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3.某人體重 50 公斤,走路(3.0 公里/時)30 分鐘,可釋放多少能量?(已知走路的強度為 3.5 MET,每 1 MET=1 Kcal/Kg/hour)
(A) 67.5 Kcal
(B) 77.5 Kcal
(C) 87.5 Kcal
(D) 97.5 Kcal
(A) 67.5 Kcal
(B) 77.5 Kcal
(C) 87.5 Kcal
(D) 97.5 Kcal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適中0.575658
統計:A(209),B(424),C(1400),D(55),E(1)
內容推薦
- 下列作法何者適用於協助成熟動作發展期的兒童發展潛能?(A)提供多元練習機會及安全的環境。(B)引發學習動機並給予支持與回饋。(C)目標的設定要具體可行。(D)以上皆正確。
- 體育老師於開學時帶領學生設定個別體適能目標,並每隔一段時間就評量學生體適能進步情形,學生可選擇是否要重新設定目標,此評量方式為下列何者?(A)診斷性評量 (B)總結性評量 (C)多元性評量 (D
- 要了解兒童身心發展的快慢,可以把個人測量結果與各個不同年齡階段兒童的平均表現作比較,這種方法稱為?(A)發展量表法(B)發現量表法(C)心理測驗(D)體適能測驗
- 下列哪一種體育教學方式,重視學生在運動比賽中解決問題的能力,強調促進學生學習比賽中的技能與戰術?(A)運動教育模式 (B)跨理論學習模式 (C)融合式適應體育教學法 (D)理解式球類教學法
- 有關切截分數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A)又稱為最低錄取分數(B)又稱為通過分數(C)分數高低的影響因素是篩選率和決策者經驗(D)以上皆是
- 下列哪一種價值取向應用於體育課程設計,可培養學生動作技巧學習的判斷力、問題解決能力、思考能力?(A)社會重整價值取向 (B)學習歷程價值取向 (C)生態整合價值取向 (D)自我實現價值取向
- 如果國小一年級小朋友體重各減1公斤,中位數會有何變化?(A)增加(B)減少(C)不變(D)無法決定
- 國民體育法中有關高級中等以下學校設置體育班的規定,何者正確?(A)體育班之員額編制、入學測驗、編班方式等事項由各校視實際需要訂定之。(B)學校設體育班者,每校至少置專任運動教練 1 人。(C)每
- 「年級」、「血型」、「暴風半徑」、「智商」、「社經地位」、「年資」、「標準九分」、「相關係數」、「領導方式」、「溫度」,上述變項中屬於次序變項者共有幾個?(A)2個(B)3個(C)4個(D)5
- 某人在語文測驗實得95分,該測驗信度係數為0.85,團體分數的標準差為15,則該測驗的標準誤為多少?(A)15 (B)25 (C)8 (D)4
內容推薦
- 教師經常在學生練習過程中提供回饋給學生,以下哪一種回饋方式較不恰當?(A)簡潔、清晰技巧獲知的回饋。(B)給予結果獲知的回饋。(C)同時給予技巧獲知與結果獲知回饋。(D)給予高度的讚美。
- 動作技能可分為穩定性、移動性及操作性動作技能,下列何者屬於穩定性動作技能?(A)身體滾動 (B)停球 (C)雙腳跳 (D)彈跳
- 建構反應式題型包括:(A) 重組題 簡答題 問答題 申論題(B) 重組題 選擇題 填充題 簡答題(C) 問答題 申論題 重組題(D) 申論題 簡答題 問答題
- 下列有關體適能的說明何者正確?(A)分為「健康體適能」和「休閒體適能」兩大類。(B)「速度」是指快速完成變換身體位置的能力。(C)「平衡感」是指任何可以伸、曲、彎、扭而不使身體姿勢破壞的能力。(
- 在一般情形下,下列哪一種直線轉換後的分數較能減少同分的人數?(A)Z分數(B)T分數(C)AGCT分數(D)CEEB分數
- 依據 Fitts 與 Posner (1967) 所提出的動作學習階段,學生學習技能若已不需將注意力放在動作上,那他處於動作學習的什麼階段? (A)組合階段 (B)自動化階段 (C)認知階段 (
- 作前滾翻時,學習者會接受到前滾翻期間關於手、腳放置位置和身體姿勢的回饋,此種回饋屬於何種回饋?(A)外在回饋 (B)擴大回饋 (C)內在回饋 (D)無回饋
- 工業革命後,設計應該為大眾服務的觀念被提出,並對於機械化生產產生的問題發生一連串改革運動,下列哪一項設計運動敘述有誤?(A)「美術工藝運動」創始人威廉莫里斯,推崇中世紀工藝設計、強調手工藝,反對
- 在體育教學中,教師提出各種運動挑戰,讓學生找出解決方法,並允許學生充分表達、創作與實驗,屬於下列何種教學法?(A)直接教學法 (B)間接教學法 (C)合作學習教學法 (D)運動教育模式
- 請問1描述測驗性質及內容2討論測驗結果的應用3澄清測驗分數的正確性4說明測驗分數的意義,則下列哪一組,是正確解釋測驗的步驟?(A)1234 (B)1432 (C)1423 (D)4321
- 教師在兒童參與身體活動中,要求兒童能在合作與競爭間做抉擇,主要目的為何?(A)提升兒童積極社會化行為 (B)提升兒童自我概念 (C)提升兒童知覺能力 (D)以上皆非
- 何謂體育課程的自我實現價值取向?(A)以學生為中心,鼓勵學生冒險、超越極限。(B)以學生為中心,鼓勵學生發現問題,以及做中學。(C)以學生為中心,鼓勵學生循序漸進,解決動作技巧問題。(D)以學生
- 下列有關「臺北市學校體育發展方案」的內容陳述,何者有誤?(A)各校設置體育委員會,由校長擔任主任委員。(B)體育課程安排方式,應避免兩節或兩日接連排課。(C)學生成績考查中,運動技能占總分50%
- 下列何者為有效的體育教學?(A)增加教師示範說明動作時間 (B)增加學生練習時間 (C)增加學生等待練習時間 (D)以上皆非
- .下咧哪一種,非是發展量表法?(A)年齡當量分數(B)順序量表(C)智力測驗(D)年級當量分數
- 下面是四位老師進行活動目標:「兩數相除的結果用分數或小數表示」在課堂中所布的問題,請問下面哪一位老師的布題最不合適?(A)方老師:「把 10 公升的紅茶,帄均分裝到 4 個杯子,一杯可以裝多少公
- 競技體適能指的是技巧性活動的體適能,下列何者為競技體適能的要素?○1 肌耐力 ○2 敏捷性 ○3 速度 ○4 心肺耐力○5 瞬發力(A)○1 ○2 ○3 (B)○2 ○3 ○5 (C)○2 ○3
- 下列何者為運動競賽中淘汰賽制的優點?(A)觀摩機會多,有助於技術和比賽經驗的累進。(B)比賽結果更能顯示出各隊實力。(C)有助於各隊間的交流互動,更具以技會友的教育性。(D)時間較為經濟,可迅速
- 下列何者為主張學生是學習的中心,重視學生認知、技能、情意三領域整體發展,並期待學生能學到控制自己的行為和情緒,進而協助與尊重其他學生的體育課程模式?(A)運動教育模式 (B)體適能模式 (C)發
- 以下關於發展性常模中的「年級當量分數」的敘述,何者為是?(A)只適用於教育成就測驗上。(B)指某一年齡層的學生在所有測驗上的分數。(C)用於評量嬰幼兒身心發展.。(D)常模上的分數為該年級學生
- 依據教育部 97 年頒布的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數學學習領域分年細目,請問『能理解乘除互逆,並運用於驗算及解題』是幾年級的能力指標?(A)國小二年級 (B)國小三年級 (C)國小四年級 (D
- 下列哪一種教學法的理念提出「教學行為是師生一連串的決定」?(A) Mosston 體育教學光譜 (B)理解式體育教學 (C)運動教育模式 (D)體適能模式
- 19 臺北市舉辦國小教育盃躲避球比賽,共有 24 隊參賽,採雙敗淘汰制,取前三名,需至少應賽多少場?(A) 40 (B) 45 (C) 50 (D) 55
- 兒童不會因為本身能力的受限,而被排斥於體育課之外,下列何種課程的目的為讓每位孩童在其能力範圍內,發展潛能?(A)個別化體育課程 (B)矯正體育課程 (C)發展性體育課程 (D)適應體育課程
- 下面是四位學童對於 42 的意義的解讀:小中:42 是 4 個「十」、2 個「一」。小華:42 是 35 往上加 7。小民:42 是 42 個「一」。小國:42 是 40 加 2 個「一」。請問