有關這首詩的賞析,敘述正確的選項為何?(A)「扁」舟、「鴟」夷子的讀音分別為ㄆㄧㄢ、ㄉㄧ(B)第三四句意指臺灣
- 下列成語何者前後意義相近?(A)暴虎馮河/橫槊賦詩(B)膠柱鼓瑟/如鼓琴瑟(C)牖中窺日/坐井觀天(D)魯魚亥豕/晉乘楚杌
- 說話或作文時,不直講本意,只用委婉的言詞,曲折地烘托或暗示出本意來,稱為「婉曲」。下列文句中何者使用婉曲的修辭技巧?(A)齊王謂孟嘗君曰:寡人不敢以先王之臣為臣(B)願君顧先王之宗廟,姑反國統萬
- 關於元雜劇作家與其作品,配對正確的是:(A)關漢卿→竇娥冤(B)白樸→西廂記(C)王實甫→梧桐雨(D)馬致遠→拜月亭
- 古人有言:「國可滅,而史不可滅」。是以( 2 ),猶存其名;( 3 ),語多可採。然則臺灣無史,豈非臺人之痛歟? 【題組】2
- 有關豐子愷〈漸〉一文的內容,哪些選項的敘述是正確的?(A)「蝸牛角上爭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出自白居易詩,化用《莊子》的典故,說明人生短暫,不須追求微名小利(B)佛家所謂「納須彌於芥子」意指心胸
- 「此後中國千年官場的慣例,是把一批批有所執持的學者遴選為無所專攻的官僚,而李冰,卻因官位而成了一名實踐科學家。」關於作者的看法,說明正確的是:(A)中國官場的傳統不可能栽培出科學家(B)中國官場
- 【題組】下列有關熱帶沙漠氣候與地中海型氣候之分布與其流經之洋流組合,何者正確?(A) (B) (C) (D)
- 「獨占營業,限制競爭,機會均等,規定物價、品質、工資、工作條件等」,這是指(A)資本主義 (B)重商主義 (C)銀行制度 (D)行會制度。
- 馮諼曰:「臣竊計君宮中積珍寶,狗馬實外廄,美人充下陳。君家所寡有者以義耳!」由此可知在馮諼心目中,孟嘗君是怎樣的人?(A)禮遇人才,天下之士皆歸之(B)來者不拒,有求必應(C)圖個人享受,不關心
- 兩岸加入 WTO 後,中國的毛巾可以進口到台灣,兩地的毛巾市場可能發生什麼樣的變動?(A) 台灣毛巾市場的供給線右移,台灣毛巾均衡價格將下降;(B) 中國毛巾市場的需求線左移,中國毛巾均衡價格
- 下列有關〈觸龍說趙太后〉文意的詮釋,哪些選項是正確的?(A)從「老婦恃輦而行」、「(飲食)恃鬻耳」的敘述,可知太后身體衰弱、胃口不佳(B)「雖少,願及未『填溝壑』而託之」與「一旦『山陵崩』,長安
- 關於<馮諼客孟嘗君>一文的詮釋,說明有誤的是:(A)馮諼主動求為孟嘗君食客,卻自稱「無好」、「無能」。表現出真人不露相的作風(B)孟嘗君說明自己「倦於事,憒於憂,而性懧愚,沉於國家之事」,因此未
- 午餐時間,楊果到麥當當連吃三個「雙層牛肉堡」,吃第一個時,感到滿足效用最大;吃第二個時,滿足感次之;再吃最後一個時,已覺得食之無味。此種情形,就經濟效用而言,稱為什麼法則? (A) 消費者均衡
- 顧修史固難,修臺之史更難,以今日修之尤難,何也?( 4 ),( 5 );( 6 ),( 7 ) ,則徵文難。( 8 ),莫可諮詢;( 9 ),事多不實,則考獻難。【題組】 4
- 下列選項中成語的運用,何者正確?(A)困頓的遭遇激發了創作的靈感,使她寫出許多暢銷全球的小說,這就是古人所謂的文窮而後工吧(B)他從不明白表示意見,總是模稜兩可,凡事無可無不可(C)她安靜到古怪
- 〈戰國策‧馮諼客孟嘗君〉:「孟嘗君為相數十年,無纖介之禍者,馮諼之計也。」〈史記‧孟嘗君傳〉:「文卒,諡為孟嘗君。諸子爭立,而齊、魏共滅薛。孟嘗君絶嗣無後也。……太史公曰:吾嘗過薛,其俗閭里率多
- 在《芬蘭驚艷》一書中,作者提到在芬蘭租屋不但不用訂契約,連一開始看房子、拿鑰匙都讓客戶自理,這樣的互信模式可以節省許多資源。請問:上述內容是描述下列何者? (A) 人造資本 (B) 政府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